“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研学感悟
作者: 阮蔚然甘肃研学活动开始了!我和同学们坐着火车开心地前往第一站——玉门市。出发前,我认真看了纪录片《铁人王进喜》,在车上还和好朋友交流了关于王进喜的事迹。下了火车,用过早饭,我们又马不停蹄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大巴车,终于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座约3.7米高的王进喜塑像,他头顶47条光带,代表着铁人47年的人生岁月。随着人群往里走,我们看到了王进喜从七八岁时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到处乞讨,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他到玉门、大庆油田工作的介绍。
在玉门油田时,在王进喜的带领下,原本落后的“豆腐队”贝乌五队一跃成为“先锋队”。在大庆时,王进喜又带领队伍连创三大奇迹:肩扛背抬把钻机运到钻井工位、水盆端水造泥浆池、血肉之躯搅拌水泥制服井喷!这些事迹如今看来令人震撼不已。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又登上一段楼梯,看到一个古旧的钻井机,旁边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老一井”三个字,原来这就是老一井的钻机!听老师说,它曾在1939年打入地下110米,发现了“K层”油区,最高可达日产原油十吨,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0年,王进喜因患胃癌晚期与世长辞了。他曾说过,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实际上,他岂止少活了二十年,他是为了中国石油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
上一篇:
童心绘精彩画卷展未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