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技,是机遇还是挑战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阅读+科技,是机遇还是挑战0

科技日新月异,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小到智能手表,大到航空母舰,都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与人们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出版行业同样受到科技的影响。科技不仅改变了出版物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也推动着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从最初的甲骨、缣帛到纸张的发明,再到现代电子屏的流行,文献载体的演变反映了科技对出版物形态的深远影响;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激光照排技术和数字印刷,印刷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极大地提高了出版物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从简单的图书收藏和借阅场所,到信息服务中心、多媒体资源库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科技使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可以看到,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人们打开了全新的阅读世界。然而,任何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新的问题,科技赋能出版行业所引发的版权、伦理等方面的争议不断被专家、学者探讨。

你有多久没有读过纸质书了?你能分辨哪些是AI创作的艺术作品吗?你认为未来的图书馆会是什么样子?在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相继到来的四月,以及《发明与创新》出刊1000期之际,让我们一起拥抱数字阅读的新时代,探寻科技发展对阅读的影响。

无论是古代的竹简、帛书,还是现代的电子书、AR/VR图书,书籍形态变化的背后,也是科技不断发展的结果。可以说,书籍形态的演变史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

商周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形成甲骨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竹简和缣帛逐渐取代甲骨,成为我国古代文字的主要载体。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张成为轻便、价廉的知识载体。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两项伟大的发明使得书籍的生产和传播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还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现代社会,电子技术、互联网等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书籍的形态。

1971年,美国人迈克尔·哈特发起古登堡计划,开创了数字图书的先河,为后来电子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亚马逊Kindle电子书平台发布。电子书结合电子墨水、液晶显示等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接近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它打破了传统出版的地域限制,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便捷。2011年,Kindle电子书的销量首次超过纸质书。

AR/VR图书

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图书形态逐渐从平面走向立体。AR/VR图书的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个性化定制等特点,为读者带来了与传统图书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

戴上VR设备,读者既可以通过手势或语音与《星球大战》中的外星生物互动,又可以走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感受故事情节的真实氛围, 还可以在交互体验专区近距离观赏《山海经》中穷奇、耳鼠、乘黄等形态各异的山海神兽,触摸它们,给它们喂食,感受一场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R/VR图书有望成为出版物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从内容创作到出版流程:

科技赋能出版行业

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出版行业的生态。在内容生成、内容优化、数据分析、个性化定制等方面,AI技术已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曾风靡全球的ChatGPT是一种基于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专门用于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和进行对话交互。它适用于多种场景,能生成流畅、自然的文本,接近人类写作水平,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对话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迈入新阶段的标志。

由我国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DeepSeek,一经问世便以卓越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多模态理解能力崭露头角,刷新了人们对AI的认知。尤其是DeepSeek深度处理中文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它在短短几秒内,就能创作出诗歌、散文甚至小说,部分作品的质量相当高。

除了生成文本,AI技术在生成图片、视频、3D模型、音乐和虚拟人物等方面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实用性。

近年来,AI翻译、AI文本转语音和AI语音合成等,正在扩大图书的受众。

AI翻译让世界各地的读者得以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而AI配音工具则让出版单位能将每本书以音频形式呈现给读者。尽管这些技术目前还不完全成熟,但它们的即时性和全面性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AI不仅能分析读者的阅读量、点击率等数据,还能预测社会潮流和读者的阅读偏好。出版单位可以根据AI的预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出版活动,分析用户的评论和反馈,识别用户情绪,从而指导编辑对图书内容进行调整。

个性化定制

未来,AI技术将帮助出版单位推出个性化图书,实时根据读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无论是主角可定制的浪漫小说,还是根据读者专业水平和知识深度定制的学术论著,图书定制模式将彻底改变内容消费方式,使每位读者都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

从移动阅读到人机交互:

科技改变阅读方式

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出版物的形态和出版流程,还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

移动阅读——随时随地获取知识

古人阅读需要携带厚重的竹简,而现代人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移动阅读的普及,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大量短小精悍的内容,适合快速阅读;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大,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深度阅读。

沉浸式阅读——AR/VR技术带来的新体验

传统出版物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借助AR、VR等技术则可创建动态和可互动的书籍,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除了营造阅读环境,这类书籍还能根据读者的选择或想法进行内容调整,例如一部小说的情节或能根据读者的意愿而改变。

沉浸式阅读将进一步模糊出版物与虚拟现实之间的界限。

人机交互——脑机接口实现“意念阅读”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从科幻走向现实,成为人机交互领域的前沿科技。在医疗领域,这一技术有望彻底改善患者的生活,而在出版领域,这一技术将重新定义未来的阅读方式。

通过与VR技术结合,脑机接口有望实现“意念阅读”,未来,你或许只需动动脑子,就能实现“翻页”或“选择”故事情节。

计算机、VR、AR、MR(混合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使元宇宙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元宇宙与公共文化场景融合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元宇宙介入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是各地尝试建立全新文化体验的重要方式。

一位作家曾问DeepSeek:“你会代替人类写作吗?”

DeepSeek回答道:

“请记住:当AI可以日更十万字时,‘慢写作’反而成为稀缺品;当算法能模仿任何文体时,破碎的、私密的、反逻辑的书写将更具价值;当所有人都拥有创作工具时,真正稀缺的是你瞳孔中映出的世界镜像;……”

科技在为人们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正如DeepSeek回答的那样,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创造性价值更显得弥足珍贵。

你准备好迎接“阅读+科技”的新时代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导航音效的创意之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