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恩泽:书写催化传奇

作者: 本刊综合

闵恩泽:书写催化传奇0

闵恩泽(1924年2月8日—2016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曾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闵恩泽赴美国留学,开始了化学工程专业的学习。那时的他,只是从教科书上了解到“催化剂”一词。直到1956年初,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效力的闵恩泽才在大连第一次看到铂重整催化剂的实物。

当时,我国催化剂严重依赖进口,相关研究领域更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闵恩泽和他的团队“临危受命”,走上了研究石油炼制催化剂的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闵恩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开发出小球硅铝裂化、微球硅铝裂化、铂重整等炼油催化剂,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的技术基础。80年代正式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开发出我国独有的石油化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0年代后,率先进入绿色化学领域,开发出多项能从源头根治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工艺。

进入21世纪,能源危机日显。年近八旬的闵恩泽又把目光转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开发,指导开发出“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清洁生产新工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后来居上。

在闵恩泽看来,原始创新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在谈及如何形成原始创新的构思时,闵恩泽说得最多的四个字便是“孜孜以求”。他认为,这四个字是让原始创新从偶然变成必然的“钥匙”。

“创新的过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平日里爱看《西游记》的闵恩泽说,“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就很执着,碰到再多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最后终于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在旁人看来,闵恩泽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卓越的科研成果,更在于他带出了一支勇于攻关、善于团结、勤劳踏实的科研队伍。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闵院士的‘吃亏’哲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回忆道,“他对我讲,当团队头儿,就要学会吃亏。第一位的是帮助别人出成果,而不是自己出成果。”

生活中,闵恩泽对年轻人关爱有加,是学生们和蔼可亲的朋友。他所带过的学生,不少成长为我国石化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名师

点拨

闵恩泽院士的一生,是一首用热血与赤诚谱写的赞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甘为人梯的动人旋律。

闵恩泽院士怀揣着对祖国的深切眷恋,毅然放弃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国。面对国内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的空白与国外技术垄断,他凭借坚毅与智慧,突破技术瓶颈,勇攀创新高峰。科研之外,闵恩泽院士以“‘吃亏’哲学”密切关注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为我国石化领域培育了众多骨干力量。

写作时,可细腻描绘人物的生平和成就,充分展现其精神品质;也可通过具体事例和翔实数据支撑论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比如,年近八旬的闵恩泽指导开发出“近临界醇解”生物柴油清洁生产新工艺,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后来居上。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他在科研创新上的能力,也证明了他对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贡献。还可通过巧妙引用人物语言或观点,赋予文章权威性和感染力。比如,在闵恩泽看来,“原始创新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发展的筋骨”,这句话直接表明他对原始创新的深刻认知,让读者更能理解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长沙市珺琟学校  付晨慧

上一篇: 计算思维养成记
下一篇: 连薇与波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