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金融助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度
作者: 王昕韬 张盼 葛欣杭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体系(X):以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为绿色金融指数代表,选取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证券、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为一级指标。
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Y):选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一级指标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中介变量(M):选取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以河南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衡量产业结构水平。
控制变量(W):选取了城镇化水平(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政府支出水平(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人力资本水平(每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工业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五个控制变量。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取2010—2020年河南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Wind数据库、《河南省统计年鉴》等。
运用熵值法对每个指标赋权,确定指标权重。
第一步,正负数化处理
(1)
(2)
其中i代表年份,j代表评价指标,Zij表示第i年第j个评价指标,其中(1)为正向指标标准化公式,(2)为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
第二步,计算第j个指标在第i年所占权重
(3)
第三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4)
其中0≤ej,一般令。
第四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信息效应值
(5)
关于第j个指标,熵值越小,代表其作用越显著。
第五步,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6)
最后,计算各样本的综合得分
(7)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确定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最终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各指标综合评价见表2。由表2可知,河南省绿色金融综合得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实证分析
本文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对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并检验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一、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基于河南省数据,检验绿色金融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构建如下模型:
(8)
(9)
(10)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Xit代表绿色金融,Yit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Mit为中介变量,Wit为控制变量,为随机误差项,为控制变量系数,表示总效应,表示自变量系数,表示直接效应,为中介变量系数。
本文中介效应的检验思路分为三种:
首先对公式(8)进行回归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中显著不为0,则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其次对公式(9)和公式(10)进行回归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中和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则需要检验其乘积的显著性,如果都显著,则进行第三步检验。最后观察检验结果,如果公式(9)中的显著,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如果不显著,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研究绿色金融在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的条件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通过SPSSPRO对公式(8)、公式(9)和公式(10)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绿色金融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P=0.000***,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在中介变量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代表时,其系数值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系数由0.916减少为0.242,此时产业结构升级的系数值为0.778,呈现出显著性,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正向显著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表4可知,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完全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途径,即在绿色金融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的条件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综合来看,对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说绿色金融可直接促进,而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
三、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在自变量、因变量以及中介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控制变量再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通过SPSSPRO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城镇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检验结果见表5、表6。
从表5和表6可见,加入控制变量前后的检验结果一致,因此加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模型具有可靠性,其结果具有可信性。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绿色金融正向促进了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一)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仍未形成体系
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仍存在未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标准、共享机制不完善、激励及约束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绿色投资相关数据反映出河南省环境污染治理成果呈现逐年下降的速率渐缓趋势,说明仍存在治理成效上升空间。河南省绿色保险呈震荡式增长,虽有波动,但整体增长趋势显著,增幅稳定。
(二)河南省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
由熵值法算出,河南省在2010年到2020年间,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均为较好,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南省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由0.0045增加至0.7183,在2012年至2015年间上下浮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由0.0779增加至0.9131,2015年到2016年增幅较大,两者均在2016年以后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三)绿色金融促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对于助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对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的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加深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建议
(一)完善河南省绿色金融体系
河南省绿色金融相较于国内外其他地区起步较晚,绿色金融体系尚未健全。一方面,河南省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持续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供准确依据在绿色金融规范发展方面。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组织,丰富绿色金融市场。
(二) 加强企业技术的创新
通过熵值法所得各指标权重来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中,创新和共享两者最为显著。在绿色金融指标体系中,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对于河南省绿色金融的发展影响最大。河南省应大力推广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推动绿色投资的发展,鼓励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广泛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同时加强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应用的支持,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河南省实际,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结合生态环保项目,精准开展绿色经营,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河南省可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发展科技与文化创新,推进企业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支出。
(三)加大绿色产业扶持力度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导资金和技术流向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为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而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河南省应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将绿色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领域相结合,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重点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与相关企业共同合作,限制高碳排放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基金项目:202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绿色金融赋能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0152);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资助项目“数学建模创新工作室”(项目编号:豫教科文卫体工〔2021〕21号)。作者单位:1.郑州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通讯作者,郑州财经学院讲师;3. 郑州财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