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便利贴(外二章)
作者: 冯雪平墙上的黄色便利贴是伐木生活般的绳结,标记日子的刻度,串联惊险的历程。
按部就班,好在生活的阳面着陆。
摒弃自由散漫的时间碎料,在生活的原木上精准砍凿,一截一截的日子,就成了会动的画片。
偶有迟滞的时刻,才会想起:
自己,已成了那把钝刀子。
多余的水
每一滴水都从你的身体流走,你得到,又或者失去,承受或者拒绝,都无法阻止苦难驻足。
没有清水能洗净你,只有你自己渴饮着眼睛的苦涩,好像继承了它的意愿,得到被刺痛的清醒。
如此反复。
眼泪莫名地涌出。一口井望着被汲取走的水感到困惑,但某种外溢的液体,也许像过度饱和的咖啡因一样,被放逐。
身体叫嚣着:离开,离开我吧,这沉重无助的异类。于是,眼泪就退出身体,像情绪无法多执一词,称自己有用。
我把我的一部分排出体内,我把我自己留在了这里。
我不能找到他。
纸壳味道
那股木头味带着湿气,变得有些轻微刺鼻。
驿站是不会安空调的,只有生锈的裁纸刀拴着辨不出颜色的绳,连接在被废纸箱堆淹没的开裂的木桌上。
在广州逼近摄氏40度的晴天,即使用大功率的黑色电扇吹着,那股湿气也好像不会驱散一样,兴许,是汗意拉高了湿度。
那股纸壳味成为我每次来到这里的一把钥匙。
只要闻见,就是收领;
只要闻见,就是开启与丢弃。
它的湿意提醒着我,每一件物品都有看不见的期限。
我并不是指驿站所称的“三天不取出就退回”的规则,那些快递被木头做成的纸壳保护着,可是,聚集着的湿气是否在发出慢性损耗的威胁?
那些内容物究竟能完好如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