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 钟茜《哪吒2》创造中国电影里程碑,宛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中国电影市场。
“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五年磨一剑,“哪吒”在2025年春节档归来,以势如破竹、一骑绝尘之势,夺得中国影史票房总榜冠军。
截至2025年2月13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16天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过百亿元影片;观影人次破2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2亿电影。影片打破中国影史及春节档影片票房、人次等30余项纪录,同时超过《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北美单一市场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如今,“吒儿”还在刷新票房数字,创造更高纪录。灯塔专业版将其总票房的预测上调到惊人的151亿元,这已是平台多次上调该片票房预测。目前,《哪吒2》已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8,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在强强对战的春节档,《哪吒2》为何能创造票房神话?
创作一部现象级爆款影片,秘诀在哪里?
“没有捷径,只有死磕。”这是该片导演饺子给出的答案。
春节档《哪吒2》“高开疯走”
《哪吒2》是由《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马打造的续作,前作5年前曾创造50亿元票房。《哪吒2》故事续接前作结尾,以七色宝莲保住魂魄的哪吒与敖丙,在太乙真人的协助下重铸肉身,开启全新篇章。该片故事结构、动画技术和审美艺术都得到观众认可,豆瓣评分8.5分。
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哪吒2》凭借高口碑迅速破圈,大年初一便以4.87亿元拿下单日票房冠军。6.19亿元、7.31亿元、8.12亿元、8.43亿元、8.65亿元……该片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逆势上涨,连续刷新多项纪录。
《哪吒2》火爆出圈,引发观影热潮。北京一家影院负责人告诉《综艺报》,“我们影院为《哪吒2》一天安排超过40场,基本都是满座。”全国多家剧院开放千人场影厅,如天津塘沽大剧院开放可容纳1100多人的影厅放映《哪吒2》,河南郑州一家影院也给该片安排2000人的影厅。
为期7天的2025春节档内,《哪吒2》狂揽48.4亿元票房,票房占比50.8%,上座率52.5%,远超去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热辣滚烫》31%的上座率。截至2月6日22点,上映8天的《哪吒2》票房突破60亿元,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元,摘得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哪吒2》的观众中,多人结伴观影比例超三成,明显高于其他影片。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该片可谓老少皆宜。值得一提的是,《哪吒2》观众中30—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在间隔较长时间后回到电影院。这些观众被影片出众的口碑“召回”。
纵观整个春节档,除了二号种子《唐探1900》凭借IP、品质优势守住票房,其他影片均受影响,票房和排片被《哪吒2》“虹吸”。这种“虹吸效应”是往年其他影片的数倍。口碑传播、观众转移加剧市场“马太效应”,将《哪吒2》推向百亿元票房宝座。
随着《哪吒2》国内票房火爆,影片热度很快传导至全球各地。该片于2月13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上映,2月14日在美国、加拿大上映,还计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等多国上映。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爆款”
“这部影片之所以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如是说。《哪吒2》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妇孺皆知的题材人物,精良的制作水准,《哪吒之魔童降世》积累的优秀口碑和人气,以及接地气的营销,精准击中春节档旺盛的观众需求,共同缔造这一中国影史最大“爆款”。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哪吒2》在造型构图及运动美学上都展现了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平。故事中的哪吒,既有孩童的调皮特质,又充满正义感,散发属于青少年的文化精神气质,所以得到大家的喜爱认可。”
在前作基础上,《哪吒2》世界观全面升级,场景不再局限于陈塘关,还呈现龙宫旧址、海底炼狱、玉虚宫和仙界等,为观众构建更加广阔奇幻的神话世界。人物塑造方面,主角哪吒和敖丙,不管是外形,还是性格,都很吸引人。片中配角也“全员上桌”,每个人物都散发不同魅力。另类反派申公豹迎来人设大反转,变成最吸粉“美强惨”;东海龙王敖光靠颜值出道;西海龙王敖闰妖娆身形和台词吸睛;可爱的土拨鼠和石矶娘娘吸粉无数。
在影片主题上,《哪吒2》延续该系列对“哪吒”故事的全新阐释与表达。上一部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个体反抗命运;这一部则是个体反抗系统与规则。饺子介绍,“第一部中,哪吒与身份的偏见对抗。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他试图改变这一切,改变这规则。光靠他自己,不一定能做到,但他影响了身边越来越多人。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够打破原有的世界秩序。”观众受到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感染,纷纷化身“自来水”用心推荐。
技术加持 特效出彩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历66次剧本修改,完成14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2》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新老角色均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第二部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4000余人。
“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第一部是‘死磕’出来的。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饺子如是说。
饺子坦言,影片中耗时超过三年的镜头不在少数,尤其是大决战的几个重量级镜头。例如,剔骨削肉场景,既要震撼观众,又不能血腥,还得兼具凄美感;天元鼎炼化龙宫的场景,直径3—4公里的鼎壁上无数骷髅头,要兼具规则性、随机性和动态表情。这些镜头都经过长时间磨合才最终成型。特效制作难度最大的,无疑是“洪流对战”。“它要呈现两军对战,像海浪一样互相翻涌的效果,这在之前的影片中并未出现,是属于《哪吒2》独有的特效类型。”《哪吒2》视效总监杜春晖介绍。
在《哪吒2》片尾字幕上,长长的演职员表令人瞩目,原力动画、泥丸星、深海十月、华强方特等138家中国动画公司参与该片制作。这些公司曾创作《深海》《大圣归来》《大护法》《熊出没》等动画电影。正是中国动画人的合力托举和全身心投入,才创作出这样一部足以让国人骄傲的精品动画力作。
宣发注重网感
影片宣发上,《哪吒2》做到全方位覆盖。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海报、预告、主题曲、插曲、幕后故事等内容,为影片增添热度;线下在影院投放海报、预告片,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上映前,出品方光线传媒带着《哪吒2》登上微博之夜红毯,为影片上映宣传。这边,哪吒、敖丙的人偶和丁禹兮破次元亮相,被网友戏称“光线的扛把子”齐聚一堂;另一边,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现场高调断言——《哪吒2》超出《哪吒1》,即便观众有很高的期待,《哪吒2》也能满足甚至超出期待。
在电影宣发重地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上,片方选择网感与“活人感”并重的宣发路线。“哪吒归来”“哪吒春运也得过安检”“一起踢毽子吗?”“哪吒练定力”等番外短片,以反差幽默的情节设计吸足眼球,吊足观众想看正片的胃口。影片走红后,饺子还通过手绘海报的方式官宣票房破亿元情况,票房每破1亿元,他就手绘一张海报。连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网友调侃“饺子的笔快画冒烟了”“手速都赶不上票房增速”。如今影片票房突破百亿元,网友纷纷表示,“这是饺子的寒假作业,早知道十亿十亿画了!”
《哪吒2》的成功还引发电影人的互动与祝贺。电影《你好,李焕英》官博与导演贾玲纷纷发文祝贺;《战狼2》主演吴京发文为影片加油;《长津湖》也发出祝福海报,祝贺《哪吒2》登顶。
不管是电影映前的主配角预告、创作过程、CG 动画、明星联动,还是映后的破纪录海报、趣味联动、趣味表情包等,悉心设计的营销内容,为《哪吒2》换来优异的数据反馈。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该片在微博收获517个热搜,位居微博电影榜第一名;抖音累计话题播放量146亿,官抖累计获赞量2.44亿,远超档期内其他影片。目前该片官抖下点赞破百万物料共66支,为同期影片中最多。
衍生品销售火爆
出色票房带动线下衍生商品热销。1月30日,《哪吒2》上映首日,泡泡玛特迅速推出“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上市首日销售额就突破500万元,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目前,该款盲盒已售罄,预售发货时间6月30日。
阿里鱼旗下娱乐电商平台造点新货联合《哪吒2》同步推出官方周边。1月29日12时,《哪吒2》上线手办众筹,涵盖哪吒、敖丙、敖光及灵珠版哪吒等人气角色。截至2月7日下午,实时众筹金额已突破1800万元。
电影衍生的正版图书也掀起销售热潮。电影上映以来,《哪吒·三界往事》这一原创番外绘本,在天猫旗舰店售出超5万册;包括《哪吒·三界往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敖丙传》在内的相关图书整体销售已突破1800万元。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翔表示,“‘哪吒’系列,在剧情设计初期已充分考虑与周边产品的联动性,角色形象、科技元素都具有较强延展性。这种延展不仅体现在传统的玩具、文具等实物衍生品上,更体现在数字内容领域,如互动游戏、短视频二创,甚至虚拟现实体验等。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传播,动画电影的生命力得以持续延伸,观众的情感链接也更加牢固,进而形成从‘看电影’到‘玩电影’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哪吒2》的产业意义
《哪吒2》创造中国电影里程碑,宛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中国电影市场。尹鸿评价,影片主创团队以“长期主义”心态潜心创作,不急功近利,不刻意迎合所谓的“大众情绪价值”,也不刻意迎合某些外在的名利需求,尊重艺术规律、创新规律、影院规律,最终与观众双向奔赴。这提示广大电影人要重新认知何为好电影,并为之全力以赴。
影视行业研究专家彭侃认为,《哪吒2》在载入史册的同时,也将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深远影响。首先,《哪吒2》不但突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也突破全球单片单市场票房纪录,这一成绩证明中国电影市场的惊人爆发力。“国际电影界一般将全球票房超过10亿美元视为成功标志。《哪吒2》是首部美国之外的‘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影片,打破好莱坞长久以来的垄断。”
其次,《哪吒2》为影院行业送来开春“及时雨”。去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低潮,全年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下降22.3%。“观众抛弃影院论”不绝于耳。《哪吒2》的票房大卖,证明观众并未抛弃影院,只要电影足够优秀,观众仍愿意买单。
第三,《哪吒2》有助于提振行业信心,吸引资本回归。受2018年影视业“税收”整治及疫情影响,金融资本投向中国电影市场的金额大幅下降,上市电影公司股价低迷。艾媒数据显示,金融资本投向中国电影市场的金额在2018年达到顶峰,接近120亿元;2023年则不到20亿元。2017年,电影公司融资事件超过25起;2021年后,每年锐减至5起以下。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运转主要依靠行业内自有资本,难以扩大产能。《哪吒2》的票房表现,有望引来更多行业外投资者。
最后,《哪吒2》的成功,宣告动画电影和家庭观众可能是未来中国电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从全球范围来看,2024年动画电影总收入超过50亿美元。《头脑特工队2》全球票房16.988亿美元,是2024年全球票房最高影片。《哪吒2》的成功与国际电影市场的大趋势同频共振。”彭侃进一步解释,短视频、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网络文化产品,正在对观影消费造成剧烈冲击,若不能采取有效举措将年轻一代观众吸引至电影院,中国电影市场将面临增长后劲不足的局面。受“二次元文化”流行影响,00后、10后观众对动画电影接受度相对较高,《哪吒2》的成功不但基于高品质内容,也有一份生而逢时的幸运。“未来将涌现更多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公共IP改编的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