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头母牛给我让路

作者: 蔡兴乐

在乡下,-头母牛给我让路0

让路

乡下的路大都很窄,而田埂则会更窄。

迎面走来两头水牛。走在前面的是一头母牛,小牛犊则紧跟在后。

我思忖片刻,正准备要给它们让路。

谁知母牛先下了田。小牛犊也学着牛妈妈跳到田里。

它们这是在给我让路。

在乡下,有人走的田埂,小草也会让到两旁。

只有当那条路长时间再无人走时,绿油油的小草,才会长满整个路面。

青草

喜欢赶早的大白鹅,爱吃挂着露珠的青草。

雨后天晴的青草,干净得水洗一般。这是几只羊羔羔的最爱。

水牛牙口好,爱吃成熟又饱满多汁的青草。

早早晚晚的,隔壁二丫头,总挎着竹篮来打猪草。

而秋风吹过,青草枯黄。一场场野火,把草儿给烧了个精光。

在乡下老家,青草一生里,如果不死上个十次八次,仿佛就枉为一棵草。

就是死,也会在来年浴火重生。

花儿

花儿开得正艳。一小朵一小朵仿佛赶趟儿似的。

有的,能一口叫出名字。

比如蝴蝶兰,牵牛,婆婆纳,打碗碗花。

更多的,则连名字也不知道。

或靛蓝,或青紫,或猩红。开得掏心掏肺的样子。

在百里外的乡下老家,在初春的分水岭上,所到之处皆是花儿的领地。

有名字的花一开一谢,人们记住了它的名字。

没名字的花也一开一谢,人们记住的,是它的美。

寸土

寸土为寺。

大凡寺庙,便从没有大小之分。

在乡下老家,我见过百年老槐树下,一座尘世间最小的寺庙。

由三块竖着的灰砖为墙,再覆盖上一块青瓦。

寺庙里,端坐着的土地神,不盈一握的样子。村里人称之为土地老爷。

每当遇到难心事时,村民们便会来拜一拜。

每当碰到喜事时,村民们也会来拜上一拜。

故乡

是谁,让一尾鱼游弋到了木头里。从此成为笃笃有声的木鱼。

一尾孤独的木鱼,好想回到故乡,回到浩瀚的太平洋。

是谁,让一匹马儿,驰骋到了木头里,成为止步不前的木马?

一匹寂寞的木马,好想能回到故乡,回到辽阔的呼伦贝尔。

此时,木头也想家了。而美丽的故乡,是绿树成阴的神农架。

响器

乡村货郎用的响器,叫做拨浪鼓。

剃头匠所用的响器,叫做唤头。

锔匠所用的响器,则叫做响板。

而响器发出来的声音,代替匠人们的吆喝。

那会儿,大家伙压根儿不清楚,这广告是个啥玩意。

可一有响器声传来,人们就会闻声走出家门。

就连盲人善德老爹,也立马知道,今儿个村里又来了什么匠人。

牵牛花

一截牵牛的绳子,却牵来了一朵朵花儿。

没有牵进牛舍里去,却牵到了老屋前,那一堵竹篱笆墙上。

每一朵花儿,都像是彩色的小喇叭。

白天里,一个劲儿地广播着,村头村尾的那些新鲜事儿。

而到了夜晚,则与满天繁星,隔空对话。

牵牛的绳子也会开花。从春一直开到夏。

改行

快花甲之年的兰婶,原先走村串户唱庐剧。

因扮相好,唱腔美,在分水岭上也是小有名气。

这几年乡下爱听戏的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嗓子痒的她,只得改行,做起了专业哭丧人。

兰婶能根据逝者年龄与身份,以及丧户的要求,调整情绪与丧词,一哭起来常常惟妙惟肖,而又肝肠寸断。

颇有一种角儿的风范。一时间,生意竟也火爆。

良宅

喜鹊择良木而筑巢。

在老家,所谓良木,是指村口小土地庙前那棵百年的老槐树。

茂密的枝丫间,竞筑起了三只硕大的鹊巢。

燕子择良宅而做窝。

所谓良宅,不仅指房子的高大气派又敞亮。

最为关键的,是房子的主人,得怀有一腔慈悲心肠。

杀猪匠彪爷自打新房建好后,至今仍然没燕子来房梁上做窝。

这成为他堵在胸口的心病。

药方

娘说,人间有多少病痛,慈悲为怀的大地,就长出多少种草药来。一枝,一叶,一果。都是一剂剂灵验的药方。

口臭,上呼吸道发炎。用新鲜的蒲公英,熬汤来喝。

利咽,又消肿。

而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可祛痰镇咳,清热利尿。

其貌不扬的狗尾巴草,则能治疗风热感冒与沙眼。

那年,一碟素炒紫苏叶,竟把隔壁二大娘的畏寒症,给彻底治愈了。

上一篇: 天涯忽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