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炉
作者: 张馨予3月16日傍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外公布。
前不久,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当时,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就曾透露,要专门实施“一个专项行动”即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行动方案和配套政策正在制定中。
如今,《方案》终于揭开面纱,其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完善支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于3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份《方案》有几个较为突出的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李春临说,此前的消费政策大多从供给侧入手,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这次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努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置于首位,提出从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等四方面着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微指出,促进消费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有能力、敢消费,而消费能力的提升,核心还是要提高收入。

在“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方面,《方案》提出了多措并举稳住股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等举措。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资本市场表现与居民财产性收入有着密切联系,自2024年9月以来,“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稳住股市楼市”等相关部署都体现了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可以期待,在一系列机制建设逐渐完备之后,资本市场将会获得更为稳健的健康发展动能,并有望带动财产性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改善”。
第二个亮点是统筹促消费和惠民生。李春临说,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中,提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负担的举措,比如,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强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支持,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等。另一方面,结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费供给。
第三个亮点是强化消费政策协同。《方案》中提到,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政策导向。这之中,既有项目投资、财政资金、工会经费、消费帮扶等实打实的资金投入,也有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金融信贷、统计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权益保障等相关政策支撑。
更多促消费政策已在路上。李春临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财税、商贸、金融等领域有利于促进消费的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在起草育儿补贴具体操作方案,其他诸如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