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圣母院的那些隐秘细节
作者: AARON耗时5年,动用数千名工匠,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尖顶、屋顶以及其他被大火烧毁的东西被一一修复,多年来随岁月变黑的石头、壁画也焕然一新,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公众免费开放。
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到巴黎,亲眼看看劫后重生、以全新面貌迎接世人的巴黎圣母院?别着急,动身之前,先了解一下关于巴黎圣母院的那些隐秘细节,之后你的行程会更有意义。
巴黎圣母院建了近200年。1163年,在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的主持下,巴黎圣母院开始动工兴建。1189年,主祭坛建成并举行了祝圣仪式。1345年,历经近200年的建设,巴黎圣母院竣工。
拿破仑在此自戴皇冠。1804年12月2日,教皇在巴黎圣母院为拿破仑加冕,拿破仑自己拿起皇冠戴到头上,然后再为跪在地上的约瑟芬皇后加冕。不过,据说为自己加冕的拿破仑并未将皇冠戴在头上,只是举过头顶做了做样子,就放了回去。
禁忌的爱情。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处墙壁夹层中,发现过一些写于中世纪的情书,那是当时的贵族与神职人员之间秘密传递情感的见证。他们用隐晦的文字和精美的信纸书写的禁忌的爱情,在历史的尘埃中被封存了数百年。
玫瑰花窗并非一开始就绚烂。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并非一开始就有如今这般绚丽的色彩与复杂的图案。最初,玫瑰花窗的设计较为简约,在巴黎圣母院后续的多次修缮与改建过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不断添加创意与心血,才逐渐形成了如今令人叹为观止的模样。


法国最著名的公鸡。在巴黎圣母院的尖顶有一个公鸡风向标,它并非由普通金属制成,而是用一种特殊的合金打造的,据说在阳光下会闪烁出奇异的光芒。可惜这个公鸡风向标在2019年的火灾中从96米的高空坠落,虽受损严重,但依旧可以看到公鸡的面貌,现在放在博物馆进行展览。
巴黎圣母院大门上的东方色彩。巴黎圣母院大门上的铜质装饰,其实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铜料混合铸造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来自东方国家,是通过古代的丝绸之路辗转而来,这也为巴黎圣母院增添了一抹神秘的东方色彩。
幸存的建筑图纸。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图纸,曾经在一次战争中险些被毁。一位勇敢的牧师冒着生命危险将图纸藏在一个特制的铅盒里,埋在教堂后的花园中,战争结束后被重新挖掘出来,这才使得后续的修缮与研究得以依据原始设计进行。
敲钟人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内部有一个隐秘的小房间,房间的墙壁上刻满了历任敲钟人的名字以及简短生平。这些刻痕深浅不一,仿佛在向后人展示着每个敲钟人独特的命运与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敲钟人当数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他的名字被刻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刻着一个粗糙的怪人图案。
法国最大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由8000根音管组成,在大火中幸存并被重新翻修。内部的一些风管是用一种特殊的竹子制作而成,这种竹子是从亚洲进口的。当时的工匠发现,这种竹子能够产生独特的音色,可使管风琴的声音更加空灵悠扬。
法国道路的原点。中世纪有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在法国,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所有道路的原点。不过直到1924年,这个用于计算城镇之间距离的点,才由市政当局具体确认。
极具艺术美感的排水管道。巴黎圣母院教堂顶部的一些排水管道,被巧妙地设计成了天使翅膀的形状。大家更熟悉的是屋顶的滴水嘴兽,看上去就像伸长脖子的小怪兽,下雨的时候充当排水系统,让雨水顺着脖子倾泻而下。屋顶最著名的排水器是那个名为“思提志”的怪兽,它蹲在教堂顶,双手托腮直视前方,翅膀在背后夹紧,似乎在认真思考。
黄金比例的运用。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立面高度与宽度比例,接近黄金分割比 1∶0.618,整体形成“黄金矩形”。从地面到玫瑰花窗,再到塔楼顶部,各个部分的比例也都遵循着一定的数学规律,这使得建筑在视觉上给人以和谐、优美的感受。
(遇 见摘自微信公众号“风尚志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