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品牌紧急辟谣,甩锅还是躺枪?

作者: 冯家钜

多个品牌紧急辟谣,甩锅还是躺枪?0

自去年11月多家卫生巾品牌被质疑偷工减料后,近期卫生巾的相关话题再次被推至舆论风口。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黑心商家回收企业生产中不合格的卫生巾及纸尿裤,通过重新包装或翻新后销售。报道引发强烈关注,全棉时代、自由点、苏菲等多家企业随后紧急发布声明。

此次舆情事件直指企业内部管理可能存在漏洞,消费者要求品牌彻查内部人员是否倒卖不合格产品。目前,济宁市联合调查组已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相关情况正在进行深入核查中。

据央视日前的最新报道,涉事企业负责人称,这些不合格产品均是从相应企业处采购,但无法提供采购单据。那么,到底是品牌在甩锅,还是无辜躺枪?答案尚有待揭晓。

黑心商家收购残次料

根据今年央视3·15晚会的报道,记者卧底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称其从纸尿裤及卫生巾的生产厂家处购买生产线上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将这些残次料通过重新换个包装,或者翻新,变成“新”的产品流入市面。而据国标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规定,禁止使用废弃的卫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按照行业规范,正规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厂家对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等生产垃圾,都要进行切碎处理才能够流出企业。

但据报道,涉事企业称,他们通过私下买通正规企业的员工,购买完整的不合格产品,其中利润可达5000元/吨。

这些残次料的供应商被指系麦酷酷、自由点、嫚熙、中亿孕婴、米菲、好之、Babycare、苏菲和全棉时代等。

被指涉及的多个品牌作出回应

央视报道引发众人的担忧。随后,被点名的品牌纷纷作出回应,各家表达的意思基本相似:公司对于残次品均会按照正规流程进行粉碎闭环处理。此外,自由点、嫚熙、米菲中国、Babycare方面均称,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麦酷酷方面则称,公司麦酷酷品牌纸尿裤产品自2023年起即停止在中国国内销售,该类产品库存已全部依法依规下架、销毁和处置。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多家品牌在回应时均表示,与涉事企业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无合作关系,不过,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企业内部是否会出现员工倒卖的情况,为此,企业内部贪腐问题成为关注点。部分品牌因为没有指出企业将彻查内部而被网友批评“甩锅”。

除了被点名的品牌,护舒宝、七度空间、高洁丝、倍舒特、bebetour比比兔、由趣、洁婷、好奇Huggies等没有被点名的品牌亦发布声明。

那么对于卫生巾、纸尿裤废品,企业的处理流程是怎么样的呢?佛山个护企业啟盛卫生旗下卫生巾品牌小妮称,废品处理流程包括废品收集打包、备案出仓运输、废品破碎处理、碎品打包备案、作无害化处理;爱朵集团旗下的婴儿纸尿裤品牌bebetour比比兔则称,残次品闭环报废流程均为碾压式销毁;美国金佰利集团旗下的婴儿纸尿裤品牌好奇Huggies、卫生巾品牌高洁丝均回复称,废品通过封闭负压管道输送至自有工厂内的中央处理中心,设备自动进行切碎后压缩,上述过程全流程视频监控,每天进行抽检后放行,不具备再制作售卖的条件。

深交所要求相关企业内部彻查

3月16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300888.SZ)及自由点母公司百亚股份(003006.SZ)进行内部彻查,回应投资者关切。

函件内容均显示,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是否知悉、参与报道所述违规业务,和涉事违规公司是否存在交易往来;公司有关原材料采购、生产残次品处置的制度和实际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机制是否有效运转,是否存在采购不合格原材料、残次品违规流通或者处置的漏洞。如是,公司拟采取的整改完善、消除影响措施。

调查组已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

此外,据央视日前的最新报道,当执法人员问及企业这些原料是从哪里收购时,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是从这些牌子的厂家拉下来的下脚料,但无法提供采购单据。该公司还表示,这些产品主要销售至南方。

报道中,梁山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长期使用这些翻新纸尿裤,有可能导致皮肤病、过敏,甚至尿路感染。

目前,济宁市联合调查组已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济宁市方面发布的通报显示,相关情况正在进行深入核查,省工作组已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济宁市将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在该市联合开展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部分品牌确曾发生过“以次充好”

多家品牌说辞与涉事企业表述的内容均不一样,真相如何?

长期关注卫生用品行业的从业者王嘉豪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在生产端,不合格的产品会经过粉碎或报废处理,一般大品牌、大工厂是不允许这些不合格产品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且一般品牌若没有自己的工厂,会与大型代工厂有交叉持股或包线,其目的是最大程度保证品牌对于所有一等品和残次品的管控,不流向市场。品牌方也会安排专门的研发和质检人员周期性或常驻在合作工厂以监控产品质量。

王嘉豪指出,央视报道中黑心工厂回收“二等品”一事,仅为涉事工厂的单方宣称,并未找到直接证据表明被品牌方或工厂有所参与,“截至目前最新消息,行业协会以及相关品牌和工厂都已向监管部门提交调查申请及材料,相信后续很快能有结果”。

王嘉豪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国内部分卫生巾及纸尿裤品牌是依靠代工生产,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确实可能将二等品直接拿去当一等品销售,甚至是出现通过套包装进行非法销售行为。“因为曾经也出现过类似非法厂家通过收购某些大牌原材料包装,里面填充回收料以次充好,再次销售给低端客户。”

多个品牌紧急辟谣,甩锅还是躺枪?1

提醒

消费者应从品牌正规渠道购买

长期关注卫生用品行业的从业者王嘉豪提醒,无论是翻新材料还是翻新产品,只要消费者从品牌正规渠道购买,仍是可以保障自身权益的。翻新产品固然可怕,但其本身不具备进入一级销售渠道的条件,经过调查,目前线下更多是流向乡镇农贸市场及杂货店,线上可能是作为超低价引流品,尤其是线上消费时,消费者要特别警惕。

另外关于二等品的定义,王嘉豪表示,不合格产品更多是体现在长度偏长、偏短,或者有褶皱等外观问题,而非甲醛超标等化学项目,“因为如果是甲醛超标的话,原材料甚至没办法通过正规工厂的检测,在源头上就没有办法使用这个材料”。

稳健医疗称将强化残次料管控

3月20日,全棉时代母公司稳健医疗发布了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稳健医疗在公告中表示,3月15日当晚,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小组对相关事项展开全面自查,积极配合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目前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自查,公司并不知悉且未曾以任何形式参与报道所述违规业务,与涉事违规公司不存在任何交易往来及合作关系,亦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同时,稳健医疗称,公司明确规定残次料由具备回收处理资质的回收主体进行回收处理。经自查,公司对残次料均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收集、分类、登记、切断等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残次料交由具备回收处理资质的回收主体处置,符合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稳健医疗表示,公司将继续积极配合相关行政及执法部门调查,如发现违规处置残次料的行为,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内部制度进行严肃追责。

稳健医疗表示,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利益,切断残次料被二次非法利用的链条,公司决定立即提升对卫生用品残次料的处理等级,强化残次料的管控力度,采取措施包括:公司立即终止与回收主体关于卫生用品残次料处置业务的合作;其次,所有卫生用品残次料由公司自行采用粉碎或环保焚烧等方式销毁,并保存记录备查,杜绝其成为卫生用品原料源头的可能性;公司还将进一步完善《废品管理规定》,加强员工内控意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