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

作者: 郭嘉

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0

在镜头前,她是《大河之水》中肩扛生活重压却始终保持坚韧的梁锦秋;在角色里,她是以细腻表演诠释复杂人性的演员杨蓉。从深入税务稽查一线体验生活,到构建角色6年情感空白期的心理轨迹,杨蓉用“内敛的力量”完成对人物的灵魂重塑。她始终以“人”为本,在每一次表演中融合技巧、经验与生命体悟,让观众看见角色背后的温度与重量。而走出角色,她以旅行沉淀内心,以阅读滋养灵魂,在光影与生活间寻找平衡。这位用表演丈量人性深度的演员,正用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成长、突破与回归的故事。

荧幕上,杨蓉总是以她独特的表演魅力,将每一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就像在《大河之水》中,她饰演的梁锦秋,则是一个承载着生活重压却依然坚韧前行的女性形象。这个角色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杨蓉作为演员的深厚功底,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她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诠释。

梁锦秋,一个坚韧的灵魂

“梁锦秋是一个特别坚强的女性。”杨蓉在谈到这个角色时,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在家庭遭受巨大变故,爱情也遇到坎坷时,她依然靠着自己撑起了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梁锦秋的坚韧并非外露的强势,而是一种内敛的力量。她不爱外露苦难,却总能在生活的重压下找到前行的方向。这种性格特质让杨蓉在塑造角色时,格外注重情感的克制与细腻表达。“她肩上有着巨大的担子,但她的坚强是无声的。”杨蓉补充道,“这种内敛的力量感,是我在表演时最想传达给观众的。”

为了更贴近梁锦秋这个角色,杨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与真正的税务稽查工作者交流,学习税法相关知识外,剧中因为梁锦秋有一段6年的空白时间,这段时间是她修复家庭伤口、重整旗鼓的关键时期。杨蓉深知,这段空白期是角色成长的重要节点,也是她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填补的部分。“剧本上没有详细描述这6年她经历了什么,但我知道,这6年对她来说至关重要。”杨蓉说道,“她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小姑娘,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女性。这段空白期需要我去联想、去构建,去为她找到内心的支撑点。”

在拍摄过程中,杨蓉遇到了不少挑战,尤其是台词的专业性要求。“不像生活戏,这部剧的台词需要非常准确,一个字都不能错。”她坦言,“在表演的同时还要兼顾台词的准确度,这确实让我感到压力。”

然而,挑战也带来了突破。杨蓉在表演中逐渐找到了梁锦秋的情感节奏,尤其是在与母亲和郑昊的情感对手戏中,她展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变化。“梁锦秋和妈妈之间有很多分歧,尤其是在对待郑昊的态度上,从最初的包容到后来的不认同,甚至驳斥,这种情感的变化需要我做出细腻的区分。”她解释道,“但同时,我也需要克制地表达,因为梁锦秋不是一个情绪外露的人。”

与角色的共鸣,从技巧到本能

杨蓉的表演风格一向以细腻著称,而在《大河之水》中,她将这种细腻发挥到了极致。她坦言,随着表演经验的积累,她的表演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刚从学校毕业时,我们更多地依赖技巧和方法,”她说道,“但随着实战经验的增加,很多表演其实是本能的反应,是技巧、经验、对角色的理解以及我自身性格的综合体现。”

表演时,杨蓉坦言她一般不会做预设。“很多时候在和优秀的合作演员对戏时,那一瞬间的节奏和碰撞会让我感到惊喜。”这种即兴的、真实的反应,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

《大河之水》播出后,杨蓉收到了许多观众的反馈。“看到观众说‘杨蓉是央视严选’,我还是挺荣幸的,”她笑着说,“这部剧能在央视播出,本身就是一种认可。”

而更让她感动的是,观众对梁锦秋与郑昊之间情感关系的讨论。“两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中年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其实很难演绎。当我拿到剧本时就在想,如何在不改变剧本的前提下,让这段情感显得不那么俗套。最终,我选择用更细腻、更有层次的方式去表达,因为中年人的情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热烈和直白。看到观众能领会到这一点,我真的很开心。”

对于杨蓉来说,表演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与表达。在《大河之水》中,她通过梁锦秋这个角色,展现了生活的重量与温度。梁锦秋的坚韧、隐忍与成长,不仅是角色的特质,也是杨蓉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1

从“人”出发,理解角色

“表演是演员通过肢体动作、人物外形、面部表情细节去展现情节和人物的一门艺术,同时也考验一个演员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生活的认知。表演不光是展现一段故事,还是一个演员内在精神世界、知识储备、生活阅历的外在呈现。”这句话,仿佛是杨蓉表演理念的缩影,也是她艺术追求的写照。

在杨蓉的表演理念中,角色不仅仅是剧本中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她认为,演员在表演之前,首先要成为一个“人”,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角色和剧本。这种理念贯穿于她的每一个角色塑造中,她都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理解和诠释。

“熟读文本梳理人物关系,剖析和填充人物小传,把角色的前后情感层次梳理明白。”这是杨蓉接到新角色时的第一步。她习惯在开拍前做大量的案头工作,看很多类型角色、纪录片,收集角色相关的一些信息资料。她说:“一切能够帮助我理解角色成为角色的都可以。”这种细致入微的准备,让她在表演时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状态,甚至在面对复杂的场景调度时,也能从容应对。

对于杨蓉来说,表演的最高境界并非技巧的炫耀,而是角色灵魂的震颤。她说:“演员是创作和表达的介质,我看到一些好的作品、好的表演,我会感受到角色灵魂的震颤,有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瞬间,那种震撼到我内心的表演,在我看来就是表演的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逐渐达到的。杨蓉回忆起自己刚出校门时的经历:“刚出校门的时候会在意技巧上的东西,包括声线、肢体语言等,这些都是辅助我理解、代入、成为角色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意识到,表演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挑战与突破,在角色中成长

在杨蓉的表演生涯中,挑战与突破始终相伴而行。她坦言《大山的女儿》中的黄文秀一角,是她表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要求她展现出更加生活流的演技,且要符合特定环境下的人物气质。她说:“当时拍《大山的女儿》有一场戏,黄文秀带领村子挣了钱,分发给村民的那天,大家欢聚一堂,围坐一起喝酒吃饭。气氛热烈中,她不经意间喝多了。之后,在路上她问村民:‘你们说,我们是不是一家人啊?’村民们齐声回应:‘是,黄书记,我们百坭就是一家人。你嘞,就是我们的家长。’黄文秀连忙纠正:‘这个说法不对,我不是家长,我们这些干部都不是家长,你们的家长才是你们真正的家长。我也有家长,我的家长今天很高兴。’”这一刻,一向坚强的黄文秀,情感如决堤般涌现,泪水交织着复杂的情绪,在酒后难得地展露了一次内心的脆弱与释放。

杨蓉在拍摄时,面对紧张的拍摄时间和复杂的场景调度,依然能够迅速进入角色状态,展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她说:“应对挑战的话,就是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肯定是要做充分的,开拍之后就心无旁骛地交给自己、交给导演。”

对于需要深刻情感投入的角色,杨蓉有着自己独特的平衡方式。她提到在拍摄《情证今生》时,饰演的一个不幸感染艾滋病的女孩。她说:“在拍摄的那段时间我会把自己全身心地丢进去,不留余地。”那3个月,她沉浸在角色的情绪中,感受生死、感受活着的力量。

与过去相比,杨蓉坦言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她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的追求也不一样了。“现在从经验、理解和技巧上都更加成熟。创作其实就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归感性的过程,每一步都得走,每一步都少不了。”

对于未来的表演之路,杨蓉期待顺其自然,尝试一些以前没尝试过的角色和题材。她说:“我还是很喜欢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早几年也有去拍过短剧,因为这个形式当时还非常新,那个角色也非常吸引我。”杨蓉的表演生涯,就像是一场不断寻找自我的旅程。她用她的表演,诠释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在光影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芒。

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2

回归自然,平衡身心

杨蓉的生活,不仅仅是镜头前的光鲜亮丽,更是镜头后的真实与自然。而她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的探索。对于杨蓉来说,旅行不仅仅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更是一种自我审视和思考的过程。她说:“在旅行中感受大自然,去听自然的声音,去看山川。之后再去看我自己。”这种对自然的亲近,让她在忙碌的拍摄日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想去芬兰看极光。”说到这,杨蓉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她解释道:“因为我们这个职业,其实更偏向于跟人打交道,去表演人物,理解人物的灵魂,是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更需要我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旅行,成了她了解生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她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所以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在杨蓉的生活中,家人和朋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说:“家是港湾,是我找到归属感、落地感的地方。”从很小的时候离家上学,到如今父母渐渐老去,杨蓉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我不想留下遗憾,所以会尽可能地和父母在一起。”而朋友,则是她人生旅途中的同乘旅伴。“朋友是我们认知自我的一个媒介。”她说道。在朋友的陪伴下,杨蓉不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杨蓉始终保持着自我成长与学习的热情。她说:“保持自省吧,认清自己是谁,不高估自己不低估别人,保持敬畏和探索的心。”她推荐了两本书,一本叫《慧灯之光》,另一本叫《当下的力量》。“这两本书都能够帮助我们感受平静的力量,并且更加了解自己。”

时尚,风格与文化的交融

作为公众人物,杨蓉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同时,在时尚领域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品位。她说:“我不会定义自己的风格。因为我20岁所追求的时尚跟我现在完全不一样,而且审美趋势和标准也一直在变化。”这种对时尚的开放态度,让她在每一次亮相中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时尚与演员的职业有着双向赋能的联系。”杨蓉解释道,“演员通过影响力演绎时尚品牌吸引不同圈层的受众来关注购买,两者共生成就了演员和品牌的时尚价值。”她说道,时尚也是文化的一支,自己在演艺生涯中也接触过很多非遗的内容创作,将传统非遗文化赋予现代时尚价值,实现了跨界碰撞。

杨蓉对时尚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个人风格的探索上,她还积极参与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今年是北京时装周十周年,杨蓉对此充满了期待与祝福。她说:“希望北京时装周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国产品牌受到关注,成就品牌影响力。”作为时尚与文化的推动者,杨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产品牌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3

结束语

表演于杨蓉而言,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对话。她用角色丈量人性的广度,以生活沉淀艺术的深度,在梁锦秋的沉默坚韧与黄文秀的热忱奉献间,完成演员与角色的双向奔赴。当镜头熄灭,她走向山川湖海,在自然中汲取能量;当聚光灯亮起,她以克制而细腻的演绎,让角色在荧幕上绽放生命的光泽。杨蓉的表演之路,是一场从技巧到本能的蜕变,更是一次对生活本质的深情凝视——她始终相信,真正的艺术,终将回归人性最本真的模样。

杨蓉 在角色的褶皱里 藏进生活的重量与温度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