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座城

作者: 何承刚

见到河就想起故乡

我的父母靠务农,养活了8个子女。我生在1965年,我家门前不远,就是从总干渠“二黄河”引流而来的一条干渠。

有了黄河水,秋天总是金色的丰收记忆。父辈们把粮食一车车拉回生产队,堆成了山。童年的整个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就嬉戏在干渠河水的怀抱里。灌溉期,满河的水汹涌湍急,初识水性的我们不停地和河水较量,当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游到对岸,在怦怦的心跳中升腾起骄傲和自豪。停水期,河底浅浅的水清澈见底,被太阳晒得温暖柔滑,我们轻松自在地在河里围鱼。冬天河里的冰如一面平滑的大镜子,我们一个个都成为无师自通的“花样溜冰”选手,在寒冷的冬天玩得热火朝天……

有黄河就有粮食。我母亲常把生人叫进屋里,招待一碗热饭。我和兄弟姐妹们总是嫌弃外人用脏了碗筷,但母亲总是耐心地叮嘱我们:“我们以前也是外来户,如果没有之前的老户接纳我们,咱家也得挨饿。”

儿时家门口的河,常常流进我的梦乡。无论我走到何处,见到河就想起故乡。她永不停息,在我心中流淌成一河的乡愁。把黄河比作母亲河是最贴切不过的,她真的像母亲一样,接纳包容所有,永远是那么豁达。登上昨天的台阶,独坐回忆的码头,静静流淌的黄河水,带来心灵的宁静。来吧!这里是你的远方,这里是我的家乡。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网络及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