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顺的东京故事

作者: 莫生

张德顺的东京故事0

两次东京之行

在张德顺的职业生涯里,有关东京的故事格外有意义。她第一次在东京参加比赛是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那是25岁的张德顺第一次奥运之旅。在站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起点之前,她只跑过两场马拉松。换言之,她人生的第三场马拉松就进入了奥运会,这是级别最高,也最神圣的比赛。

2021年8月7日上午6时,从北海道札幌大通公园的起点处出发,张德顺跟着第一集团跑到15公里左右,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就另外找了更适合自己的国外选手跟跑。最终,她的完赛成绩是2小时37分45,位列三名中国选手的第一位,排在李芷萱和白丽之前。那是一场热战,起跑时的气温已经飙升到26摄氏度。

时隔5年,2025年3月2日,张德顺站在东京都前厅的东京马拉松赛起点处。她告诉自己,虽然29岁才等到大满贯首秀之行,但这一次不是来体验的,而是来完成突破的。

中国队队员2月28日抵达东京之后,入住起点附近的华盛顿酒店。3月1日早晨9时,张德顺和吴向东、杨绍辉等一行从酒店出发,一路慢跑来到东京跑步圣地之一的代代木公园,开始赛前最后一练。

在完成两圈和冲刺加速跑之后,张德顺道出自己这次东京之行的任务──我给自己定下的最低目标是突破2小时23分30秒,有多快就跑多快。

突破不是随便说说,源于平时扎实的训练。张德顺讲道,这次为备战东京马拉松的冬训,算得上她职业生涯练得最好的,甚至比去年2月在仁寿刷新全国最好成绩之前的冬训还好。

去年2月25日,半马金标赛事在四川眉山市仁寿这座小县城举办。张德顺以67分55秒的成绩,打破了孙英杰保持19年的全国半马最好成绩。一年后,张德顺吹灭29岁生日蜡烛,没有再次前往仁寿为高额奖金拼命,而是选择了东京马拉松。这是她职业生涯里第一场大满贯赛事。毕竟,备战半马和全马的训练内容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对她们这样的高手来说,每一堂大课的完成度和执行力都至关重要。

有关东京的念想由来已久。中国马拉松“ 一姐”张德顺很早就想走出去,到国外参赛,体会一下高水平阵容对决的氛围和节奏。毕竟在国内赛场,她几乎已经“无敌”,这种“无敌”有时候不利于她真正检验自己训练水平。运动员的提高需要真正的大赛历练。

跻身历史第三人

巴黎奥运会后,张德顺经过短暂休养,就把备战东京马拉松赛事当作长远目标的重要一站。甚至去年12月参加上海马拉松赛也是她东京之行的一堂训练课。

张德顺备战的重要目标就是达标东京世锦赛的女子马拉松成绩。她说:“我不想靠积分达标去参加世锦赛,那多没意思。我想靠成绩达标。”

今年9月将举办的东京世锦赛女子马拉松比赛成绩标线为2小时23分30秒。在公布这个成绩之前,张德顺的最好成绩是2023年名古屋女子马拉松赛上跑出来的2小时24分05秒。这意味着想靠成绩达标,张德顺必须超越自我。

张德顺的东京故事1
张德顺在比赛中

说到做到。开年大满贯首战,张德顺在自己的大满贯首秀中交出了2小时20分53秒的成绩单,大幅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这也是自2007年以来中国女子马拉松的最好成绩。虽然没能冲进前八,但张德顺是所有亚洲女选手中冲线的第一人。别人喜欢一点一点提高,张德顺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仅如此,这个成绩让张德顺成为中国女子马拉松成绩排行榜第四名、历史第三人。排在她前面的是全国纪录创造者孙英杰和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奖牌的周春秀。

张德顺闪耀东京的表现也是中国女子马拉松全新的起点,时隔多年,中国选手回到2小时20分区间,这位从大理走出来的姑娘为中国马拉松运动带来新的期待。

从出道起,张德顺注定是为大场面而生。如今,她又迎来了一次属于她的大场面。

能快一秒是一秒

东京冲线那一刻,张德顺几乎跪倒在地。当志愿者扶起她来的时候,她的“痛苦面具”很久没有“摘除”──手是全麻,腿也有些抽筋。“我已经尽力了,整个人完全是麻的。”很久没有这么全力去拼一场比赛了。从出发那一刻,厚云笼罩的东京上空,让张德顺有一丝的幻觉:难道天气要好成这样?那我要好好跑。

终究是幻觉。50分钟后,云层散开,开始暴晒。张德顺的策略是前半程放开跑,给后半程可能出现的掉速多争取一些时间。“我知道一定会掉速,所以尽量在前面顶一顶。”

26公里后,张德顺跟不上精英集团,她掉速了,从跟随跑变成了一个人跑。“独自跑马拉松的后半程消耗是很大的,也很累,但我一直告诉自己,顶住,能快1秒是1秒。”

张德顺逼自己咬牙顶住。她不仅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更把2023年在名古屋女子马拉松赛跑出的2小时24分05秒改写为2小时20分53秒。在名古屋,她将之前的最好成绩提高了近3分钟,这次又提高了3分多钟,又是一大进步。

东京不是上限

张德顺说,自己是一个爱做规划的人。她内心有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包括分段的职业生涯都有比较清晰的规划。自从2023年无锡比赛过后,张德顺就定了一个很大的目标,等一场全力发挥的全马,为此付出所有的准备和努力。

东京见证了她的雄心和渴望。赛后,张德顺表示,以前不敢想全国纪录,觉得太遥远,自己的实力远未及此,但东京之战过后,距孙英杰创造的2小时19分39秒的全国纪录还差1分多钟,她敢想了。“她们都说我是靠天赋吃饭的,我有时还挺生气,觉得大家忽视了我的努力。我就想证明给大家看看,自己努力的上限究竟能达到多高。”

张德顺的东京故事2
完成比赛的张德顺为自己点赞。

显然,东京比赛的成绩还不是张德顺的上限。

张德顺很早就想出国比赛了。在国内拿了太多的冠军,在她看来,跑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意义不大。在一些国内比赛中,有些地方队教练给队员们布置战术,就是一句话──跟住张德顺,最后有机会再超过她。

没有人破风,没有人领跑,其他人都选择跟在她后面,寻找机会。这让张德顺有些苦恼。她做出改变,选择比赛也有了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一味地多参赛。

看得出,她有自己的雄心和好胜心,过招也得跟更厉害的高手过招。用张德顺的话说,过去在国内随随便便跑个2小时26分几乎没难度。于是,在奔赴东京之前,张德顺看一些跑友在社交平台上预测她的成绩,提到比如226,227之类的字眼,这让她很郁闷。“如果只是冲着这样的成绩,我跑那么远,折腾那么久,来东京干啥?”

“这一次还是不太敢想,下一次至少敢想了”,张德顺赛后坦言,比起收获个人最佳成绩,这次东京马拉松赛给她思想层面的提高就是自己要敢想。

敢想什么?跟日本选手较量。过去,张德顺对日本选手有所畏惧,总觉得对手比自己强。如今这场比赛,她跑在亚洲女选手第一位,不再觉得日本选手那么可怕,也不再担心自己总跟不上。

敢想什么?2003年孙英杰创造的全国纪录尘封22年之久,这曾经是张德顺不敢想的难关之一。如今,在东京马拉松跑出2小时20分,她说以后自己还要继续挑战。

期待全运会

一起参加了东京马拉松的男子选手杨绍辉说,他为张德顺跑出的成绩开心。在他眼里,这个小师妹天赋太好了,所以有时候在训练中偷个小懒,或者放松一下。如果她能更自律,更投入,也许成绩还会提高。

杨绍辉知道,张德顺对自己的身体和状态有更清晰的把握,也许她所谓的“ 偷懒”,只是在给身体更多的调整和恢复时间。过去的这个冬训,张德顺练得非常好,吃了该吃的苦,流了该流的汗,成就了在东京赛道大放异彩。

“比起自己整个冬训吃的苦,这一场比赛算什么?这个成绩至少对得起我的冬训。”

张德顺在东京还是留下一些遗憾。她说,天气比自己预期的更热,所以在25公里后出现掉速。这也是自己能力还不够强大的地方。

回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张德顺还要打磨更强大的自己,在全运会,在世锦赛,在下一个需要她全力以赴的大场面里。

下一篇: 老将出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