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的区别
作者: 张君燕大沙河周边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常见一匹匹骏马在草地上吃草、喝水。马是附近农户养的,经过了专门的驯化,可供游客骑乘。这个时节,骑一匹骏马,或漫步徐行,或策马奔腾,坐在马背上欣赏大沙河的美景,实在是一种享受。
我和朋友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每人挑选了一匹马,马主人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双腿夹紧马背是让马前行,往后拉缰绳是让马停下,向左拐弯就往回拉左边的缰绳,向右拐弯就往回拉右边的缰绳等等。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我们就上马了。当然,为了确保安全,马主人一直跟着我们。
这些马温顺、听话。我骑的是一匹高大的白马,对于我发出的不太熟练的指令,它都能听懂,而且乖乖照做。骑了一圈之后,我慢慢有了自信,不由得加快了速度,颇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然而,就在我沾沾自喜之时,一条小溪突然横亘在眼前,我顿时紧张起来,想要蹚过去,却担心控制不好马匹摔下来;手忙脚乱地想要拉紧缰绳停下时,好像又有点来不及了,马的一个蹄子已经踩到了软泥上……
此时,马主人跟上来,及时对白马发出指令,白马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带着我冲了过去。停稳下马之后,我还有些惊魂未定。说实话,刚才的情况确实有些危险,但凡白马有一点犹豫不决,或者临时害怕,现在就是人仰马翻的局面了。前段时间,也有游客骑马遇到这种情况,马匹看见危险不敢往前冲,对马主人发出的指令也是充耳不闻,最后被逼急,索性把游客摔下马背,自己跑了。
“看来马和马之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勇敢,有的胆子可能小一点。”我感慨道。马主人摇摇头,笑着说:“你说得并不完全对。”
马主人说,马的反应可能与马主人驯马的方式有关。有些马主人习惯用打压的方式驯马,如果马不听话,就使劲拉它、惩罚它,甚至打它,让马产生恐惧,最后服从于他。他驯马用的方式是鼓励式:马的行为符合他的要求,他会给予奖励;如果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会慢慢引领、安抚,直至马做出符合他要求的行为。如此一来,马对他产生的是信任甚至依赖,自然会服从于他。
“表面上看,这两种方式驯出来的马是一样的。但在关键时刻,就会显露出不同。被打压服从的马在遇到危险时会害怕、逃避,进而引发意外。而用鼓励方式驯出来的马,因为对主人绝对信任,即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会无条件地服从主人的指令,反而能平安无事。”马主人解释着,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色。
我连连点头。与其说这是马的区别,不如说这是驯马人的区别。给予尊重、平等、关爱和理解,才能换来同等的认可与信任。驯马人与马之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