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灯绿透
作者: 马庆民那年冬天,我刚在教导大队学完汽车驾驶,单位就安排老詹班长带我复训。
所谓复训,就是重复性培训——说白了,就是对我的技术尚不放心,需要再一次培训直至达到单位的考核标准后,才能单独执行任务。
第一天上路,我就发现老詹班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开车不像别人那般利索,总是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每次等红绿灯时,若换成其他人,肯定都是在红灯数秒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启动的准备。可老詹班长不同。明明信号灯已经变成绿灯了,老詹班长还是不慌不忙地前后左右观察一番,然后才不紧不慢地缓缓起步。
我是个急性子,好多次忍不住提醒:“班长,绿灯了。”可是到下一个路口时,老詹班长还是照旧。虽然我没有当面说什么,但心里犯起了嘀咕,甚至怀疑老詹班长是不是色盲。
然而不管怎么说,老詹班长的驾驶技术还是没得说。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学到了不少行车技巧,驾驶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逐渐和老詹班长熟悉了,我不再有那么多顾虑。有一次我问他:“詹班长,为什么每次等红绿灯时,你都那么沉得住气,非要等绿灯变了很久才启动呢?”
“我是等绿灯绿透了再走嘛!”老詹笑道。
对于老詹的此种解释,我不大认可,觉得他无非在为自己的隐情找一个幽默的借口。
一个月后,我提出参加考核,但老詹班长却说我练得还不够扎实,让我等等再申请。
我觉得老詹班长太过保守,就没听取他的建议——结果,第一次我竟真的没通过考核。
一年后,我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了很大的信心。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四年一届的基地驾驶员比武竞赛。
那些日子,我没日没夜地苦练,发誓要把所有的课目都练到“炉火纯青”。我自以为我会在比武场上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然而最后我竟连决赛都没进去。
可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怪圈——明明很多次很有把握的工作,最后却都不是我乐意接受的结果。
直到有一次,我和老詹班长一起执行长途任务。面对他多年未改的“毛病”,我终于忍不住开口,向他请教等绿灯绿透的奥妙。
老詹班长笑了:“哪有什么奥妙不奥妙的,无非就是心态而已。当然,要想拥有这样的心态,必须得经历点挫折打击才行……”他似乎陷入了回忆,好半天才又看看我,接着说,“年轻的时候,在工作中爱意气用事,想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因此心总是浮躁的,总是沉不住气的,说白了就是不明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道理。”
那次任务途中,我和老詹班长聊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当然,更加明白了他口中的“等绿灯绿透”,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我的转变,也就是从那次任务开始的。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不再那么急躁,不再那么沉不住气,凡事更喜欢准备充分了再去实施行动。所以那时起,我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骄人成绩。
前不久,在一次聚会上,我偶遇多年不见的老詹班长。聚会结束时,我提出要开车送他回家,他满脸笑容地答应了。
一路上,我们聊过往,聊现在,好像时光从来没有将我们分开过。
就在快要到老詹家门口的一个路口等红绿灯时,老詹班长提醒我:“绿灯了怎么还不走?”
“等灯绿透啊!这可是你教我的。”车里响起了我们爽朗的笑声。
(编辑 兔咪/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