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点亮人生,热爱辉映世界

作者: 黄浚恒

兴趣点亮人生,热爱辉映世界0

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优异的成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投身于自己感兴趣与热爱的领域。然而,不少网友却质疑这一选择,认为考古专业“无用”,断言她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在我看来,在理想主义日渐式微的当下,这种基于热爱的坚守更显珍贵—唯有坚守本心,在兴趣的指引下深耕专业领域,方能突破世俗标准的桎梏,实现独特的人生价值,开启通往未来的大门。

之所以不少网友建议她读更好就业、更挣钱的专业,是因为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网友们自己想要对生活获得更多的掌控感,便基于“工具理性”这一价值坐标系,执着于实现那些短期见效、迅速变现、直接产出的物质利益,将自己的生存焦虑投射到钟芳蓉身上,显得浮躁不安、急功近利。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理论认为,当人们将社会行动聚焦于目标实现时,会通过精确计算手段与目的的因果关系,选择最优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虽能剥离情感羁绊和价值判断,在最短时间内让效率最大化,却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精神世界的贫瘠化。钟芳蓉若是选择热门专业,当然可以抓住机遇,让自己得到更光明的前途、更光鲜体面的工作,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反哺贫穷的家庭。

但是,钟芳蓉为什么还是选择报考冷门专业呢?因为她早就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她的选择恰恰不在于精准计算,不在于仔细权衡着得与失、取与予、投入与产出,不在于短期的获得,而是遵循了“价值理性”这一准则,满腔热忱,满怀理想,更看重自己从小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更注重考古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内在价值。因此,她愿为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而奉献一生。

于是,湖南、山西、四川等十余个省份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开声援她,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也亲自写信鼓励她,认为其坚守本心,坚守梦想,勇敢追求自我价值,找到了一个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除了情系考古专业之外,钟芳蓉还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实际行动,她以优异成绩位列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第一名。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唯有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领域,我们才能激发出内驱力、创造力和活力,进而实现“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远大抱负,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般的坚定决心,并将内心那份超越功利、享受过程、不计得失的情怀付诸实践。也许一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苟且中消磨一生,但钟芳蓉必定每天都饱含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重价值—薪火相传,弦歌不辍,让文化火种长明不灭。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兴趣与热爱便是我们心中冉冉升起的明月,可照亮前往未来的路。新时代青年也应跳出一己得失的局限,以钟芳蓉为楷模,秉承理想主义者的勇气与担当,坚守内心的信念,用兴趣点亮更丰盈的人生,用热爱辉映更纯美的世界。

上一篇: 牵牛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