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0

在法国一农场,一头牛在疯牛病检测中被发现呈阳性,导致该农场中70多头牛都被屠宰(法新社 供图)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1

大件行李和宠物是检疫人员最头疼的东西

在欧洲和全球再度引起恐慌的疯牛病事件终于在11月17日超出了贸易战和政治战的纠缠,达到一个新高潮,法国两名疯牛症受害者的家属将向巴黎法院起诉英、法政府和欧洲联盟,罪名是“毒害、过失杀人和危害公众”。

人们把指责的焦点集中在疯牛病诞生地的英国政府。英国在1986年就发现了第一头感染牛海绵状脑病(BSE)症状的病牛,但政府一直引用一份1989年研究报告的结论,宣称疯牛病不会传染到人类身上;一直到1996年才承认人类也会感染BSE,但为避免引发消费者恐慌和失去牛肉出口的外汇损失,还不惜发起了安抚人心的错误宣传活动。在1996年之前的8年间,有近8万吨牛杂肉从英国出口到欧洲,英国本身却禁止食用这类杂肉。

欧盟因为没有有效阻止疯牛病在欧洲的传播,也受到起诉人指责,法国则被称为这场灾难造成者的同谋,因为他们没有把公共卫生当最优先事项处理。

针对公众的不满,法国官员的解释是:“法国一直是世界上食品检疫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在这件事情上,政府已经尽了力。”

法国官员感到冤枉是理所当然的,由于法国人对食品的讲究,法国政府为外来产品付出了更多的努力。1997年,欧盟卫生组织因中国扇贝卫生检疫问题,从当年7月起禁止进口中国养殖扇贝,当时中国的扇贝产量占世界80%以上。理由是中国扇贝不安全并给法国的整个扇贝养殖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1999年,法国人不再食用从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进口的尼罗尖吻鲈,起因是这两个国家在生产此鱼的维多利亚湖中使用了杀虫剂。

对生物入侵危险的防范不仅限于食品,而且有时候到了令别的国家难以容忍的程度。1999年,日本要求中国出口到日本的糙米检验项目增加到100多种,1998年,因为光肩星天牛问题,美国对来自中国货物的木质包装实行严厉的检疫措施,使中国当年超过300亿人民币的输美货物受到影响。

防范这种危险的代价是没完没了的贸易战。1997年,美国、加拿大抗议澳人利亚和新西兰禁止冰鲜鲑鱼带有澳洲所没有的24种病原菌,因此禁止冰鲜与冷冻鲑鳟鱼输入。由于是岛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外来动植物入境采取了特别严格的限制,因为在这方面,澳大利业有惨痛的教训。在这块大陆上,原本没有兔子,如今,这种繁殖力极强的小动物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6亿只。

加拿大于是向WTO提出抗议,认为这一禁令完全不适于加入WT0的原则,作为报复,美国和加拿大加强了对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羊肉的检疫。

首都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田恩源副局长说:“我去澳大利亚的时候,感觉他们为防止结核等疾病的传入,对外来人员和物品的检疫比任何国家都严。至于美国,采取的方式不太一样,对于危险动植物的输入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对于人员的流动相对开放,但是,这是建立在美国国内严密的预防接种基础上的,防范的重点是保证美国人不得某种疾病而不是单纯的防止传入。尽管存在贸易战报复与反报复的背景,欧美一些国家对危险生物的防范确实严格,技术手段和检测标准完善,处理事件的后续手段也更多。”

过去二十年:生物入侵升级

各国政府的努力并不能阻止生物入侵的泛滥,过去二十年,这种泛滥造成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险是多方面的。由于物种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规模日益扩大,世界各地本地物种的生存安全受到了威胁,这种被人们称之为生物入侵的生物污染会损害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1884年,一些参加美国新奥尔良市一个博览会的外国客商将一种名叫凤眼莲的植物带回自己的国家养殖,100多年后,凤眼莲由于其繁殖力惊人在世界各地许多水域覆盖了大面积水面,造成堵塞河道、阻碍排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等危害。

相对而言,化学污染是惰性的,不会再生和繁殖,而且会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消失;但是当外来物种入侵以后,就会扎根繁殖和不断扩张,甚至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地球上大多数的湖泊和江河系统,大多数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岛屿甚至南极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生物入侵破坏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自然资源。但是对公众健康造成最直接影响的是生物入侵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将受到污染的压舱水倾倒在秘鲁海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一万人死亡。南美国家为处理饮用水和修理下水道耗费了2000多亿美元。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副处长高至刚对记者说:“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天花的消灭和一些传染病疫苗的使用,传染病发作的范围和程度大幅度下降,因此,有一种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传染病对人类的危险性已经下降了,应该更多地关注一些慢性疾病的危害。但是,1981年美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从那时候到现在的二三十年期间,传染病在全球的发展很快。一方面,老的传染病再度流行,另一方面,不断出现新的非常危险的传染病。而且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受到了威胁,耶种认为人类已经基本控制了传染病的观点显然过于乐观了。”

气候变暖、人口膨胀和生物入侵变得更加容易

今天,很少有科学家不承认地球正在变暖这个事实,而这种变化最令人头疼的后果之一就是传染病毒的出现、复活和传播。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像埃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令全球的医学界一筹莫展。

气候变暖让蚊子变得不仅仅讨厌,而且更加危险,这种几乎无处不在的昆虫传播疟疾、登革热流感、黄热病和数种脑炎。寒冷的天气将有助于杀死蚊子的幼卵、幼虫甚至成虫。由蚊子传播的疟疾,只有在华氏60度以上,才能大规模爆发,而黄热病很少在华氏50度以下发生。

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国际间的商务旅行让一个大洲发生的事情更加容易波及到其他大洲,而对于病原体来说,它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十分“好客”的世界。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跨越屏障作环球“旅行”。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2

杰弗里斯

因疯牛病死去的英国14岁女孩

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膨胀。人类对于病毒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1899年时,地球上只有15亿人口,今天已突破60亿。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没有理由认为,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科学家们已发现了一种坚不可摧的超级细菌,它被称作“能够抵御辐射的恶魔细菌”。科学家们在一向被认为十分干净的南极冰山里发现了这种细菌的“死孢子”,它们已被紫外线灼烤了百年。这些孢子被放入营养液后,它们的DNA发生重组,从而再次大量繁殖。这种细菌在受到伽玛射线的轰击后依然故我,同样剂量的射线是人体承受量的数千倍,而这种轰击足以粉碎玻璃。如果科学家们成功地将恶魔细菌植入炭疽杆菌,其结果将是一种谁也无法消灭的新病毒。

气候变暖、全球化和人口增长看来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些变化为生物入侵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3

法国全面禁止使用动物肉粉饲料(法新社 供图)

险恶的饲料

多年来,除了动物饲料加工业和动物饲养业的人员之外,消费者很少注意到饲料。人们吃下大量的肉类、牛奶和鸡蛋,却不知道或不关心这些产品是怎么走向餐桌的。

近50年来,所有欧洲国家的饲养场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尽可能多的肉、奶、蛋,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以狗、猫、老鼠、牛、鸡等动物下水加工而成的混合饲料。因为这种饲料含有动物生长必需的蛋白质。使用这种饲料,原来要80天,现在只要6周就可以使一只45克的小鸡长到2.5千克。平均每1.5千克饲料可长肉1千克。

现存我们知道,疯牛病和比利时肉鸡事件都是由于使用了受到污染的饲料。这种情况在不发达地区更为普遍。撒切尔夫人在台上时,英国曾经向第三世界输出人量类似受到疯牛病污染的饲料型牛肉。1988年3月,当时的保守党政府了解到,当时英国牛感染疯牛病可能系源自于喂食的同类动物的肉、血液、凝胶和脂肪制成的饲料(即所谓的MBM),于是在1989年7月,英国政府禁止英国本土使用。一周后,英国政府正式通知欧盟,然后通知欧洲共同体(EEC),英国政府对这批家畜饲料有疑虑。但直到1996年3月,才正式达成全球性禁止这种饲料出口,时间已经是整整8年之后。

最令人困扰的是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头牛吃进去多少可能导致疯牛病的英国牛饲料。根据英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以1989年为分水岭,在此之前,英国输出约25000吨的MBM至欧盟国家,至于输往欧盟以外国家(主要为中东和非洲)约7000吨。到了1991年,输往欧洲国家的MBM骤然降至零,可是与此同时,输往第三世界的MBM却遽增至30000吨。英媒体披露,在英政府得知这种饲料有问题之后,仍购进这种饲料的国家包括捷克、阿尔及利亚、泰国、南非、肯尼亚、土耳其、利比亚、黎巴嫩、波多黎各和斯里兰卡。

上帝保佑所有吃饱的人

全国人民热爱麻辣龙虾

北京东直门附近的鬼街是穷人吃饭的好地方,便宜而且嘈杂,尤其是夏天的晚上,整条街都是麻辣龙虾的招牌和味道,爱好这种美味的人一晚上能吃上百只。

今年夏天,一位40多岁的北京居民和他的两个朋友被送进北大医院,经确诊是急性骨骼肌溶解症,而引起病症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当天吃了从农贸市场购买的小龙虾。这种疾病能够使骨胳肌在中毒后溶解,使大量血红蛋白进入到血液中,并在肾脏中淤积。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就会引起肾脏功能衰竭和高血钾症,随之危及生命。

对美味的爱好是世界性的。医学史上曾经记载,1924年,国外喜欢吃生鱼的人曾经出现过同样病症,希腊等国由于吃鹌鹑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偶然发生的危险事件无法阻止全国人民对这种美味的热爱。东直门附近的生意依然火爆,而江苏省淮阴市一位姓倪的小姐对记者说“来淮阴吧,看看这里的人是怎么吃龙虾的,简直是疯狂。不是用碗,是用脸盆装。”问及知道吃龙虾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还敢吃吗?她毫不犹豫的说:“吃啊,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河豚有毒,死于吃河豚的也不多。”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这种虾究竟是否与这种骨骼肌溶解症有关?现在各方面都没有说法,在各农贸市场仍到处都有出售。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4

A像吃西瓜一样生吃羊肉

“洪运轩”是北京一个很有名的涮羊肉馆子,很多人喜欢吃这里经过冰冻的生羊肉,红红的切成薄片,像西瓜一样好吃。“洪运轩”的老板说:“有人说这种吃法有细菌,危险,其实,哪儿没有细菌?空气里还有呢。吃点细菌还能提高人的抵抗力呢。”

一位检疫专家对记者说:“不光是羊肉,各种东西生吃的危险性都比加工以后要大的多。从个体来说,可能你吃了没事,但从消费者整体来说,不得病是偶然的,得病是必然的。”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5

日本从超市撤出雪印奶制品  

B哪种奶粉更不值得信任

日本雪印乳制品株式会社的标记是一朵六角型的雪花。今年6月底以来,日本关西等地区的1万多名消费者饮用了带有这种标志的低脂牛奶而出现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症状,这是战后日本发生的最大规模的食品中毒事件,原因在于乳品中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A型肠毒素。

从日本回国的张可丹给她女儿吃的就是“雪印”婴儿奶粉,这种售价大约在每1千克130元左右的婴儿奶粉并不是每个中国家庭都能接受的消费品。得知雪印污染事件以后,张可丹给雪印在上海的经销商打了电话,但她的反映很平静,她说:“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于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你更相信哪个?”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6

C养猪场的老板说:吃猪肉要小心

陈光从河南农大畜牧系毕业后回老家办了一个养猪场,如今,他的养猪场已经发展到将近3000头规模。小时候,村里的人偷偷分吃病死猪肉的印象至今挥之不去。他说:“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人真可怜,明明是得传染病死的猪,兽医要求深埋,结果全村人偷偷分吃了。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把病死的猪肉拿出去卖。去年,马来西亚流行猪瘟,死了105个人,政府宰掉了100多万头猪。这种危险随时存在,吃猪肉的人实在要多加小心。”

疯牛诉讼·入侵升级·气候变暖7

全体流行的规则?

尽管最近没有大规模的禽流感事件爆发,但是科学家们担心,普通流感病毒基因材料的转变有可能产生新的高传染率的致命病毒

禽流感病毒

棍状病毒上面的尖刺(H5和N1)帮助它穿过保护层进入细胞内部。由于目前还不清楚的原因,这种病毒从鸡到人的感染比从人到人的传播更容易

普通流感病毒

普通流感病毒同样覆盖尖刺(H3和N2),这种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但是很少致命

超级流感病毒

如果某人同时感染了两种病毒,一种病毒的RNA就有可能和另一种病毒的RNA结合,形成一种高度传染的致命的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