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谁将控制中国手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健君)

报道:谁将控制中国手机0

应该不会忘记,1994年中国电信移动通讯网络选择GSM技术的关键时刻。欧洲厂商支持的GSM与美国高通公司开发的CDMA,对第二代移动通的标准之争分出输赢,一举奠定了GSM总领中国数字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自此,欧洲从中国的矿藏中掘走数百亿美元,而美国却在门外徘徊了6年之久。

6年后的今天,世界移动通讯技术的演进把它们推到以“标准”分割市场厮杀之中,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成了中国通讯市场新的“龙门”。谁率先跨越,拿到牌照、争得标准,谁就能从以千亿元计的中国3G时代,获得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3G牌照——财富通行证

发展第三代移动电讯服务业需要无线电频道,而无线频道在各国都基本上属于政府掌握资源。为此,今年年中英国政府主管部门拍卖5张无线电频道经营牌照。预测最高落锤价为一张1.5亿英镑的牌照,最终卖到22.5亿英镑,折合266亿人民币。

英国3G牌照拍卖的巨大成功,直接刺激了欧洲其他国家。最近,法国4个牌照得到1300亿法郎,德国6个牌照卷走988亿马克……因为任何一个电信公司都明白,3G技术集中承载着互联网、宽带通讯和移动通讯三大产业的核心内容,据估计它的财富量在全球已经形成2万亿美元的巨大蛋糕。

在搞定家内分肥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3G牌照发放时间、发放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拍卖能直接体现出市场公平,让最具实力的公司享有蛋糕上最厚的奶油,是一种古老而服众的市场手段。同时政府在这场资源分割判决中,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佣金”,名利双收。英国、德国进行的拍卖,政府分别获得340亿美元和460亿美元。

业内人士透露,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最近强调:英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拍卖3G牌照的做法,并不适用于中国市场。“拿德国拍卖3G牌照为例,那些竞投成功的企业,要花多少年才能收回最初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吴基传说:“我不想看到由于3G技术的推广而冒出一个大泡沫来。”看来,中国公开拍卖3G牌照的可能性非常小。

目前信息产业部既反对拍卖,又极力想为中国电信业“做”一个竞争的市场局面,这种态度最可能导致“折中”方案,两者兼顾。据国家计委一位电信主管官员私下透露,政府倾向先“选美”后拍卖。这也可能是当前中国电信环境最现实的方案了。

发放3G牌照的数目,业内的传言是3张,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有1张,中国电信和网通共同拥有1张。如果事实如此,3张牌照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中国移动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的现状下。

按国际电信市场经验,最起码应有5张才能构成一个合理的竞争秩序。就中国臼前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来看,5张可能不现实。因此最可能的是4张,这也和时下一些参与电信改革专家的公开观点吻合。这其中,以新锐姿态出现在市场上的网通极有可能得到1张。而另1张是否落入中国电信之手还很有争议。

至于牌照发放的时间,信息产业部的官员明确表示,中国的3G问题不着急,先看看再说。但来自内部的消息说,中国的3G政策正在形成过程中,甚至可以说是出台在即。一向出言谨慎的李嘉诚最近居然表示,他已建议中国政府开放第三代移动电话牌照。

标准为王

信息技术在市场应用中最具财富效应的是技术的标准。自3G概念最早提出至今的14年里,欧洲提出了爱立信、诺基亚等欧洲厂商支持的WCDMA,美国提出了高通的CDMA2000。中国设计的TD-SCDMA也于今年5月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采纳,从此加入通讯标准的逐鹿之中。今天,三种标准共同争夺中国市场。

与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相比,由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设计的TD-SCDMA技术是迟到者,但其关键技术如智能天线、同步CDMA、软件无线技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研究者宣称,电信运营商能够直接由原来的GSM标准向CDMA标准进行最平滑的过渡。同时,在其背后有着在欧洲3G标准之争中败下阵来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倾力所投的10亿多美元帮助研发。

信息产业部会不会把中国的3G发展战略全押在自己的TD-SCDMA上呢?在欧美欲联合封杀TD-SCDMA时,国家邮电科技委员会表态:“即使国际电联‘枪毙’掉TD-SCDMA,中国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标准,中国政府应采用中国标准。”同时,有关部门帮助它获得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公开支持。但是,面对WCDMA和CDMA2000目前商业化速度的加快,TD-SCDMA毕竟是一个迟到者,至早到明年5月才可能推出用于商用试验的TD-SCDMA手机样机。在速度制胜的信息技术市场,哪怕只是半年的时间差,也可能造成一个数量等级的差距。

从目前迹象看,信息产业部迟迟不推出3G标准条例,表现出一种犹豫。在这一点上,爱立信敏感得多,它看准了中国政府的意图,在三种标准上都下了注。

现在,毫无疑问,三种3G标准,谁最先完成商业化实验,谁肯定会尝到头道汤。不过这次的标准之争,也决非零和游戏,相互的融合可能更具现实意义。在北京召开的TD-SCDMA技术论坛上高层表示,目前几种标准——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和我国的TD-SCDMA之间可以是互补、并存的。

中国移动总工程师李默芳指出,TD-SCDMA技术适合用于低速率、高密度、高话务量的小区内。而WCDMA和CDMA2000适用于宽覆盖、高速运动的室外。因此二者都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并存。

开放——市场的精髓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场合,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否认了中国政府有意对跨国电信公司,在向其发放国内电信市场服务许可证时作出限制的传言。早先市场流传的说法是,信息产业部只会向那些年营运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以上的海外电信集团发放业务经营许可。而来自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则表明,更早时候信息产业部(MII)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草拟方案中,确实有只允许连续两年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外电信公司,才能提出经营资格申请等规定。有香港电信市场分析家由此认为,吴基传部长的澄清举措,意味着这个数字最终会被放宽。

吴基传表示,正在拟定中的电信法规中,将有对参与国内经营的海外电信公司监管和限制的内容。但他同时透露,这个限制并不会着眼于参与者的规模大小以及收入的多寡,而是会参照它们对中国市场投资承诺期的长短具体而定。

他保证:“中国加入WTO后,这块市场会开放,所有的公司都一视同仁。具体到外国公司的投资数额,我们会有规定,并且所有业务都会在一个互利的基础上进行。”

中国3G似乎可以真正享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了。横看世界,美国的电信技术之争发于自由竞争,由市场最终决择出主流应用技术;而欧洲大陆则由电信标准各自为政的各家企业“边打边谈”逐步实现统一。中国电信市场长期处于垄断状态下,在这种有限的市场竞争现状,更加要求形成一个开放而活力倍显的3G市场。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巨龙、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等8家单位联合投资组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总体组组长尤肖虎的评价是:一个开放性的、彼此竞争的3G电信运营体系架构,是基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