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品黑客”凯文·米特尼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亮 万涛)
在新加坡举办了一场有4万人参加的“黑客”比赛,但最终无人获得总额为1万美元的大奖(法新社 供图)
15岁的时候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破译太平洋电话公司密码,被好莱坞搬上银屏,三次被捕入狱,盗取软件公司产品供网友下载,与FBI玩猫和老鼠——这就是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
凯文·米特尼克1964年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幼时父母的离异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4岁时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酷似华容道的游戏),几天后就达到专家水平。13岁时米特尼克通过打工赚钱买到第一台计算机,15岁时便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他和另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并以此向朋友们吹嘘:“我知道美国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国及其盟友的核导弹的名称、数量和位置!”这件事成为美国军方的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战争游戏》,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然一个游戏无法满足米特尼克的好奇心,他把目光转向太平洋电话公司,在这次游戏中由于玩得太花,被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俘获。16岁的米特尼克第一次被捕,获释后连续攻击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现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1988年他再次被捕,一年后出狱。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区构成威胁,因此而对他严密监视,米特尼克丧失了工作的机会。1993年,联邦调查局甚至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而在这方面,米特尼克从来就不需要太多诱惑。在随后的两年内,联邦调查局立即在全国范围通缉米特尼克,天才的米特尼克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他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这样就可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再次发动了攻击,并引发了一场与该中心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的网络大战。一番较量后,下村勉潜入米特尼克的家,在他的电脑上获取了大量证据,然后和特工们安安静静地等待米特尼科回家。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由衷地对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在他服刑期间,米特尼克的支持者用逻辑炸弹轰炸了雅虎。
2000年1月21日凯文·米特尼克获释,他的出狱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米特尼克被捕时身体较胖,但从出狱时的电视报道看,长期的狱中生活使他身体比以前略瘦,但显得更加精神。他表示自己准备先上大学重新学习计算机。从目前情况看来,米特尼克的这一愿望还远远无法实现。因为在今后3年的监外观察期间,他将被禁止使用计算机,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当然更禁止使用互联网。这使他不得不重新找回纸和,依靠书信联络朋友。
米特尼克还依然年轻,他的故事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