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默塔》到《希望大街上的房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马爱农)

美国小说作品排行榜

从《奥默塔》到《希望大街上的房子》0

从《奥默塔》到《希望大街上的房子》1

随着占榜多时的“哈里·波特”被请出去另辟单间,在“儿童作品畅销榜”里继续展示其辉煌之后,美国小说畅销榜又显得丰富和热闹起来。

先让我们看看知名度很高的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1921~1999)的绝笔之作《奥默塔》。看到普佐这个名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部畅销全球的黑手党小说《教父》(The Godfather,1969)。他于1996年出版的第二部黑手党小说《最后的唐》(The Last Don)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欢迎。《奥默塔》是普佐“黑手党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作家本人的最后绝唱。普佐出生于纽约,参加过二战。除了小说之外,他还撰写了不少电影剧本,如我们熟悉的《地震》(Earthquake)、《超人》(Superman),和《教父》三部曲。他于去年7月在长岛的家中逝世,终年78岁。《奥默塔》是在普佐死后才出版的。

和《教父》、《最后的唐》一样,《奥默塔》讲是也是一个大家族的故事。黑手党头目唐·雷蒙德·艾普利尔经过一辈子冷酷而严峻的斗争,准备体面地退出犯罪组织。他一直很有心计地不让孩子参与家族的罪恶,希望他们获取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如今看来他是成功了。大儿子在西点军校任教,二儿子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电视网络决策人,惟一的女儿尼科尔是成功的诉讼律师。唐·艾普利尔经过精心筹划,为黑手党组织挑选了一位年轻的接班人——来自西西里的艾斯托雷。

小说开头,唐·艾普利尔即将光荣隐退。他去教堂参加孙子的坚信礼仪式,就在他发给孩子每人一枚金币时,突然被人暗杀了。“第一颗子弹击中唐的额头,第二颗穿透了他的喉咙。”于是,悬念出现,一条条线索随之拉开。

艾斯托雷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天生具有领袖的特质,又经过唐·艾普利尔的多年悉心调教。他同时又是一个把荣誉看得高于生命的人,恪守着西西里古老的道德法则“奥默塔”,即,玷污荣誉是比暴力和谋杀更严重的罪恶。艾普利尔被人出卖和谋杀了,艾斯托雷要履行正义的复仇。他卧薪尝胆,经过数年的精心谋划和耐心等待,同时一刻不忘维护荣誉和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最后终于复仇成功,他也因此而在组织中赢得了威信,完成了事业的承接。

这部小说从情节的设置到镜头的切换,都已具有一部电影脚本的雏形,从中我们若隐若现地可以瞥见《教父》的影子。这样一个人物众多、线索纠结缠绕、情节错综复杂的故事,无论作为小说还是电影,无疑都是十分耐看的。

然而,对于一本包容如此复杂内容的作品来说,316页的篇幅便显得太少了一点。这部小说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背景事实的铺垫方面,似乎都略显单薄和苍白。有些人物,如唐·艾普利尔的两个儿子,过于概念化和平面化,血肉不够丰满。有些情节转换太快,缺乏应有的过渡和铺垫。另外作者对于有些背景,如西西里的生活等,也没有适当地展开生动的描写。因此,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部《奥默塔》也许只是一份提纲或草稿,普佐曾打算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充实和润色。然而,斯人已去,这只能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了。

另一部最新上榜的小说是著名畅销作家丹尼尔·斯蒂尔的新作《希望大街上的房子》。

丹尼尔被称为世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迄今已售出4亿多册。她最受好评的作品包括:《婚礼》(The Wed-ding),《无法抵御的力量》(IrresistibleForces),《克隆和我》(Klone and I),《在巴黎的五天》(Five Days in Paris),等等。

在《希望大街上的房子》这本书中,丹尼尔更加着重刻画人物细腻的感情世界。故事是这样的:莉兹和杰克是一对结婚18年的恩爱夫妻,生有五个孩子,并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可谓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圣诞节那天,杰克回办公室拿报纸,被一位委托人的丈夫开枪打死。顿时,原本安宁有序的家庭濒临崩溃。

莉兹一时间难以战胜自己的哀痛,但为了五个孩子,尤其是患有思维障碍的小儿子加米,她终于挣扎着振作起来,使家庭逐渐恢复了生机。她还像杰克那样训练加米,使他参加了残疾人奥运会。可是,就在一切走上正轨时,大儿子又身受重伤,住进了医院。莉兹与给儿子做手术的医生比尔相识、相知,产生了感情,却遭到儿女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母亲已然忘记了他们死去的父亲……小说最后留下了一个给人希望的光明的尾巴:又到了圣诞节,莉兹准备去赴比尔的约会。

痛苦,迷茫,勇气,希望,友爱,亲情……作者没有放过对任何一种心灵感受的深入挖掘,而且她的描写是真切的、具有感染力的,读者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人类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家庭的凝聚力。

法国畅销书评

新上榜的《仙女的教育》作者是迪迪叶·冯·科维拉尔,《快报》称之为一部“天真得可笑”的小说,它的主线是一个夫妇间如何挽回感情与家庭。主人公尼古拉和妻子英格丽相爱、相守了4年,生活平安顺利,儿子拉鲁尔健康成长,可就是这平淡令英格丽觉得乏味,她突然提出要与尼古拉分手,婚姻的晴空响起一声霹雳,而分手的原因竟然是她爱他,并且想继续爱下去!可是这又如何向儿子解释呢?结果却是凭借小男孩特有的神秘力量,尼古拉认识了另一个神秘的女子,她名叫塞扎尔,是库尔德人,喜欢研究纪德的作品,在隔壁的超市工作。塞扎尔和尼古拉都有不幸的遭遇,两人日渐亲密的接触加上拉鲁尔的神秘力量,产生了奇妙的结果:英格丽回来了。塞扎尔最后也放弃了去巴黎大学读书的机会,返回了她那令人哀伤的故乡。小说最后尼古拉的结论是:“幻想创造了世界。”作者在书中揉进了太多东西,战争、移民、失业、毒品、混乱的郊区、破裂的家庭,仿佛要通过一部小说刻划现代社会的所有罪恶,《快报》认为惟一刻划成功的应该是拉鲁尔,观察最仔细,描写最自然,在作者时不时让自己迷失的杂技般的叙说中,是这个小孩让作者和读者可以继续。

另一部是著名的《布里吉特·琼斯的日记第二部》,这个英国大龄单身女青年就像后现代的包法利夫人,她生活中堆积了金字塔一般的琐碎的烦恼,而法国读者像其他任何窥视爱好者一样喜欢阅读她那幽默的工作日志、减肥体验和性幻想,《快报》书评说她的自我是如此真实,以至于读者翻开小说就可以摸到,作者海伦·菲尔汀懒得花工夫写小说,所以她写社会调查一样的记事本,但她写得很聪明,何况这些东西人们就是爱看。

下一篇: 湿润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