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1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文彬 小匡 老熊 博棠)
联想的FM365在最新的CNNIC排名中名列第13,没有达到进入前10的原定效果,目前他们在FM365上的推广动作也没有开始时强势,FM365是否会成为联想进退两难的鸡肋?在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狂跌之时,联想能有何高招?
深圳陈文彬
》高考舞弊案的背后
只要有考试,就难免有舞弊现象的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生的高考更加如此。其实每年的高考都或多或少有舞弊现象的存在,但今年经媒体披露出来的高考舞弊案参与者之多、涉及面之广、手段之大胆、策划之周详、与现代通讯技术结合之紧密,令人吃惊。媒体的介入也前所未有的深入,不仅有愤怒声讨、要求严惩的声音,对高考制度甚至教育制度的反思也成为焦点。
人们为什么对高考舞弊这么深恶痛绝?不仅因为高考联系着大多数人的切身命运,联系着许多家庭的幸福和青年的前途,而且因为高考这么严格、权威的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寄托了大家关于社会公平、公正的信念,甚至也可以说是人们关于社会公平的最后防线之一。如果高考都失去了这些,那人们的信念无疑会大打折扣,而生活在贫困山区、社会底层甚至包括所有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境遇的希望将会彻底破灭。
舞弊现象绝不仅仅高考中才有,更不仅仅只是在考试中存在。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其他各类考试存在的舞弊现象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远远大于高考。而各种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业垄断、假冒伪劣等等,哪一件不严重违反社会公正、公平的原则呢?正是这种社会大环境影响了高考,给滋生如此严重的舞弊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高考舞弊不过是整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舞弊现象的一种延伸而已。
驱动高考舞弊的另一个原因是各种利益。地方利益、学校利益、教师利益,还包括不法分子的利益(据媒体透露,在广东电白,考数学提供答案报酬为600元,而考英语因选择题较多,其黑市售价高达3000元,是其他科考试的数倍),当然也有学生利益。每一项利益都和考试密切相关,在这么强大的利益驱动下,怎么能不催生舞弊案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发生呢?
高考舞弊案更加凸显了高考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和紧迫,如果不从制度上改变,要避免舞弊的发生是很难的,甚至会愈演愈烈。而最根本的仍然是公平、公正、公开社会秩序的建立,如果没有滋生的土壤,任何不公平、公正的事情虽然还会存在一些,但人们的信念终究不会如此脆弱。
北京 小匡
》寂寞的奶奶
我爱人的奶奶和许多老奶奶一样,既是个非常节约的老太太,也是个非常热心的老太太。她老人家晚上基本不开灯,电视也只看到9点左右,给她买了空调就从来没用过,最有意思的是奶奶家的洗衣机,刚买回来时用过两次,以后长年不动,居然生锈了!奶奶的热心表现在关心我们的工作上,差不多每天打一个电话过来了解我们的思想,鼓励我们热爱本职工作不要老想着炒老板(顺便说一句,奶奶离休前是机关里的行政干部),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间不少于20分钟,所以打电话是奶奶惟一奢侈的花钱的地方。
但前几天我们在奶奶家聊天,结果让奶奶对还能不能照常打电话焦虑起来。因为住宅电话费要调价了,把现在的每三分钟一毛八改成每分钟一毛钱。按中国电信的说法,60%的住宅电话用户每次通话都是在一分钟之内的,所以新的收费办法对60%的用户是好事。
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新办法里规定,只要拿起电话拨叫对方号码,不管是否有人接听,只要电话通了,就开始收你的费。电信方面的发言人还兴奋地告诉大家,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在自家的话费单子上发现“占用频道费”这一新的缴费项目。那天我们议论的中心就是怎么可以不花这笔钱,最后商量的办法是,如果我要用自己家的电话找某个单位里的人,第一步,我先用手机拨叫对方的手机,铃响以后赶紧挂断,第二步,对方用单位的固定电话,按照手机上“来电显示”的号码给我的手机回电,我不用接,看“来电显示”就能知道他肯定在;第三步,我才可以放心大胆地用自己家里的电话拨他的电话了。
这是一个滑稽的省钱办法,但奶奶用不了,因为她老人家没有手机,这样奶奶的快乐可能就会减少。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老奶奶都喜欢用家里电话与别人聊天儿而又没有手机。
北京 老熊
》山鹰之死
最近我们这儿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有一只山鹰在夜间闯入养鸡场的鸡舍,把鸡场近800只肉鸡给吓死了。
电视上是这样报道的:那天早晨,某鸡场场主到鸡舍喂鸡,发现门槛下有一大片鸡毛,进门看见鸡舍里有一只体型很大的山鹰。在山鹰的脚下,一只鸡被吃得只剩下两条腿,在它四周则陈尸遍地,有780多只鸡因受到惊吓而相互挤压致死,占了鸡场饲养量的一半。这是观众从当地电视新闻里所看到的信息。其实这条新闻还有一点结尾被编辑删掉了。被删去的内容是:这只山鹰使鸡场主蒙受一万多元的损失之后,场主“一气之下,把它一锅煮了吃掉了事”。
山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是违法的。编辑作删改显然是意识到这点。这使我联想起曾读到过的另一则国内新闻:一户人家私自豢养的五六条藏獒一不小心,把一位来家做客的姑娘咬成重伤。事发后,有关部门下令并把那几条“为非作歹”的藏獒统统拉到旷野给毙了。
人的生命当然是极为宝贵的。在发生猛兽伤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保护人的安全。不久前电视上播放的两条国外猛兽伤人的新闻,说的就是这个理。一件事发生在欧洲某国的动物园里,一只豹子从笼子里跑出来,狂性大发地追逐兽医,千钧一发之际,保卫人员开枪射击,结果豹子被击毙,兽医也不幸中了流弹而殒命。另一件事发生在拉美某国的马戏表演时,数只多日未进食的饿狮隔着铁笼子突然把一位6龄童拽进笼里分而食之。闻讯赶来的警察们情急之下把狮子统统击毙。
这两件事情和前面说的“杀生”举动在着眼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人家是立足于事发紧急关头的“救命”,而我们是着眼于事后的“偿命”。看似一字之差,反映出的就不仅仅是生态保护意识上的差异了。为救人性命而“杀生”是危急关头的无奈选择,对人类来说,“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改变的。但是人类对动物实施“杀人偿命”式的惩罚,其必要性就值得怀疑了。谁都知道人类的道德法律并不适用于动物界,对动物们执行死刑并不产生“以儆效尤”的震慑效果,它至多让实施者起一点迁怒和宣泄的作用。因此,在我看来,个体养鸡场老板“一气之下”把山鹰煮了吃掉的做法,与政府某些部门出面对藏獒执行“就地正法”的庄重之举,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浙江 应为
》 赤裸的真理
网上的消息:英国摄影师左乔·摩里斯花一年的时间,拍摄了一百多张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裸照。作品命名为“赤裸的真理”,摩里斯说:“这是一个认真的努力以描绘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捕捉到人尽可能多的层次,将传统的裸体研究及古典的绘画和报道结合在一起。”他认为这是英国第一种直视都市生活的摄影作品,目前这些照片正在普利茅斯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展出。
同时,在上海、武汉、南京出现时尚女子去影楼拍裸体写真集的潮流。在武汉,几乎每个月有五六人预约拍裸体写真,程序为双方先签一份协议,规定好摄影时双方的距离、底片的归属等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算如此,上海、南京的一些报刊、影楼的各方人士也开始对此现象加以讨论。
人体写真时尚潮流的背后,强调的是对身体的接受和展示,虽然这种展示只是局限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对身体的了解和接受,是人对自己和世界认知的开始。了解和接受自身的一切,美与不美甚至丑恶的全部,明白生命的美好与无奈,渐渐培养对生命的宽容和坦然,也是面对生活不如意时候的勇气的来源。
面对摄像机镜头的心情,也许和面对镜子时的感触相同,只是多了将其记录的勇气。在报道中,要求拍人体写真的女孩一般以公司文员、设计人员等白领为主,也有部分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和模特。年龄大多在20到25岁,一般未婚或刚结婚,自称拍照的目的是留下最美好的青春作纪念。
对青春的迷恋,对身体的自我操控,面对时尚所控制的生活方式,也是无奈的反叛:也许只剩下用身体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了。只可惜这也是时尚的内容之一,早在90年代初,日本明星宫泽理惠就用裸体写真集引发东瀛少女的追风狂热。
四川 博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