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城市,你的水从哪里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报道:城市,你的水从哪里来?0

匆忙上马的南水北调

7月4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向报界透露,正加紧出台一套南水北调应急方案,争取在3到5年内把长江水引到山东、河北东部、天津等地。张基尧说,按照这套应急方案,长江水从江苏江都引出后,经过四级泵站的提升到达黄河,再通过穿黄隧道北送,使山东、河北东部和天津用上长江水。

南水北调的设想从50年代就已开始,拟议中的调水线路共有东中西三条。耗资最小的东线方案因为引水量太小、污染严重及不能借助海拔和地势自然流动等原因总是被最先排除在考虑之外;倒是由湖北丹江口引水沿京广线经黄河抵京的中线希望最大,然而到1998年,用了15年时间花费15亿元的研究经费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汉江缺水,从丹江口水库只能引65亿立方米的水——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这区区65亿立方米的水可能连黄河都没过就被分光了,即使能够保证北上,到北京一立方米水也价值17元。据张基尧解释说,这次“东线”工程紧急上马,“和华北地区城市的水危机密切相关”。

据最新统计,全国有333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03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尤其是北方诸多城市,山东威海市在极度缺水的压力下,现在市民每人每月只有两立方米的平价水,每立方米1.2元钱。超出该水量则实行议价水,每立方米40元,这一举措是步青岛、烟台的后尘。天津市自6月中旬起,也推出一系列节水措施,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每户每月定额8立方米,超额部分加倍收费,停止菜田供水,关闭所有的洗车业,洗浴业中无节水措施的也被勒令暂停营业。在北京,估计今年缺水23亿吨,缺口超过50%。北京市政府决定从下半年起全面实施限制用水,由企业、学校逐步扩大到居民,估计到2002年,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将比目前少一半以上,只有130升。

“密云水库是当前北京惟一一个饮用水源。”北京自来水集团公司总经理冯一谦在他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呼吁尽快拓展水源,“南水北调工程10年前的规划投资500~600亿元,现在可能上千亿。跨黄河,即使不经自来水厂处理,估计成本也在5~6元。但是不引,北京无法发展。

”南水北调“愚蠢”吗

以此看来,要解决华北诸城的干渴症,挪用南方的水源势在必行,但是,对立的意见也不绝于耳,这主要是来自环保和给排水方面的专家。

“就我个人看来,如果要评选20世纪最愚蠢的工程项目,南水北调应在其列。”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胡涛对本刊记者说,“如果说北京缺水,沙漠国家以色列更缺,但以色列真正做到了综合治水,将水不断地循环使用。变缺水为丰.因为水资源利用的弹性其实是很大的。而长江有多少水?经过沿途一系列穿流引水,包括黄河,不仅技术的困难很大,投资惊人,而且必然给当地及沿途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盐渍化等。”

“我们这个系统的专家学者几乎没有认同南水北调的,”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何寿平也尖锐地指出,“南水北调可能是一条冤枉路,上千万的投资带来的高成本水源,肯定不如就近取水,回收用水。”

“应充分重视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众所周知,雨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可我们在考虑水源时总是想不到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钱易在提交给北京市政府的一项建议中指出,“北京市缺水,但雨季时却时时发生雨洪泛滥之灾,这一方面是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另一方面也说明北京的雨水调蓄能力很小。”

北京市地矿部门的大量调查研究也表明,北京西郊地下水库的库容达10亿立方米,如能在丰水年或雨季将水回灌,在枯水年及早季取出即能发挥很大作用。此外,小范围的雨水拦蓄与利用工程也是颇有成效的。对年降水量为500毫米的半干早地区,1平方公里的年降水体积为50万立方米,例如100平方公里的市区面积,年降水体积可达5000万立方米。如果在城市住宅小区或适当地方贮积这些雨改建城市水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建设费用。水质性缺水?既然缺水是北方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跨流域调水不乏隐优,那么水资源危机究竟可不可能在城市内部得到解决?“在各个城市内部,对城市水系统进行整体建设和保护的意识目前还处于模糊状态。”何寿平不无感慨地说,“我水,就足以浇洒绿地、道路、水景以及下渗补充地下水。

“我们为了这座城市表面上的美观和现代化,牺牲了无数可供再利用的水源。”留德归来的李浩现在供职于国际环境影视集团中国资料中心,她认为,“现代化更应该是科学的水管理,是对资源的疼惜。”她举了很多平时人们容易忽略的细节.首先是,市政建设习惯了把地面铺设成沥青水泥的硬性地面,包括人行道和屋前屋后的空地,硬性地面无法渗化雨水,湿润地表及迅速降温。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提倡把硬性水泥人行道改造成返璞归真的砾石道,让地表软化,有利于雨雪水回归地下;其次是现在对城市绿化植物的浇灌常常采取喷灌的方式,而且在蒸发暴晒旺盛的上午9点到下午4点,结果是蒸发掉60%,而西方国家要求是在日落后才开始浇灌。

在城市水资源系统建设上,她认为我们现在正在走西方曾经走过的一些歧途,比如,现在北京市内的河床多铺设了水泥方砖,据说是为了有效提高河床的耐水能力,抑制河水渗漏和河床下陷,并方便旅游船的通行,但是,是在1971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就曾经投入2400万美元,历时9年把长达83公里的基西米河河床建成水泥底面,但后来因为造成了水质恶化,自然生态破坏及观赏价值降低,不得不在1990年后重新全面拆除,耗资超过建设费用。

水质性缺水  

既然缺水是北方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跨流域调水不乏隐忧,那么水资源危机究竟可不可能在城市内部得到解决?

”在各个城市内部,对城市水系进行整体建设和保护的意识目前还处于模糊状态。“何寿平不无感慨说,‘我们很多城市其实是水质性缺水,由于对水处理的认识不够,造成了大量污水白白流失到江海里去,而如果在城市小环境内实现水的封闭循环,增加回用比例,那么完全可以达到自给自足。”

城市水系统是一种人力可以改善的社会循环,城市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方。城市用水主要是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由天然水体取水,供人们生活和工业使用,用过的水又排回天然水体,从而实现内循环。

“现代的水处理新技术,已能将城市污水处理到符合人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程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在一篇讨论城市水系统的文章中提到,“在国外,已建起了一定规模的水处理实验厂,也就是说,现在在技术上有可能实现城市污水回用做生活饮用水,甚至做到城市污、废水的零排放,这不仅将最大限度地缓解水资源危机,并完全消除城市对水环境的污染。”一个无可辩驳的事例就是,在载人宇宙飞船中,已经实现了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美国公共法规92-500规定,到1983年美国把实现城市污水零排放作为全国性目标(后来美国已由这一目标后退)。当然,他也强调,“要将城市污水回用做生活饮用水,以及实现城市污水的零排放,费用是很高的。但是,这说明城市水资源短缺,只是相对的,并且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

水务公司

“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经济杠杆是惟一可行的治水方式。”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水工业网站CEO张颖夏说,“我们一直存在着‘五龙治水’的局面,自来水厂只管供水,水利部门只管给水工程,环保部门只管监督工业排放污水,市政工程公司只管排污管道的铺设,各个方面没有协调机制,难免扯皮。现在,应该是把城市水系统综合整治观念推向前台的时候了,而城市用水的商业化又是必然趋势。”

他介绍说,欧洲是水务商业化发展比较早又比较成功的地区,尤其是法国和英国,著名的跨国水务公司如英国的泰唔士水务公司,法国的苏伊士里昂自来水公司等投资项目遍及世界。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90年代初严重缺水,城市的喷泉、空调和水龙头形同虚设,政府用于铺设管道资金匮乏,因此,他们大胆地把城市水系交给了私营的法国苏伊士里昂自来水公司管理,自1993年后,该城用水恢复正常,水价也回落到穷人可以接受的水平。

现在北京第十自来水厂正在招标,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自来水公司参加了竞标;沈阳的自来水厂也开始允许外商与民间资金的介入;在成都,ROT模式(城市水系统的建设,管理与运营在有限期内由一个投资商独立操作完成)正在酝酿中;深圳自来水公司变成有限责任公司,自来水行业将来和政府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则根据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确定自来水行业的利润率,其中包括污水处理费。这些现象似乎都预示着未来中国城市管理水世界的一些新方向。

一位研究城市供水的专家说:“过去,我们一直没有把城市水资源系统当作自身可以提高商业利用价值的资源来对待,结果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供水情况日益严峻。法国里昂公司的经验表明,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以后,经营者、政府和使用者的利益都会随之增加,和人们担心的情况相反,低收入者并不会因此受到损害,因为洁净水的供应量增加而水价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