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工作:给我足球,其他免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宏非)

思想工作:给我足球,其他免谈0

给我足球!给我最精彩的足球,最昂贵的足球!给我维埃里,给我罗纳尔多,给我皮耶罗,给我舍甫琴科,给我里瓦尔多,给我基恩,给我约克,给我斯塔姆,给我贝克汉姆,因他们是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足球明星,他们是全世界最赚钱的足球明星。当然,给我红魔鬼,给我曼联,因为这是市值超过十亿镑的顶尖富豪球会,这是一支踢一场球就能收入两百万镑的球队。

给我足球!表演你们超凡的技艺,表现你们的身价!Show me the money!穷人的足球,免谈。

足球是不是正在或已经由体育变成娱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可以这样说:昂贵的足球已经成为娱乐,穷人的足球暂时仍属于体育,或者,等待着向娱乐事业转型。

英超的经纪人已经承认:“我们这一行是娱乐行业,既然没人抱怨摇滚歌星发大财,那为什么要抱怨球员挣大钱?尤其是像拉瓦内利(首创进球后掀起球衣蒙头狂奔的白发意大利球星,已过气)这样的巨星,光看有那么多人来为他捧场,就知道他的工资还不算高。钱不是万能的,但钱可以为你买来任何你喜欢的东西,‘贫困’当然例外。”

因此,最昂贵的足球也是最精彩的足球,之所以精彩,之所以可观,只因为它是娱乐,顶级娱乐,非常娱乐,特别娱乐,是“地球上罕有的与好莱坞无关的大众娱乐”(《经济学家》语)。事实上,足球不仅因在美国不受欢迎而得以摆脱了好莱坞的影子,在某种程度上,娱乐性甚至超出了好莱坞。

有数不清的因素促使人类的某项活动转型为人类自己的大众娱乐。

当然,钱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我个人而言,基本上就是通过对金钱的数字化考量来感受足球的娱乐性。你看,满场飞奔的他们,不是别人,而是年轻的亿万富翁。当然,地球上富人多得是,可是绝大多数的富人是不踢球的,不踢球的个别富人,大众们难得一见,更遑论以20名以上的规模、以超常的、激烈的肢体冲突方式为大众提供娱乐。即使是在财富论坛这样的场合,集体出现的富翁们,也是衣着整齐,正襟危坐,谈不上什么娱乐性。

因此,我热爱踢球的亿万富豪,我喜欢见到这些一身短打的亿万富豪们在旷场上摸爬滚打,犬突狼奔,放弃隐私,放大个性,绝对有职业道德。我喜欢看亿万富豪们公然吐痰,偶而的拳打脚踢,假装的痛不欲生,我也喜欢透过唇语去猜测刚刚从他们嘴里爆出的某一句脏话——我认为,娱乐性最丰富的一幕,应该是富豪们紧张地站成一排,双手紧紧捂着各自的阴囊;而每当我眼睁睁看着个别坏脾气的富豪竟然被一个相比之下收入形同乞丐的黑衣中年男人果断地一挥手,就这样黯然离场,深藏在我心中的正义、道德以及良知什么的,已经与感官层面的娱乐酣畅地溶为了一体——而且,以上这一切,完全是现场直播,Live!这就是足球的高于好莱坞之处。

坦白地说,这一点,几乎已成为我热爱足球的惟一的理由,熬夜的精神支柱。因为这是娱乐,这是偷窥,没有一种娱乐比偷窥富人的赚钱实况来得更刺激。在某一些足球之夜,我在电视机前昏昏欲睡,恍惚间会误以为眼前不断跳跃着的亮点,不是足球和球星,而是路透社发布的金融指数……“在统一的欧洲版图上,球员现在像英镑、美元、法郎、马克、里拉和比塞塔一样汹涌奔腾,往返不息。”(球评家张晓舟语)

让他们工作时工作,让我们娱乐时娱乐——这种事情,难道不也是天经地义的吗?偏偏有人看不惯,例如,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就不时地对这一世俗事物表示异议。先前,他把维埃里5000万美元的转会斥为“让穷人蒙羞”。6月初,又借会晤欧洲足协成员,再次呼吁维护体育的崇高理念及确保足球的“非金钱至上”。

守门员的平均收入永远追不上前锋,尽管他在某种意义上决定胜负。刚刚度过80岁大寿的教皇,年轻时也一度活跃于球坛,曾在家乡瓦多维策的一支犹太足球队效力,不幸的是,他正是一名守门员。当然,这纯属以凡人之心来度圣人之腹。不过,考虑到梵蒂冈的常住人口只有5000,外汇及黄金储备已达100多亿美元,我能不能问一句:“梵蒂冈会不会让德兰修女蒙羞?”

这件事,想一想其实也蛮娱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