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11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劳乐 赵小帅 吕学臣泽 布丁)

酱油明星

文 劳乐 图 谢峰

有人告诉我,在香港有一类电影明星被俗称为“甘草明星”。和话梅之类食品中的甘草调料一样,电影中缺少这类明星会味道不够,但他们的本事又永远不会大到足以做主角。回想起来,我还真见过这样一些明星。我曾经在一天里看到同一个演员在三部电影中出现,无论是正是邪,演的都是配角。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所谓“酱油明星”。“酱油”一词取自“讲述老百姓自己的酱油”那种说法,而这种说法的原型是电视节目《生活空间》的广告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也许这种比喻不太恰当,但我总觉得和演艺圈中的划分一样,能上《东方之子》的是一线明星,进《实话实说》的是二线明星。于是,《生活空间》里的就只好是甘草或者酱油了。

酱油当多了也可以成为明星。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这么两个酱油明星。其中一个目前正在被一家新潮文化杂志跟踪采访,杂志上按期报道他每天生活的一举一动。另一个则已经把自己的那点癖好、琐事在多家报刊与电视栏目中张扬了好几次。

不过这多少还是被迫成为酱油明星的,主动要当酱油明星的我也见过。当年曾出过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一个北大的女学生爱上了一个立志要成为歌手的盲人按摩师。本来这件事也就够一次《生活空间》的节目量,但那个女大学生很有经营头脑,事后又联系许多家媒体报道宣传。事实上,我知道这两人这段事就是从前不久电视上另一个纪实节目里。

或许我的想法有点偏颇,但我相信酱油永远是酱油。要想当明星,不如仿效据说是真事的某位女影星的成名过程:她先和电影厂看门的谈朋友,进门后和剧组里的美工谈,接下来是摄影,然后是导演,最后是制片。再往后该怎么办,那就完全取决于你的志向有多远大了。

生活圆桌(112)0

警察

赵小帅

电视剧《罪证》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尤勇演的那个刑警队长,他近乎偏执地相信自己的判断,“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我害怕这样偏执的警察。

在另一部电视剧《永不暝目》中,尤勇演了一个刑警,他这一回是缉拿毒犯。两部电视剧中的两个刑警,具有共同的特点:忠诚,有责任心,对工作的狂热。但尤勇会让我想起另外两个警察形象,一个是《盗火线》中那个有点儿歇斯底里的警察,一个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个疯狂的警察,这种联想并不妙。

在我们的电视剧中,警察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除了与罪犯的较量外,他们的障碍主要被描绘为“关系网”,即一些腐败的官员会成为掣肘。警察站在法律的一边,我们看不到法律给警察造成的麻烦——哪一些调查、侦察手段是违法的(他们总能很便利地搞来搜查证)?哪一些嫌疑人会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开释(他们的工作就是给人罗织罪名寻找证据)?如果法律没有限制警察的行为,我们能否满足于给无所不能的警察唱赞歌而不为我们的生活担心?

警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如果你丢了一辆自行车,你去派出所报案,警察会记录下你的情况,然后让你回家去等。这一等就等到了你丢第二辆自行车。等你丢第三、第四辆自行车时,你就会只怨自己倒霉,不埋怨警察无能了。丢了自行车找警察没用,这是社会共识。

“忠诚、服务、公众利益”,这是美国警察的座右铭,换成我们的说法,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可惜在自行车这个问题上,警察并没有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都忙着去为人民捉毒品犯去了。

在加拿大一个小城市,曾发生一起恶狗伤人事件,警察奉命去缉拿恶狗,两个警察开了十枪杀死了一条恶狗,当地报纸报道此事。有好事者说,杀一条狗居然开了十枪,警察如此嗜杀,当真可恶。报纸只好追踪报道,警察局长抱怨,我们的装备差,手枪射程有限,子弹威力不够,所以才会开十枪。更多的民众被激怒了,我们每年纳税,就是养你们看家护院,装备如此差怎样对待犯罪者呢?每年的经费都花在什么地方了,是不是被贪污了?警察局长又得出面解释经费用途,并保证要尽快更新装备。

在我所读所看的各种关于警察的故事里,“缉拿恶狗”一事最为精彩。

让我们给E-mail加上些人情味

吕学臣译

E-mail是如此可爱、如此被普遍接受和崇拜以致我几乎感到好像一个反叛者在暗示:有一个日益增长的滥用它的趋势。

在E-mail中,在语法、拼写、句子结构和标点方面出现错误肯定是不礼貌的。那是因为收件人将很难阅读和理解邮件内容。如果内容潦草且未编排好,他或她可能理解成相反的意思。

缩写可能被认为是“聪明的”,但看到一连串使用第一个字母和缩写词的文字会使眼睛感到混乱,它打乱了思维的正常节奏并使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慢和更困难。这种做法无异于给英语画蛇添足,尤其当人们用词的第一个字母和缩写词说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所云——真正到了该呼叫语法警察的时候了!

E-mail应该在内容上有一个收件人的名字,就像在一封信里一样。一些人使用一串不可理解的字和数字作为E-mail地址。当他们的E-mail没有签名的时候,收件人不得不浪费很多时间去弄清究竟是谁给他或她写了信。“C425J”对大多数人来讲不代表任何意义。如果与“亲爱的乔”这句称呼语相互对应的话,在一封E-mail中应该有一个问候的结束语。内容不应该中途结束,就像一架直升飞机悬在半空中一样。这些结束语可以是非正式的:“你的真诚”似乎有点过时,那么可以用“祝万事如意”,“向每一个人问好”或“希望不久在我们这里再次见到你”。你的邮件接收者在读完你的信件后应该感到一些温暖。

商业E-mail通常听起来像是一群彼此狂吠的狗。我们应该软化我们的措辞。注意“立即发送此信息”和“我真正感激您尽可能快地将信息发送给我。谢谢。”两句话的区别。收到第二个信息的人将会比收到第一个信息的人更愉快地接受任务。

在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用户界面友好以及在软化每日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无情的当代科技过程中,我们需要我们能得到的每一丝帮助。我们每个人都能变成在我们周围注视着我们通信的人的一个角色样板。我们应该把微笑添加在阅读我们的E-mail的人的脸上,我的意思并不是指被一些人在他们的信息中所使用的僵硬的微笑的面部符号!

我猜想我已经直率地讲出来了,可能讲的过多。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如此多的差错和失误,该是认识到我们应该对如何在网上写作和写什么给予更多细心的时候了。将来某一天某个人问我,“对一个写作得体的E-mail的检验标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如果某些东西,你感到骄傲的是从现在开始100年内人们把它看作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哲学和我们的做事风格的代表。”现在那的确是一个挑战!

头像

文 布丁 图 谢峰

我见到过两次切·格瓦拉的招贴画,一次是在北京的燕莎商场,商场里有一间餐厅,餐厅外就有一张格瓦拉的招贴;另一次是在广州的酒吧里,那里正推广一种汽酒,用格瓦拉做形象代言人,酒的名字叫“克格勃”,唯恐自己不酷。

北京上演现代话剧《切·格瓦拉》,演出现场就出售印有格瓦拉头像的T恤衫,于是偶而就能见到一些年轻人穿着这种T恤在街上逛。有人愤愤然,说,这帮人不是真正热爱格瓦拉。言下之意是,我才真爱格瓦拉呢。

早两年,有甲、乙两人,都喜欢约翰·列侬,甲雅擅丹青,就在一件白色T恤上画了一幅列侬头像。画列侬头像是一个熟练工种的活儿,电视上曾演过,一个德国人在半分钟内就能画好列侬头像,甲不是熟练工种,可也画得不错。可乙看到甲穿的那件T恤衫,就说:“呀!这不是张明敏吗?”这话实在伤人。

现在有人想表现自己热爱摇滚、具有反叛精神可能不会要印有列侬头像的T恤,他没准儿得穿件印有涅槃乐队自杀的柯本的T恤衫。可也有乐评人讥讽,说那些崇拜柯本的地下摇滚者是在做秀,装蒜,根本就不配崇拜柯本。

综上所述,你是否有资格崇拜切、列侬和柯本,是不是穿了印有他们头像的T恤衫,都免不了有人嚼舌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能把自己的头像印到别人的胸前,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偶像地位。10年了,在我印象中,中国大陆只有崔健做到了这一点,而在昨天,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穿着印有赵薇的T恤在街上吃冰棍。(本栏编辑:苗炜)

生活圆桌(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