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东北虎的归宿

作者:王珲

深度报道:东北虎的归宿0

刘昕晨带着三十几只东北虎到哈尔滨的太阳岛上打工已有3年。

每年的5月至10月,冬天的1月和2月,在哈尔滨的旅游旺季里,导游小姐都会无一例外地把游客们带到这些人工驯养的东北虎面前。据东北虎林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经历了去年夏季松花江洪水造成的颠沛流离之后,久未谋面的东北虎们在1999年的春节期间接客量日平均达3000多人次。

在太阳岛36万平方米的一个荒郊野外,从黑龙江省虎林县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迁居过来的东北虎的家里,没有了山岗,没有了树林,有的是荒草和人工搭建的木台。30块钱一张的门票,把游人们载上封着钢条的中巴,穿过高高的铁丝网做的大门,便可以透过车窗搜寻四野里东北虎的踪迹。

真正吸引人的是东北虎撕咬、扑食的血腥场面。100元一只的活鸡,200元一只的活兔,猪、羊、牛的价钱逐级递增——一头活猪1000元。游客们掏钱买个活物便能看个精彩。来过这里的人特别强调说,“在这里,人更像笼里的兽,而老虎被惯得吃鸡者得拔毛了。”细心点的游客更是发现东北虎甚至连鸡头、鸡爪、鸡内脏都是弃之不用的——成群的乌鸦守候着这些残羹。

此经营之道被称为“以虎养虎”。据悉,一只东北虎一年的饲料费高达两三万元,它一天需进食30多斤牛肉。一个东北虎林园一天的开销便在上万。以记者在园中停留时所见,仅1小时内游客便请饲养员投放了5只活鸡和2只家兔(尽管工作人员声称活畜投放是有限量的,但对游客的观赏需求加以限制却是难以想见的)。人们大呼小叫地喊着“太残忍了”,却又欣然掏钱,为东北虎的一举一动津津乐道。

由最初的权宜之计发展成今天的旅游创收,这并非是刘昕晨的初衷。1986年,中国东北虎的数量已从2000多只锐减到二十几只,野生动物繁殖专业毕业的刘昕晨决定拯救老虎,“不能让东北虎发祥地,在我们这一代让东北虎绝了迹”。刘昕晨从来自全国的8只虎养起,没要国家一分投入,人工繁养了近百只东北虎,从而使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形成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东北虎人工种群。这种发展的基础是:用虎骨酒“以虎养虎”。

1993年国家颁布虎骨酒的禁卖令,以往的“以虎养虎”没了可能,这曾使养虎大王刘昕晨经济上陷入困境——负债最高时达1000万元。

于是就有了1996年的与哈尔滨市中心仅一江之隔的虎林园。但少食、慵懒的猫科动物本性让人们多少有些失望,有人说:“没去虎林园后悔,去了虎林园更后悔。”人们想看充满野性的虎。

深度报道:东北虎的归宿1

群虎争食,这样的情形在自然界是绝对见不到的。

深度报道:东北虎的归宿2

深度报道:东北虎的归宿3

是人看虎,还是虎看人

在记载着东北虎成长历程的录像里可以看到,虎林园成立之初,虎们见到活牛吓得直跑,吃惯了被切成块状牛肉的它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对整牛下嘴。几经训练,虎对牛才在彼此陌生的对视中占了上风,野性的萌醒让虎不仅懂得了追逐,还掌握了一口咬住牛的致命处的本领。

正是这个现代版的“黔之驴”启发了养虎人的思路。工作人员郭玉荣说:“让虎自己猎食,是人工驯养东北虎取得的很大成果。虎扑食活物能力的恢复,让人们看到它们有被放归山林的可能。”

刘昕晨计划10年后把虎放归山林。然而3年过去,知情人士却愈感悲观,“此日遥遥无期”。3年前曾满怀敬意和欣喜对刘昕晨之举首次加以报道的环保人士沈孝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刘昕晨已经是在干一件超出他个人能力的事了。其实虎已放不回去了。偌大的中国已很难找出一块东北虎的栖息地了。种群被农田、村庄、道路分割,让处于生态链顶尖的大型食肉动物住在形同孤岛仅剩面积极小的森林中,它的灭亡几乎毋庸置疑。”

一只东北虎的生存领域可遍及200平方公里。一直关注着东北虎问题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驻中国的官员也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东北虎的保护,是对它栖息地的保护,但这一定是由国家才能完成的工作。中国林业部濒管办负责人范致勇承认,“国家目前还没有任何计划出台。”这个问题在下岗失业严重的东北地区更是显而易见的。据范致勇介绍,林业部去年在广西地区搞自然保护区的连片计划,“其难度也非是几百万可以解决的。”相关资料悲观地估计,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已基本绝迹。中国人只剩下这些家养大猫一般的老虎了。鉴于此,东北虎林园开先河的放养方式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目前,类似的野生动物公园在国内已有4至5家。其中建在秦皇岛的野生动物园更因倚靠旅游地和园内物种丰富而经营良好。范致勇说:“国家是鼓励这种形式的。野生濒危动物尽管是在人造环境中,但已比动物园要相对好得多。”

然而虎有更多的窘境。1999年是中国的生态旅游年。WWF的史力红小姐说:“人们很容易误以为虎林园的圈养方式是一种生态旅游。事实上,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中的,人们完全以不打扰野生动物生活的旁观者出现。可在这里,人们用活物逗弄它们,用车子追逐它们,它们的习性早已发生了改变。我很担心,在这种误识之上对野生动物园或生态旅游区的商业热衷,终将导致动物与环境整体命运的恶化。”

令刘昕晨无奈的是,在虎林园里,野性与观赏性竟被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面对寿达26年的老虎,他必须为它们的存活迅速找到归宿,还要创造效益。在这个时代,环保和经济利益同样无法分割地纠缠在一起。据悉,已有动物园向刘昕晨提出高价购买东北虎;而在东北虎林园内,更有人建议,把扎龙地区的野生仙鹤引入,再辟出一块鹤园以吸引更多游客。 东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