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在水泥河里划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勇)
(娄林伟 摄)
坐上游船,从高碑店湖出发,经过36公里的水上旅游,直达著名的颐和园昆明湖,这是4月20日开工,投资达32.8亿元的北京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的一个规划图景。游人沿途可以看见龙潭湖、天坛、动物园、颐和园等景点,但是人们将看不到水中随水而摆的水草和觅食的鱼儿,只有光秃的水泥板。因为在10月1日开工的昆明湖至玉渊潭段水系清淤后的河底,铺上了混凝土看见昆玉段施工现场的老北京人觉得在修“澡堂子”。
北京城区现分布有大小河流30多条,总长500多公里,湖泊26处,面积600多公顷。据负责该工程的北京市城市水系治理指挥部介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汛期雨洪汇流时间缩短,峰值加大,现有水利工程难以满足滞蓄排泄雨洪的需要,市区洼地积水严重。沿河私搭私建、弃置垃圾和污水大量入河,导致河湖淤积量增加,水系污染加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此次治理是让北京的水系达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目标。
为了达到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次工程在规划设计上首次采用对河底进行固化的技术,即用固化剂对河底清淤后的泥土施行固化,加之用水泥板铺砌底面,这样水草无法生长,淤泥难以沉淀,既可以保证水清且流畅,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更可开发旅游资源,开辟游船航道。
坐船遍游北京,这是北京人从未体验过的新感受。在一条水泥河里划船,这样的体验也只有在公园的人造湖里才可能会有。如果它真正能彻底地解决问题的话,这种防治污染淤积的方法可能会让人得出一个尴尬的结论:也许该在这条河甚至整个城区上面加一个封闭的盖子,再往里输入人造空气,以避免让人呼吸到被污染的肮脏空气。 北京水系时政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