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谈巷议(5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闫琦)
飘逸的髯须,迷人的风采
美国《未来学家》曾载文说:人类的平均寿命仅仅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8世纪的25岁增加到1900年的50岁,现在已增加到75岁。另据日本厚生省统计,日本百岁老人为8491人,每年增长趋势为千人以上。人类长寿时代的到来也许意味着真正文明的到来,它无疑将广泛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文化。如今,真正的生命力体现在耄耋老人身上,他们有意识地创造生命,一些人始终拥有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心态。
体育和冒险是现代老人的至爱。一对75岁的老年夫妇会选择相拥蹦极的方式庆祝他们的金婚。巴西特技飞行员布拉加上校现已66岁,担任航天航空博物馆馆长并一直坚持飞行,1976年在一次特技表演中,飞机在4000米高空发生螺旋桨故障,垂直下落,冲向居民区。布拉加硬是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出色的技术,奇迹般地让飞机迫降在一个荒地上,他的脸部被严重损坏,经数次整容才得以恢复,但他坚持飞行的初衷至今不改。
63岁的古热尔·德阿劳若喜欢跳伞和开摩托车,他说:“我周围有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花费大量精力试图使我感到自己已经有些老了,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一位70岁美国老人坚持跳伞的事让他感动,他更坚定了,一直坚持参加30秒或40秒的自由降落式跳伞运动。
84岁的图普莱特·塞亚布拉也许是本世纪末体力最充沛的人,他是世界最年老的马拉松运动员之一,已经参加115次比赛,现在他不仅要参加所有的老年马拉松赛事,而且就连2000年前的日程也排得满满的。1981年,69岁的塞亚布拉被一伙年轻人的恶作剧推上赛场,他们给了老人一件印着“累死老家伙”字样的上衣,没参过赛、甚至没有运动鞋的他接受挑战,夺得第二名。现在,他是位马拉松专家,并以3小时38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打破了南美纪录。他说:“我觉得自己像个45岁的大小伙子。”
65岁的阿丰索·弗雷塔斯是19岁的巴西冲浪冠军马塞罗的父亲,40岁开始练冲浪。他说:“练冲浪前我很忧郁。后来我发现冲浪可医治百病。”
87岁的加斯唐·马里斯共获得过230多枚游泳奖牌。他5岁患小儿麻痹症,双腿失去运动功能。父母遵医嘱带他练游泳,数月后竟恢复腿部功能。近10年,他曾试图横渡英吉利海峡,因水温只有12度而未能成功。近5年来,他每天训练4小时,大约游10公里,这在他只是中等距离。目前他正为参加在美国举行的20小时不间断游泳比赛做准备。他说:“老年人最大的敌人是对一切感到厌倦,这是一种心理营养不良,会使人变成活死人。”
看66岁的格劳迪诺·马克斯做摩托车杂技动作时,你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最骄傲的是:他拥有1951为摩托车驾驶员颁发的资格证书;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别人以2万美元买他的摩托车的要求。因为他觉得,金钱永远无法替代摩托车运动给他带来的乐趣。
11月16日,美国网球巨星桑普拉斯夺得1997年ATP男子职业网联年终总决赛的总冠军,17日又荣获“25年来世界最
杰出男子网球选手”的称号。外电对这次总决赛八强的评价是:“桑普拉斯和七个小矮人”。桑普拉斯除在小组第一战中输给莫亚,随后便令英国的
鲁塞德斯基、澳州的拉夫特、瑞典的比约克曼和俄国的卡费尔尼科夫毫无还手之力。
1997年ATP总冠军是桑普拉斯今年拿到的第8个冠军头衔,也是其职业生涯中的第52个冠军。此次赢得的134万美元冠军奖金使他今
年的奖金总额达到了5664987美元,他全部奖金总额已达到空前的31227327美元。桑普拉斯曾许诺说,在今后的比赛中自己每发出一记ACE球,都将捐出100美元给世界儿童基金组织。
这梦幻般的建筑位于美国比尔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内,这座新馆的建造可谓历经周折。博
物馆的主人托马斯·克兰斯希望它的外表能像一座“真正的艺术博物馆”。为此,人们瞑思苦想。最后,建筑师盖利满足
了他的心愿,结果人们在比尔堡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中看到了一幢“和玛丽莲·梦露一样性感的建筑”。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为让失业大军在就业队伍中分得一杯羹,法国总理诺斯潘的高招是缩短工时。从2000年1月1日起,10人以上企业的法定工时为35小时,但仍拿39小时的工资。而15年前,荷兰把工时从40小时降为36小时后,失业率降了一半,可代价是荷兰人15年未加薪。法国有罢工、闹事的传统,诺斯潘得罪不起工人却惹得企业家反对、经济学家担心,闹得隔岸观火的科尔和布莱尔直摇头说NO。企业家是有道理的,他们宁愿扩大投资、为工作积极的人发奖金;经济学家也有远见卓识,他们主张把蛋糕做大,而不是让更多的人分食一个小蛋糕;科尔和布莱尔的担心是,欧洲国家一旦仿效,欧洲整体竞争力必下降无疑。
说起来倒是日本人机灵,同样是经济不景气,人家的灵丹妙药就够精彩。智囊团基于日本人没时间消费的判断,提出了一个刺激消费的点子——“快乐星期一”。计划一出台,便博得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声。
“快乐星期一”计划提议把日本一些全国性节日安排在星期一,这样加上原有的固定假日周六和周日,公民一口气能休上3天。在连续的3天假日里,没人肯傻呆在家中,他们可能上街消费,也可能出门旅游。而以往节日设在一周中某一天的时候,人们大多选择在家中度过,即便上街逛逛,也因时间不充裕,消费额很低。
很显然,日本人选择了一条刺激经济复苏的捷径。“快乐星期一”不伤害市场中的任何一方,消费带动了生产,生产安置了就业者,盘活的资金和市场又给经济复苏带来希望,而政府要做的只是调整几个节日。
钓鱼,诚实的游戏
钓鱼原本是一种游戏,高智商的垂钓者放下钓饵等着鱼儿咬钩,而无智商可言的鱼儿为求生存倒也本能地力戒诱惑。垂钓的本意不为吃鱼只为修身养性,水中之鱼也有选择是否咬钩的权利,隔着一层知己不知彼的水面,垂钓者与鱼儿的较量还算得上公平。
不过,技术的发展总在挑起人类称霸的欲望,甚至游戏领域也不例外。前不久,美国“鹰”电子公司投放市场的“回声探测器”,使得人与鱼的公平游戏没了道行,没了规则。这种超声波探头漂浮在水面上探测水下情况,并通过电缆传至岸上接收站,垂钓者就像长了一双透视眼,就连6—8厘米长的小鱼也难逃探头的捕捉。
传统钓鱼爱好者认为,游戏中人该使用诚实的手段,游戏中鱼儿该有逃生的机会;辩护者则说,“回声探测器”帮你了解水下情况没有错,没人强迫你往鱼那儿下钩,你握着主动权;而一位对人颇有自省力的评论者却指出,别指望人会放弃征服鱼儿的机会,难道探头只为你欣赏水下景致而生?
(本栏编辑:闫琦)
穿上外婆的裹脚鞋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大多欣赏女性纤细的腰肢和风摆杨柳般的步态,丰腴之美流行得十分短暂;欧洲也向有青睐细腰之说,传说中英国王宫早年的侍女腰围只有16英寸,个别最美者甚至更小;到了四五十年代,好莱坞女明星们(如奥黛丽·赫本)为了细腰,甚至不惜手术拿掉几根肋骨。而眼下,受肥胖困扰的当代女性,在试过减肥药、减肥茶、减肥器械后,无奈地拾起老祖宗的旧家什,用另一种方法折磨自己的身体,这就是风靡英美的束身热。
束身的效果的确可观。31岁的潘多拉·甘妮看上去几乎没有腹部,她不迷传统的减肥训练,不做美容整形的奴隶,她只追逐束身的潮流,为求得细腰、长颈和一对美脚而不惜“迫害”自己。两年下来,甘妮的腰围从25英寸减至19英寸。她认为,尽管不能像费雯丽、索菲亚·罗兰那样性感迷人,但细腰使自己拥有了一小部分的美丽动人。26岁的凯伦·瑞特每天穿束腹衣达12小时,每4小时换一件,她总算为自己37英寸的臀部配了一个迷人的身材,她说:“如不束腰,我的腰围一定大过26英寸”。
束腰瘦身的原理是,束腰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更换越来越紧的束腹衣,同时每天延长穿束腹衣的时间,长此以往,其胃部和脾脏会向上移动,肠子和膀胱则向下移动,且长久束腰导致的食欲不振促使胃收缩,食量减少。
现在凯伦又忙着拉长脖颈了,这与某些部落戴项圈拉长脖颈的原理相同:用压低锁骨来增加脖长。但即使长时间坚持,也难以拉长1英寸。
大学生莎朗·尼科尔美脚的方法十分残酷、可笑,这类同于中国的裹小脚:穿上用金属制成的弯脚器,每次需穿数小时,通过弯曲跖骨使脚踝向前移动,产生一个特别拱形。尼科尔坚持穿这种弯脚器,使她的脚小了两码,她认为自己达到了理想中的纤巧莲花脚。
专家们担忧地说,如此美体简直是毁体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