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5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闫琦)

街谈巷议(52)0

比尔·盖茨

“一角一打”侃富翁

美国人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在浩浩荡荡的救济队伍背后,富人的成长也日见茁壮。正如《福布斯》400富翁排行榜开卷所言:尽管在大多数餐馆里,美国的亿万富翁还坐在上好的位置上,但他们已经变得很普通,多到“一角钱一打”的程度。获四连冠的比尔·盖茨,财产净值达400亿美元。而居榜尾的詹姆斯·麦格洛斯林也拥有4.75亿美元,是1982年榜尾0.91亿美元的近4倍半。拥有10亿美元的人也由去年的135人升至170人。

请你看看名列400富翁排行榜前25位的是些什么人?1.比尔·盖茨,41岁,400亿美元,微软公司;2.瓦伦·巴菲特,67岁,210亿,证券市场;3.保罗·艾伦,44岁,170亿,微软公司;4.劳伦斯·埃利森,53岁,92亿,Oracle软件公司;5.戈登·摩尔,68岁,88亿,英特尔公司;6.史蒂文·鲍尔默,41岁,83亿,微软公司;7.约翰·克鲁格,83岁,78亿,投资公司;8.罗纳德·培雷尔曼,54岁,65亿,投资公司;9—13.沃尔玛特(Wal-Mart)家族(海伦·沃尔顿,78岁;吉姆·沃尔顿,49岁;约翰·沃尔顿,51岁;艾丽丝·沃尔顿,48岁;S.沃尔顿,53岁),320亿,零销业;14.杰伊·普里茨克,75岁,60亿,金融业;15.罗伯特·普里茨克,71岁,60亿,制造业、维修业;16.迈克尔·德尔,32岁,55亿,计算机;17.菲利普·奈特,59岁,54亿,耐克公司;18.菲利普·安舒茨,57岁,52亿,石油;19.巴巴拉·安东尼,74岁,50亿,传媒;20.安妮·钱伯斯,77岁,50亿,传媒;21.小塞缪尔·纽豪斯,69岁,45亿,传媒;22.唐纳德·纽豪斯,67岁,45亿,传媒;23.威廉·休利特,84岁,41亿,HewlettPackard计算机公司;2.基恩·默多克,66岁,39亿,新闻业;25.沃尔特·安内伯格,89岁,38亿,出版业。此外,近期在东南亚金融市场兴风作浪的乔治·索罗斯排名第27位,67岁,35亿,基金管理;榜上唯一的黑人是欧普拉·温芙蕾,43岁,5.5亿美元,谈话节目主持人。

关于400富翁,《福布斯》还做了一些有趣的统计:400人财产的平均净值是16亿美元;有112人曾继承财产;比尔·盖茨去年赚得最多,达213亿美元;斯坦利·哈伯德去年赔得最多,为9.1亿美元;220人的成功是靠个人奋斗;14人由务农致富;18人的财富来自零售业;18人靠技术;15人从事软件业;52人投身金融业;30人干制造业;53人搞传媒;27人开采石油和天燃气;28人经营房地产;60人是女性;最老的富翁是97岁的艾琳·佩宁顿;最小的丹尼尔·齐夫年仅25岁;平均年龄是62.7岁;至少有8位已经申请破产;至少258人有大学学位;100人至少有一次离异,5人离婚3次;73人未婚;400人子女平均数为2.9个;乔治·米切尔孩子最多,生了10个;30人是大学辍学生,其平均财产净值为33亿美元,而名牌大学毕业生则为18亿美元;至少48人是头生子,其平均财产净值是18亿美元,非头生子则为15亿美元;离婚者的平均财产净值为15亿美元,尚有婚姻者为12亿美元;至少4人没上完中学;22人拥有(或资助)职业运动队;至少108人有研究生学位;1982年没有软件业入榜富翁,而1997年却有15人成为巨富甚至荣登榜首。

街谈巷议(52)1

欧普拉·温芙蕾

成吉思汗好老板

有件事说起来挺逗,前些年中国改革的大门洞开后,最先引进的是一大堆讲述日本企业家经营管理之道的书籍,例如松下幸之助洋洋几十卷的发家史和经营理论就让我们有了茅塞顿开之感。一般搞不懂企业管理的人至少知道日本企业有人情味——过生日送蛋糕,有奖金——鼓励发明、玩命工作,有前途——每个职工都有升职的希望,有凝聚力——别的企业重金挖不走人才,总之一句话,会玩企业管理的精灵都在日本。

不成想,这么些年后风水转了,我们中国13世纪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却让我们扬眉吐气了一把。不说前年美国人评的那个“千年以来的风云人物”,成吉思汗落坐“最领风骚人物”之事,人家喜欢的是他的英雄豪气和成就一番霸业的雄壮,就说说今年日本一年一度的理想老板调查闹出的一出笑话吧,在520名被调查的新任公务员中,有79人推举成吉思汗为他们心中的理想老板,还言词凿凿地说他是“一个有组织能力的领袖,而不仅仅是个征服者”。这很可能是当今日本企业竞争激烈,员工对老板的期望值增高所致。

日本人事院官员小泉说,这是自1991年起进行类似调查以来的第一次,荣登榜首的是非日本人。今年以52票排名第2的是职业棒球欧力士队的督导仰木彬,电视艺员长冢京三以16票名列第3,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仅得8票,排名第9。小泉说,桥本首相对这个排名似乎并不在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吉思汗迷。(本栏编辑:闫琦)

街谈巷议(52)2

日本人的发明是:不想向人抱怨时,花钱向物发泄

“有效抱怨”,海阔天高

现实生活中矛盾从生,而五花八门的观念支得我们为此团团乱转。为求得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我们不妨跟专家学习“有效抱怨”。

一位15岁少年被学校停课,副校长却不愿听母亲陈述儿子的冤枉——他没打前排的女孩,他只是“不想当叛徒”才没供出他后排那位打人的女孩。母亲听到的是副校长高声地长篇演讲,震惊之余,母亲简单地问道:“您为什么要对我这样生气?”这一问令副校长戛然而止,他们理智地解决了分歧。请记住:卓有成效地避免敌对,是“有效抱怨”的精髓,也是下列原则的核心

心中有数,胜机在握。一家航空公司因一条含糊的规定未给予莉莲·西姆斯挣得的足额“常飞里程”,在找该项目主管人前,她将一切信息——要抱怨的姓名、数据、价格和时间等全部备好,在主管核查之后,西姆斯如愿以偿。

面对面,好办事。迪尔德利·马丁发现,写抱怨信、打抱怨电话不如亲自走一趟。一次,银行拒付医生的出诊费,因为医生记错了出诊日期,医生办公室推说太忙不愿补一个证明还要求保险公司来电话,她知道永远别指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马丁驾车去医生办公室当面求情,结果,还是那位接待员竟在她等候的几分钟内打好了证明信。

好脾气好商量。当你谦恭地请求帮助时,大部分人会欣然而为。一位管道工的修理未奏效时,别责备,你该说还有些问题需他帮助;若怀疑被多收了费,你先说自己有些困惑,请求阐释,便给了人家一个保全脸面的机会。机智、圆通常使粗野的陌生人因羞愧而顺服。

依层推进,抵御从高层入手的诱惑。切勿将行政长官置于不得不冒犯同事的位置上。何况,你若直接找总裁会立即被擅长处理棘手事务的副总裁击溃;你若逐级向上反映到总裁,你的固执和恭敬可能使你得到所要的东西。

抱怨要有选择。一些人为原则而争,结果花无休止的时间和金钱去抱怨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些人为潜在的利益而争,只有能收获超过时间和金钱的付出时才为之;一些人为心情而争,抱怨不但不能带来寻求的效果,到头来甚至变得更受挫和更愤怒。要记住,你只选择该打的仗。

现年50岁的克拉丽莎·赖特和60岁的詹妮弗·佩特森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她们主持的BBC烹饪节目“两个胖大妈”很得英人宠爱,近来更是风糜全美。她们的悍妇形象和粗俗举止再加上准黄色搞笑,硬是把一个烹调专业栏目开成了喜剧小品的开心栏,两位胖大妈成了两粒开心果,贻笑天下。这不,两位胖大妈又套上迷彩服,半身军人打扮,把军用厨房搬到了荒郊野外,如果她们肯露两手的话,真不知将士们的肚皮是被喂饱,还是被笑破。

街谈巷议(52)3

街谈巷议(52)4

最完美的脸

街谈巷议(52)5

漫画般的脸

街谈巷议(52)6

不合标准但有魅力的脸

“理想面具”,美丽的尺子

在一张张漂亮的影视明星肖像上连出奇奇怪怪的几何线条,这是法国《巴黎竞赛画报》和德国《明星》杂志近年来频出的杰作,据说这是由几何线构成的面具网,是加利福尼亚整形外科大夫马尔克沃尔特发明的“理想面具”,它的精髓便是“黄金分割”理论。

人们对古希腊数学家创立的“黄金分割”理论并不陌生,1∶0.618表达了视觉的、音乐的和谐。一个中学生就知道这种完全和谐的例子,如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巴台农神庙;达·芬奇《完美的人》中,人物肚脐到脚跟的距离算作1,那头顶到肚脐的距离恰好便是0.618。“黄金分割”被广泛地用于所有艺术式样,稍有绘画基础的人便知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存在1∶0.618的关系,不知何故《巴黎竞赛画报》誉马尔克沃尔特为此规律的发现者?

不过,整形师确也有独到之处,他的“理想面具”使科学地寻找面相上的缺点成为可能。他将人的面容“纳入”两个倒置的五角形中,这两个五角形又由3个“黄金三角形”构成,这便是“理想面具”。此外,“面具”上的一些部位也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如嘴与鼻长之比,鼻子一线脸颊与嘴唇一线脸颊长之比,眼睛周围和鼻嘴之间也分别有两个和1个“黄金三角形”。马尔克沃尔特的研究想使人们对整形手术的简单看法发生了一次变革,他母亲因车祸毁容的情形令他4岁的童心难以承受。今天,他发明的“理想面具”已经成为好莱坞形象设计师、化妆师们的“指南”,他们将“面具”罩在演员照片上,很快就能确定那些需要修正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