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谈巷议(3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闫琦)
复制时代的到来
科幻片《侏罗纪公园》上演后,除了票房收益外,还激起了科学家利用生物的DNA复活已绝灭古生物的浓厚兴趣。此种努力如能成功,那么物种将得以保持或恢复,人们再也不必为物种的灭绝而忧心忡忡。
科学家的努力目前涉及这样几个领域:日本进化生态学家已从封闭的琥珀中成功地提取了3000年前苍蝇的DNA;日俄两国科学家正在合作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地带挖出的猛犸象的精子中提取出DNA,并与现代象进行体外授精,尝试使已经绝灭的猛犸象再现;近日日本学者访问新西兰时又明确提出,从新西兰的恐鸟遗骨中提取出传递遗传信息的DNA移植到鸡的胚胎中,使恐鸟的形态再现。
恐鸟是一种不会飞翔的巨型鸟类,最大的个体高达4米,体重可达230公斤,绝灭于17世纪末叶,它的行动形态和绝灭原因尚不太清楚。目前从事该项目研究的成田教授已得到新西兰坎特伯雷博物馆转让的2克恐鸟骨,研成粉末后已成功地提取出骨细胞内的DNA。下一步,成田教授将对DNA 进行大量复制,计划找出决定羽色和行动形态、体型大小等的DNA,再输入鸡胚胎,恐鸟的形态就可得到部分体现。成田教授认为,如果坚持试验,100年后巨大的恐鸟将会复活。
老人也进幼儿园
有谁想过,托老和托幼可合二为一,因为他们天然亲近还有共同语言。
美国加州奥克斯纳德市的一个托养所里,25位老人、孩子围坐在小组长周围。长着一头红发、热情的小组长问一位正咧着嘴乐的4岁男孩:“你叫啥?”男孩回答:“我叫加文。”她又问一位头发斑白的八旬老人:“你叫啥?”,老人答:“我没把握。”小加文低声说:“我想,她叫弗朗西丝。”于是,全组的人向她同声致意:“你好!弗朗西丝。”接着玩耍开始了。他们唱歌,吟诗,开心地玩气球、排球。时间转眼即逝,老人、孩子颇感惬意,随后午餐开始了。大部分时间里老人和孩子是分开的,但每天的聚会多至3次。
这家“儿童乐园”托养所里有15位体虚或痴呆的7旬老人,他们的天然伙伴就是120位6岁以下儿童。他们相亲相爱,互相依赖,互相关照,共同拥有一个充满温情的人间天堂。在美国,现有的托儿所和养老院也在纷纷计划走这条成功之路,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都为这种创举倍感欣慰。
常逛酒吧少灾难
有人说,酒吧越少,交通事故越多,事实证明这话不错。酒吧确实是个好去处,除了消磨掉让你寂寞的时光和为数不多的一点钞票,它不会再拿去你的任何东西。因此,那些走出家门欲散心、发泄、社交的人们真该首选遍及世界的酒吧。
德国人对酒吧情有独钟。在吧中烛光下,愁绪得以化解,冲动趋于平静,友谊更加深厚。当然,人们最初进酒吧是为解劳作之后的困乏。所以,早期的酒吧只有柜台和黄铜棍(用来踏脚),却无椅子,男人们站着喝了几十年,只有两只脚交替踏在黄铜棍上。这种腿部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不易醉,而坐着喝酒,很容易醉倒。当然,这些经验对于酷爱进酒吧的爱尔兰人、冰岛人以及英国人来说,绝无新鲜可言。他们还懂得少去设在地下室的酒吧,因为酒后上、下台阶非常危险。
过去,人们尤其喜欢在秋冬季节去酒吧,这个传统源于家里比酒吧冷,酒吧也是消息总汇以及有教养的人有意在外消磨时光而不影响家中孩子的那个时代。今天,人们随时都进酒吧,因为男人常陪女人进酒吧,吧里便有了椅子。在慕尼黑,常能看到年轻的单身母亲带着婴儿进门,酒吧的服务台为她们照看孩子,而她们则毫不担心地跳舞、喝酒,通宵达旦。
关于酒吧,迄今还有一个最棘手的难题:这就是吧台该是长形的还是圆形的,由于各国人的性格不同,这一点总难达成共识。例如,英国人不愿面对前面一大堆瓶子,后面是镜子的墙壁喝酒,而喜欢与他人对饮;而美国人则喜欢对着镜子自斟自饮。
州姐罗杰斯先生
澳大利亚的选美活动一向很奇特。首先,组织者竟是脑疾病防治协会,并且已经颇有成绩地组织了42年。其次,竞选活动的奖项也够独树一帜,一项比试募捐数额的高低,另一项才涉及形象、仪表和风度的角逐。
独特的选美活动孕育出与众不同的获胜者。前不久刚出炉的维多利亚州“小姐”是位令你耳目一新的人物,他叫雷德·罗杰斯,现年27岁,虽然英俊却是位小生。罗杰斯因在选美活动中募得12万美元的捐款便理所当然地在州姐席上落座。当然,男子竟选州姐在澳洲也还是头一回,既然男人自愿让别人欣赏,那么反对者又何词之有呢?这倒真是男女平等得让人哑口无言。
更有趣的事情还在后面,接下来罗杰斯还要参加澳洲小姐的角逐,问鼎冠军。说不定,那些看腻了众佳丽俗像的澳洲人会稍微来上一点幽默,真让他中个头彩,再顺势往世界小姐选美台上扶一把、送一程呢?再说,罗杰斯是有信心的,他坚信澳洲小姐非他莫属。
罗杰斯的逻辑是什么呢?他认为:选美不该只是女人的特权(也许该设个选美男活动?);选美不是抛头露面,而是为了慈善事业。罗杰斯的确不想出风头,不过选美就是选美,他多少有些南辕北辙。你瞧他与众美女的那幅合影,站在一个众星捧月的位置上,他风头出尽、笑得很开心。但他的确很美。
谈情说爱是学问
如果你问台湾大学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一位,回答大多是“孙中兴”;最喜欢的课是哪一门,那回答一定是“爱情社会学”。当孙中兴教授以他的生花妙语为学生们讲述“爱情社会学”时,教室里总会不时地传出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坐在教室里,正儿八经地谈论爱情,学习谈恋爱的技巧,轻松地度过了飞逝的时间后,你还能拿到学分,真是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在台大,孙中兴教授和他屁股后面那些趋之若鹜的学生便成了校园一景。
孙教授的“爱情社会学”设计得十分独特:既有历史考察和社会学理论的阐释,又有实际的体验和练习。他让学生尝试“爱情日记”,要求他们亲自访谈3个爱情的真实案例,请他们报告对“为什么4年没有男(女)朋友”、“女追男”、“设计爱情”、“死缠滥打型”等问题的研究结果。很显然,孙教授这一招比单纯的性教育灵,这课很文化,学生笑着接受不反感。
孙中兴是个敏锐的人,他洞悉:学生除了学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爱情。而从研究中他发现,台大学生的爱情水平低得令人难以想象。孙中兴开了爱情教育的先河,不知在他的调教下,走出台大的高材生们是否个个都成了情场高手?
(本栏编辑:闫琦)
巧克力的新发现
制作精良的巧克力食品人见人爱,要不是怕胖,它可能是人们开心解馋的首选食品。除了巧克力,几乎没有一种糖果能有这样历久不衰的魅力。当你欣赏着巧克力各式精美的包装和造型,品尝着口味各异的夹心果,让那丝绸般的滑腻滚过舌间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不过,吃巧克力会上瘾,那感觉就如同吸食了大麻。
说来你也许没想到,科学家发现:巧克力中不但自身含有大麻素(类似大麻成分的化合物),能使人产生快感,还含有一组化学成份,能延长这种快感。当你吃巧克力或吸食大麻时,高活性大麻素便会刺激大脑的各个部位,使你飘飘然。这就是人之所以喜好巧克力的原因。巧克力如此诱人,难怪美国人一边嚷着减肥,一边却每年人均吃掉11磅多巧克力糖果。
不仅如此,科学家还有新的发现。巧克力富含脂肪为何能长期不腐?原来它含有大量高效类黄醇(LDLS)、色素和多酚。这些物质阻止氧化,巧克力就不会短期腐烂。另一方面,氧化作用常使人血液中的高脂、低度脂、蛋白转化成泡沫细胞,形成动脉阻塞。巧克力的抗氧化能力启发了科学家:早有几项科研报告指出,每天饮用1—2杯含有类黄醇和色素的红葡萄酒会大大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对巧克力和葡萄酒的比较研究发现,可可晶中的确有防止脂蛋白氧化的成份,尽管两者所含类黄醇不同(后者为镓酸),但抗氧化效果近似,前者甚至略好于后者。
因此,常食巧克力很可能会使你的紧张程度下降、放松程度上升甚至对痛感的敏锐度降低等等。另外,如果每天饮用3勺可可调成的热巧克力,或者吃下1.5盎司的牛奶巧克力,很可能有助于你的心血管健康。当然,研究还在继续,一切还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