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福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伟琪)

两年前,休斯敦的得克萨斯大学医学家杰克·罗思(Jack Roth)开始在濒临死亡的肺癌患者身上进行基因疗法实验,虽然他的病人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但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满意。最近,他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撰文介绍这一过程。他利用老鼠的病毒作为载体,事先在老鼠的病毒中植入人的基因,然后把老鼠的病毒注入9名男子的肺部肿瘤。其中3名患者在注射基因后4个星期肺部肿瘤已停止生长,另外2名患者的肿块萎缩,1名患者身上的肿块甚至完全消失。尽管他的病人在基因疗法之后数星期相继死亡,但原因是癌细胞已转移到体内许多其他部位。而这6名患者的先例唤起了对基因疗法的新希望,因为基因疗法曾一度被当作是治疗艾滋病、癌症或阿耳茨海默氏痴呆症的最后的万应灵丹妙药。美国达拉斯的癌症专家艾迪·盖兹达(Adi Gazdar)把这项成果称为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一步”。《自然医学》在一篇编辑部的评论里,把休斯敦的这项研究称为是“基因疗法中的里程碑”,因为通过植入一种基因而使肺部肿瘤萎缩在此以前还从未获得过成功。

根据指令自我破坏:治疗肺癌的实验性基因疗法  

肺癌患者的福音0

基因治疗研究人员曾想方设法试图控制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使之能战胜癌细胞,但迄今为止大多数都没有获得成功。杰克·罗思是首次从肿瘤的基因根源上对它进行攻击。罗思采用的是P53-基因。科学家们认为,P53-基因在癌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美国的《科学》(Science)杂志把这种基因看得十分重要,以致在1993年把它命名为“1993年分子”。这种基因制造一种蛋白质——天然的防癌物质,它可以阻止细胞无限分裂。一旦细胞分裂失控,P53-基因便能起到紧急刹车的作用:P53-基因能产生一种“细胞自我破坏物质”(Apoptose),用它消灭正在产生的癌细胞病灶。

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丧失了这种防护机制。在他们的细胞中P53-基因突变成一种失去效用的基因序列、原因可能是吸烟、紫外线或者放射性物质的照射等。一个细胞中基因缺损的不断扩大,使人患上癌症。以罗思为首的24人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植入健康的基因拷贝,从而阻止带有P53-基因缺损的癌细胞的不断繁殖。他们用老鼠的逆转滤酶病毒(Relrovirus)作为载体,把逆转滤酶病毒基因型中的若干基因去掉,然后在它们的位置上:植入P53-基因。这种病毒——人体免疫缺损病毒(艾滋病毒)的一种远亲——将进入细胞核,并在染色体上拷贝自己的遗传信息。罗思在老鼠身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80%已感染有肺癌的老鼠用他的基因注射液已重新变成健康的,但罗思说,问题是“这种基因载体是否也能在人体上发生作用。”

肺癌患者的福音1

图中红色部位为肿瘤

这样一种实验对病人来说隐藏着许多危险。这种病毒的陌生的基因型很可能会在人体上引起尚未所知的损伤。所以罗思只敢在无望的癌症病人身上作试验,因为他的志愿受试者反正是“没治了”,也就是,不管是手术,还是化疗,放疗,都不可能再挽救他们的生命。

借助电脑的图像技术,罗思能把基因注射液准确地注入病人的肿瘤病灶处。这一过程他要重复5次。罗思从组织切片中判断,20%的癌细胞接受了植入的基因。其中许多癌细胞立刻开始自我杀伤的程序而渐渐死去。

这个得克萨斯州的研究小组现在打算在150余名患者身上继续他们的这项基因疗法的研究。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在“无望”的患者身上,而且也在“可以冶愈的”患者身上作试验——并要在他们身上证明,这种病毒疗法是否不仅可以杀死癌细胞,而且也能拯救人的生命。 癌细胞科普基因疗法癌症肿瘤老鼠肺癌转移

上一篇: 街谈巷议(31)
下一篇: 秃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