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第二个伊甸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安尼)
移居火星:宇宙中的第二个伊甸园?
十几名美国科学家不久前宣称他们找到了火星上曾有过生命的痕迹,为了证实这种推论的是与非,美俄日三国正在加紧实施一项庞大的探测火星计划。
8月初,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Daniel Goldin)宣告,我们正站在“进入太空”的门坎上,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整整5000亿美元,以便把一批宇航员送上火星,然后再把他们接回地球。戈尔丁说,该局正在为此准备计划。
不久前,十几名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了“阿兰山84001”陨石之后宣称,他们找到了火星上曾有过生命的痕迹,这使美国人沉醉于一片火星热之中。不过,数星期前,克林顿总统还是否决了航天当局提出的过于昂贵的计划,而只同意一项比较现实、比较低廉的计划——耗资15亿美元。但这毕竟意味着,向火星的进军已从新的起点开始,况且是国际性的努力。
装在缓冲袋里的“火星探路者号”飞船
着陆后,探测车自动开出
探测车将在火星卵石中寻找生命
一支由十艘宇宙飞船组成的舰队——其中包括俄国和日本的飞船——将在今后几年内先后飞向火星。导航卫星将绕着火星运行。侦察探测器将拍摄火星照片。高智能的机器人(自动探测车)将挖掘火星的卵石地面。气象气球将穿过稀薄的火星大气层——二氧化碳的风暴。人造陨石将像炮弹似的打入火星的冰冻地面,并从地下把测量数据发回地球。
11月6日,美国“火星全球探测者号”(Global Surveyor)探测器已由δ火箭送上太空。12月2日,美国将发射“火星探路者号”(Mars Pathfinder)飞船。预计“最早在2003年”——可能推迟——将是向火星进军的高潮:一辆自动探测车将在火星收集一磅石块,并由飞船送回地球。诚然,对向火星进军的本身意义,想法并不一致:
1.科学家们主要是希望弄清楚在火星上是否有或者曾经有过原始生命,从而直接解开生命起源之谜。
2.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充满幻想的预言家们却把一系列探测器和飞船看作是未来星际时代的开路先锋,正如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所称,今后向火星殖民是一项“绝对现实”的计划。
3.希望创造美国神话的一派人则认为,探测火星根本不必有具体的实用目的,只要人类有所追求,只要美国人领先就行。美国的太空科学家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声称:“人必须不断追求一个目标,不然的话,不仅美国社会,而且全球文明最终将会泯灭。”
殊途同归想法虽然各异,但向火星进军却是大多数美国人的心声。正值选举之年的美国政治家们很懂得迎合民意,也很懂得充分利用研究火星的“实用价值”。自从苏联被当作假想敌人退出历史舞台以来,火星人和地球人的接触或者火星人威胁地球人的话题再次流行。前不久,美国科幻影片《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轰动西方,打破票房纪录,讲的就是外星人降临地球。目前,好莱坞正在制作十几部类似的科幻片,下一部影片就是《火星的侵袭》(Mars Attacks!)。雷·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s)的科幻小说《火星编年史》■(Die Mars-Chroniken)■也出乎意外地再次成为畅销书。小说描述了爱好和平的火星人受到好侵略的地球人的威胁,变得非常悲伤——浅褐色皮肤、金黄色眼睛、四肢短小的火星人眼看着自己即将死亡和自己数千年文明的毁灭。
而实际上,早在60年代,天文学家就已清楚,在这终年冰冻的火星表面肯定不会有矮小的火星人;即便是希望在那里找到微生物或者原始植物的梦想也在70年代美国“海盗号”(Viking)太空探测器对火星作了探查之后彻底破灭——没有找到生命的任何痕迹。
1996年11月6日起飞的美国“火星全球探测者号”宇宙探测器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科学家仍然不愿相信“海盗号”的探查结果。他们的理由是,“海盗号”是在错误的地点寻找生命的痕迹。美国天体生物学家杰夫·巴达(Jeff Bada)说,“如果外星人在我们的南极着落,他们也什么都找不到。”
经过对“海盗号”探查结果的长年评估,今天人们几乎不再怀疑,火星上曾经有过水并且气候温暖:38亿年以前,当地球上刚刚出现生命时,地球和火星相似得像对双胞胎。不过,30亿年以前,火星已经干涸,仅留下稀薄的二氧化碳大气层,它既不能保暖,也不能抵挡扼杀生命萌芽的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所以10亿年以后,当地球上最初的多细胞生物在大洋中游动时,火星早已成为生命无法生存的终年冰冻的行星。尽管如此,按照某些美国科学家的看法,他们从火星陨石中发现,火星上有过史前细菌的残余。这种论点是否成立,有待于新的宇航计划来加以澄清。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战略家们不顾另一些科学家所持的怀疑态度,决定和俄国人、日本人一起,用各种形式的探测飞船向火星发起冲击。今年11月初起飞的“火星全球探测者号”(Global Surveyor)探测器为今后征服火星的庞大计划拉开了序幕。这艘飞船将在太空飞行近一年时间,然后从1997年9月起,每两小时绕火星运行一周,用分辨率为一米的高效能摄影机替火星拍照。该局的研究人员克里斯托弗·麦凯(Christopher McKay)说:“我们的火星地图集将会像地球的地图集那样精确。”
俄国的“火星96号”(Mars 96)于11月中旬从哈萨克斯坦发射。探测器内装有一架德国制造的特殊摄影机。计划在火星大气层里把两个南瓜那么大小的密封罐像炮弹似的打入火星地下5米深处,勘探深层岩石。不幸的是,这一探测器已坠落在南太平洋。
美国“火星探路者号”(Mars Pathfinder)将于今年12月初升空,并在中途超过上述两个探测器,预计明年7月4日在火星的阿瑞斯谷(Ares Tal)用降落伞着陆。据揣测,在阿瑞斯谷曾喷出过热水源泉。飞船着落后,一辆有6个轮子的探测车会从里面驶出,并在火星表面巡回行驶33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34天),用黑白立体摄影机把火星表面拍成电影,同时对表层卵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对火星的第二次攻势将于1998年开始。1月,日本将发射一颗自己制造的“行星B号”(Planet-B)探测卫星,从而加入研究火星的行列。2月,美国将发射一颗新的火星人造卫星和“火星探测者号”(Mars Surveyor)飞船,飞船在该卫星的监控下着落在火星南极的冻土上。俄国也将在2月发射“火星98号”(Mars 98)飞船——一辆高智能的探测车将在火星表面寻找生命的痕迹;一个由法国制造的气象气球将升入二氧化碳的火星大气层。
2001至2003年间,美国打算发射若干颗火星人造卫星,为一艘自动的宇宙飞船建立导航系统,这艘飞船将在某个时候把数百克火星石块运回地球。
果真能从这些石块中找到生命的痕迹吗?纵使那里有,不少科学家仍然怀疑火星上的自动探测器是否能可靠地识别生命的痕迹。美国行星科学家罗伯特·朱伯林(Robert Zubrin)嘲讽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计划十分可笑,这如同“人们把摄影机用降落伞降到美国的落基山脉去寻找恐龙的化石一般。”事实上,美国科学家已经用俄国的“火星98号”的自动探测车在地球上作过首批实验,结果令人沮丧。几个月前,美国专家安排这辆自动探测车在地球上寻找生命。他们把这辆车放在夏威夷的一座火山上。就在摄影机镜头所及之外开着一朵鲜花,自动探测车却来回转悠,不知所措。“它不能辨认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
俄国的“火星探测号”:它是移居冻土荒原的先驱者?
不过,尽管寻找化石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火星探测器还是用自己的伽玛射线分光计在火山深层的岩石中找到了水的迹象——这足以令人振奋。这类发现重新助长了下面的猜想:在火星表面的深层底下还存在着生命。而在此前不久这样的猜想纯属幻象。几乎不能想象,在零下110摄氏度的火星上,没有臭氧的保护层,竟然还会有一种从前的动物群能坚持活下来。但是德国累根斯堡的一位教授前年有了惊人的发现,认为是可能的。
这位名叫卡尔·奥托·施泰特尔(Karl Otto Stetter)的教授在南极洲的永恒冰山中找到了从滚烫的火山源泉里汲取自己养料的细菌。此外,施泰特尔在阿拉斯加的冻土底下400米深处也找到了细菌。去年,法国科学家在石油的油田里发现了单细胞生物,它们在三千米深处繁殖,以硫作为养料。施泰特尔解释说:“这些极端小的生物也能够在火星的深层找到类似的生存条件。”
科学界和工业界的一群富于幻想的预言家们把巨大的希望寄托在这类猜想上。一个自称“火星地下”(Mars Underground)的小组打算给火星赋予新的色彩。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Ames)研究中心的生物化学家克里斯托弗·麦凯说,“绿色的火星要比红色的好”,火星上也可能出现草木繁荣的景色,但首要的条件是先给火星一个人工的大气层。“火星地下”小组的首席理论家罗伯特·朱伯林说,这种“改变泥土”的大胆行为“完全是现实的,利用今天的技术开发火星,要比当年英国移民者开发美洲更容易一些。”朱伯林已经用几公斤的文件提出了改变火星泥土的详细计划:当第一批载人飞船在火星着陆后,将立刻建立起飞船加油站。往返于火星与地球之间的定期飞行(飞行时间11个月)所需的燃料可以从携带的氢和火星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中获得。诚然,当改变泥土的工程最终开始时,火星上的移动式核电站必须运转。那些核电站将为化学工厂提供能源;而化学工厂则源源不断地生产氟氯碳氢化合物。据美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估计,为了给火星一个保暖的防护罩,“每年需要一亿吨氟氯碳氢化合物”。从巨大的电波发射器产生的微波将使深冻的火星地面融化,把火星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熔析,从而产生另一种温室气体。
几百年以后,简单的植物或者基因经过改变的植物能够在火星温暖的气候中生根。这些植物需要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火星将渐渐地成为第二个伊甸园,成为被环境污染而遭到破坏的地球文明的避难所。
但是美国的行星专家们说,朱伯林是异想天开。这些专家谨慎地等待着2005年或者稍迟一些时候一艘美国飞船把火星上的石块带回到地球之后再说,因为那时对生命起源这个古老的问题也许会有新的答案。
研究宇宙的某些元老们总是寄希望于从其他星球带回来的石块,以为它们能解开生命之谜;当年“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石块时,美国著名化学家哈罗德·尤里(Harold Urey,1893-1981)—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1969年夸口说:“给我一块月球上的石头,我便能告诉你们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可是关于这个问题,今天的科学家们还在猜谜呢。 飞船火星大气火星卫星火星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