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装好还是套装好?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施武)
自由的便装在90年代风行全球,这种新的服装观念使人们从呆板的服装束缚下解放出来。最初获得解放的是妇女,后来转到了小伙子们,连最保守的公司、企业也允许职员们解下领带,穿起了夹克、便鞋。当女士们兴高采烈地搭配着她们的衣裙时,男人们却大喊上当,他们抱怨在自由的便装中失掉了自由。
为什么?你不是可以随意选择了吗?你不必非要穿西服打领带了,你甚至可以穿上水磨牛仔裤。可很多男士说,难就难在这儿。随着许多办公室的服装随意起来,套装制服不合时宜了,人们就不得不考虑什么时候穿得郑重一点,但又不能郑重得过分变成僵化;不得不考虑什么时候穿得轻松一些,但又不能过分流于浮躁;而且还要考虑一整套新概念,如所穿服装的面料、样式、质地是否相配。每天花很多时间整装待发前,还会琢磨着:“这合适吗?”如果只是穿套装,就不用费神去想这些以前只是女士才想的问题。
有一些记者注意到,如果男人走过镜子前慢下来,厂家和商家就想入非非。当初有个老板让他的雇员在炎热的夏天松开领带,令男士们很是高兴。后来在服装公司的推动下,发展成了便装时尚。据估计,现在很多大公司有90%的雇员时常穿便装,33%的雇员始终穿便装。
给穿便装的男人制造麻烦的是时尚,更是厂家。厂家要取得巨大利润就要打消顾客的迷惑,各种电视节目、小册子和培训班都在一心开导顾客。Levi-s声称“为了解除你买衣服的不便”,花了2000万美元做类似服务性的广告。到处有教你穿衣服的小册子,试衣间里也有示意图向女士们提示你的裙子是否拖得过长,向男士们提示,你的裤腿不能像西裤那样刚刚碰着鞋面,而应该像“散了架”一样堆在鞋面上,换一种样式又会是另一种提示。这所有的指导、提示都在告诉你:便装并不等于随便穿,它的讲究甚至比套装更繁琐。
于是,到底便装好还是套装好,似乎具有了哲学的深度。今年6月John Groton 公司的副总裁在参加一个人类资源会议时带去了关于健康关怀方面的一系列图书,结果只有一本受到狂热的欢迎,就是《工装:穿着便装干正事》。Levi-s公司一下子就购进了2万本用作商品赠品。这本书惊人地引用了达尔文的理论,声称要帮助你“在这个充满更多可能性的环境中”活下去,活得更好一些。
在便装流行的今天,随着不少男士的抱怨,原来开明的老板也在开始抱怨。因为老板看到雇员穿着花短裤和毛衣走进办公室,结果还需再准备一份备忘录,指导雇员怎么能“穿得随意而不邋遢。”而那个穿得“邋遢”的人则可能在出家门前已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搭配好一身衣装,竟又穿得不对。难怪穿便装还是穿套装能成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