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群中的母系社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王剑南

狮群中的母系社会0

百兽之王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  

据动物学家考察,狮群中仍然是和谐的母系社会。母狮是狮群中的当然组织者。首先,母狮们要认真观察附近的动静,遇到其它陌生的狮群逼近,就通过肾上腺准确地发送长距离警报。留守大本营的狮群由此得以准确估算,有多少入侵者正在途中行进。一旦己方力量占据优势,狮群就会立即向敌人发动进攻。先行恐吓,不得已时也会大开杀戒。

胆小鬼总是有那么几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屡次进攻中勇往直前和胆小怕事的总是固定的那几个狮子。勇敢者有时也会因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而觉得委屈。其实,聪明的母狮们完全有能力于头脑中绘制一张“过失登记表”,据此给胆小鬼以处罚,但出于宽容大度的天性,它们从未这样做过。

捕猎也是母狮们分内事,追逐猎物时群体不必很大,母狮们可以独自或两两结伴进攻一匹角马或斑马,干净利落地咬断它们的喉管。

在团结、和睦的母狮子群落中,狮子们共同遵循着有规则的群居生活方式。所有的幼狮都在一起吃奶,得到统一照料,一同接受训练。因为生存环境恶劣,猎物紧缺,他们中仅有1/4能幸运地跨过两岁这道门坎走向自立。一般说来,狮群中母狮越多,它们的孩子中度过难关存活下来的也就越多。另一方面狮群越壮大,孩子们从它们父亲——公狮那里得到的保护就越周到。

狮群中的公狮,其实并不是人们所描绘的“威震八方、一呼百应”雄狮形象。他们一旦进入狮群,便成为附属,仅有的两项职责便是保护幼狮和恐吓猎物。来自其他狮群的成年未久的公狮往往是狮群首要的防御对象。这些“狮子中的小男人”以6岁的小小年纪就想闯入别人家庭,企图驱逐老公狮,霸占大大小小的母狮。它们无须太多麻烦,因为母狮们随即会迅速进入亢奋状态,认同这些初来乍到的新伴侣。而一旦进入狮群,这些公狮也就丧失了原有的“攻击力”。

据估计,公狮的气力足足有四公担,但在狮群中的这些寄生虫从来不敢奋起一击。它们在捕猎方面一无所长,在悄然进攻及短兵相接时动作笨拙而迟缓,最露脸的动作也就是把已被击倒的野牛拖拽到草地上。尽管如此不才,它仍在狮群里享有特权,它能第一个把牙齿伸进冒着热气的猎物内脏里饱餐。事实上,只要公狮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幼狮、恐吓猎物,它就可以像国王一样得到母狮的供奉。但可悲的是,它在狮群中养尊处优的日子只有两年。两年后气力不济,就会被母狮一脚踢开,自有年富力强的公狮接替它的位置。被抛弃的公狮昔日不再,则只得靠寻觅运动腐尸或偷窃猎豹和鬣狗勉强度日,直到年迈时一次悲惨的被袭后,方才消失在某只猛禽的胃囊里,了却残生。

(王剑南编译) 母系社会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