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番区》打出电影界“内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黄艾禾

《红番区》打出电影界“内伤”0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大陆从南到北刮起了一股“《红番区》旋风”。这部由成龙主演、香港“嘉禾”耗资近亿元港币拍摄的动作巨片乃是中影公司每年要进口的“十部大片”的第三部。这部片子的发行成绩,创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发行业的空前纪录。全国18个城市250家影院上演三轮,共计1.2万场,观众380万人,总票房收入达到3500万元。

《红番区》的成功令电影发行界的人们欢欣鼓舞因为大家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极大潜力。特别是《红番区》首次实现了海外与国内同时上映,从时间上杜绝了盗版走私片对国内电影发行业极大的危害。

然而,《红番区》的火爆却令电影厂的人士忧心忡忡。当初,在中影公司与部分省级电影公司在为“十部大片”争论不休的时候,电影厂们是站在中影公司一边支持进口“十部大片”的,因为电影厂需要统一战线以打破各省级电影公司在购买电影片时的地方垄断。可是现在,电影发行已经全面放开,省级公司的发行障碍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而外片的火爆却令电影厂感到巨大的威胁。

恰恰在这个时候,广州出了一个“白马事件”,将电影厂的情绪引发出来。

春节刚过,北影、上影、长影、八一等八家中国的老牌电影厂的厂长应广州著名的白马广告公司之邀来穗商讨“白马”出资拍摄电影事宜。2月8日,“白马”设宴招待厂长们。这一顿酒席,耗资达5万元之巨。“白马”的主人在宴会上致辞说:今天以这种规格招待大家,并不是要摆阔,而是要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是诚心诚意要和大家合作的,但是目前我们决定暂时先不投钱了。原因是刚刚看到了《红番区》在广州的盛况,我们感到现在的国产片还不能与这种片子抗衡。

这不啻是兜头一瓢凉水。回到宾馆,厂长们那隐隐积郁于心中的委屈都化作了对《红番区》乃至对于放映“十部大片”的怨愤爆发出来。《红番区》这样的“大片”将夺走中国的电影市场!这简直是中国电影的灭顶之灾!厂长们算了一笔帐:一部“大片”就算是放15天,那么10部就占去了150天;中影公司每年除“十部大片”外还要进口50部外国影片,就算一部放一天半,又占去75天;每年还有30部合拍片,就算又占去了75天,一年365天还剩下多少天来放映每年生产的那100多部国产片呢?市场上哪里还有国产片的时空!有的厂长又算了经济帐:目前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收入是19亿人民币,估计每部“大片”的收入是上亿人民币,那么就是十个亿让“大片”拿走了。这十个亿中,外商又拿走了三四个亿,中影公司拿走了一个多亿。国产片没有了市场,电影厂拿不到钱,中国的民族电影靠什么来扶持?

“白马事件”之后,2月中旬,1995年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电影厂厂长们在会上尖锐地提出了上述观点。而负责进口“十部大片”的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算了一笔帐:全国现在注册登记可以放映35毫米电影的影院是22000多家,实际还坚持放映电影的影院有15000多家,而现在参与放映所谓“大片”的影院不过二三百家。因为放这样的片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放映设备、环境、票务管理等方面都有要求,而且中影公司还要派人监督。以国内影院的现状和中影公司的力量,300家影院就到头了。300家影院,只占15000多家影院的29%。以这样的比例,怎么能说将国产片的时空都挤占了呢?说一部进口片能拿到一个亿,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已引进的3部票房分帐影片,《大醉拳》票房是800万,亡命天涯》票房是2000多万,《红番区》情况最好也不过是3500万。这里面外商要承担宣传、拷贝、关税等一系列费用,实际能拿到的不过是10%多一点。

吴孟辰说:“在国外,电影市场是分成四个层次的:第一轮是电影;第二轮是录像;第三轮是激光视盘;第四轮是电视。而在国内,即使不进口影片,影院也会放这些片子的录像。影院放录像,电影院还有什么价值?我说放映这十部片子,不是在抢占中国市场,而是在振兴中国市场。平常电影院的上座率只有30%,而这次的上座率是100%。观众又愿意上电影院了。而且中国电影市场是不是只有这么大?香港600万人口,每年的票房收入是15亿港币,中国12亿人口,电影市场没有100亿,就是没有做好!就是《红番区》,其实也比过去国产片创下的业绩差得很远:《喜盈门》的观众是1.3亿次,票房9000万元;《周恩来》是9000万人次,票房1.2亿元!这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还非常大,现在的情况是不正常的。”

就在这次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会议组委会招待代表们观摩了去年美国的第三大卖座片《真实的谎言》。片中那耗资巨大的壮观场面、高超的特技手段和准确的艺术把握令代表们叹为观止。一位电影厂的副厂长说:作为个人,我当然爱看这种片子,但是作为干电影这行的,我的感觉是20年别拍电影了!与好莱坞竞争,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里不仅是艺术上的差距,更是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在工业水平上的差距!

发行、放映、制片是电影业的三个环节,目前放映即影院早已进入市场;发行经过两年的改革到今年1月1日全面放开,也正式跳入“海”中;那么制片业——各电影厂该有什么动作了?

去年年底,广电部电影局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在全国16家已经拥有“厂标”(即拥有正式出品权)的电影厂之外,再新批13家省级电影厂,这可以看成是制片业放开迈出的第一步,对于原有的16家电影厂来说,这也意味着突然之间多出来13个竞争对手。

就在电影界的争论还未平息之际,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中美两国历经20个月的紧张谈判,最终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在该协议中,中国政府承诺取消对美国电影进口的配额限制,同时仍采用分帐方式发行美国影片。

至此,电影界的争论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电影界的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总体利益。

剩下的,只有去考虑如何迎接更大的挑战。

《红番区》打出电影界“内伤”1

由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在国内影院创下票房佳绩,也引来业内人士议论纷纷。 红番区武打片电影

上一篇: 玛丽在北京哭泣
下一篇: 环球瞭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