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养老金缺口如何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北京 严明)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田成平部长关于2006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由缴费工资的11%降至8%的讲话,引发广泛关注和担忧。
中国建立社会化的养老制度只有14年,发现和修正制度设计中的缺陷,本属正常,媒体和民间缘何如此反弹呢?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这项事关民生的政策是怎样出台和披露的。首先,民间没有任何机会去了解国家的难题,也没可能提出建议,听证制度被搁置;其次,“人大”缺席,个税起征点确定过程刚被赞扬,那种模式就被淡忘;第三,对社会反响不做评估,导致粗暴披露。站在保障部的角度,这次调整还涉及基础养老金缴纳标准要上提,这样个人账户虽减少,但统筹账户支付比例会上升。可为什么不加任何说明先传出“剥夺”的消息,待怨声鼎沸,再出来解释,告诉你实际上不吃亏呢?
其实,哪能不吃亏?企业过去缴纳的养老金在20%左右,现在要提高10%,企业如何承受?这势必影响企业给员工的工资定价,影响缴费基数,最终必然影响员工利益。现在是企业和员工替国家为以前退休员工的养老金买单,既是国家的旧债,就该用特殊办法解决,国家可以为四大国有银行注资改革,为何不能逐步注资偿付旧债呢?
中国养老金存在数万亿的缺口,美国也有数百亿缺口,欧洲国家也伤透脑筋,但如果解决之道像这样不讲智慧,那后果定将不堪设想。
上一篇:
好东西(362)
下一篇:
期待农村人均寿命提高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