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阿玛尼的汽车设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戈)
( 路易·威登为Enjoy设计的内饰 )
阿玛尼的奔驰
CLK阿玛尼设计版以CLK 500 Elegance敞篷车为原型,从2003年5月开始在戴姆勒-克莱斯勒位于意大利科摩(Como)的高级设计中心研制,大约花费了4个月,乔治·阿玛尼担任设计监制,负责车体外板及内装选料,由梅赛德斯提供有关车辆设计的技术指导。该车首先在2003年秋季的米兰时装展上发布,并参加了2004年九、十月间的巴黎车展,计划在世界范围内限量供应100辆。
这是乔治·阿玛尼首次参加汽车设计,该车型的宣传关键词为“功能性”、“男士”及“时尚”,车体外板以阿玛尼惯用色系——大地砂(Sabbia)为基调,加入少许阿玛尼服饰常用的绿色,创造出运动优雅的品位。
在内装方面,车厢内的装饰用料与对比色的运用是最精彩部分,其秘诀在于将材料从它们惯常的环境移到了不寻常的环境中。为了强调跑车性格与精致工艺,该车型特别采用富于四五十年代古典座车情调的顶级红棕色马鞍皮革(Cuoio)与现代化运动服饰业的高科技材质——Sabbia光身织造纤维搭配。控制台的全部桃木装饰被代之以与车身同色的饰板、电镀材料、Cuoio皮革及丝质亚色织物,方向盘也包有皮革,感觉像回到了古董车。车内所有金属部件都采用亚光而不是常见的发亮工艺,看上去非常有“年代感”。除了奔驰的三星标志外,在外观上看不到任何银色及镀铬装饰的配件,使布面的闪烁外装更加醒目。该车还可以让购买者通过配件和涂料的选择来体现个性化。
双方合作的想法源自梅赛德斯-奔驰为古根海姆基金会举办的乔治·阿玛尼回顾展提供赞助,展览从2003年5月开始在柏林、伦敦、罗马、东京和洛杉矶巡展。梅赛德斯汽车集团行政副总裁乔基姆·施密特博士说:“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发现和乔治·阿玛尼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他关于时尚、优雅、创新和品质的原则和我们的品牌战略不谋而合。”施密特还认为:“在我们双方的领域,设计与时尚显然都是支配因素,这是我们合作的根本动力。”戴-克公司高级设计副总监彼得·法伊弗则认为:“今天,单独的设计领域更加相互重叠,过去完全不同的领域——艺术、建筑和时间都相互作用。汽车设计也不例外。”今后,梅赛德斯-奔驰还可能与阿玛尼联合研制国际通讯平台,扩大双方的用户基础。
奔驰的Smart
奔驰与时尚的接触更典型的例子是Smart。1972年的石油危机和欧洲城市的越发拥挤,使奔驰公司从80年代初将眼光投向了廉价的微型轿车。此时,瑞士著名钟表商斯沃奇(Swatch)公司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正在幻想用小型塑料汽车改变欧洲城市的命运,与梅赛德斯公司不谋而合。1994年,奔驰公司与斯沃奇公司合资28亿法郎,成立了MCC(微型紧凑轿车)公司。
( 奔驰与斯沃奇合作的Smart微型车 )
Smart公司完全独立于其母公司,雇员平均年龄仅31岁,被德国科学项目调查中心称为“青年研究者中心”。这些使它明显区别于梅赛德斯,成为欧洲最大胆的汽车公司之一。首席设计师哈姆特·辛克维茨只有37岁,他离开奔驰时的最后一件设计仍是豪华轿车,而Smart需要的是只有2.5米长,在一个标准停车位能前后停放两辆,或在一条小巷中能并排行驶三辆,内部空间依然让人感到宽敞的双人车型。为此,辛克维茨将排量698毫升的三缸发动机后置,完全去掉了车篷,从前面的缓冲部分到后胎间的所有空间都让给乘坐者。为弥补车前部太短,发生危险时缓冲空间不足的缺陷,Smart采用了大容量钢质蜂窝安全结构。在与奔驰E级车的碰撞测试中,对方被撞得变形,Smart却弹到一边,没受多少损伤。在欧洲的评估中,Smart以60公里时速撞向一堵墙,驾驶室丝毫没有变型,抗撞击能力被评为三星,超过了比它重半吨多的福特。Smart的车身结构与奔驰E级车一样安全,前座双安全气囊和ABS均为标准配备。
1996年,Smart提出时髦都会双门轿车Smartville的概念,1997年在法兰克福车展首度登场,修改版次年参加日内瓦车展后正式投产,斯沃奇总裁尼古拉斯·海克称这种轿车是专为“两个人和一筐啤酒”设计的。到1999年公司总部迁回德国斯图加特时,第十万辆Smart已经下线。2000年又推出首辆Smart敞篷型,并首开汽车制造商网络直销的先河,顾客可以在网上定制颜色、配件和发动机类型。2003年和2004年,Smart Roadster-coupe双座敞篷型跑车和四人座型Smart for four相继问世,形成了完善的小型车产品线,功率从30千瓦到80千瓦,价格从8980欧元到26570欧元。
( 平尼法尼亚设计的Nido概念车 )
SMART外形卡通,憨态十足的浑圆中又不失灵巧俊俏。车身面板由汽水瓶和废旧CD的塑料混合制成,面板无需油漆,不会被刮蹭脱落。车身采用双色涂装,有六种配色可供选择,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像更换手机外壳那样变换车身颜色。彩色的内饰风格和透明车顶也颇受年轻人宠爱,内饰以球形和圆弧为基调,半球形的仪表盘两侧各设一个球形的空调出风口,仪表盘上方的两只球形发动机转速表和时钟都富有斯沃奇钟表式的表现手法;Smart最短车型车身长只有2.5米,可以被吞进一辆“悍马”中,停车时得天独厚。一些车型还内置“蓝牙”系统,按下设在后视镜内的免提按钮,移动电话信号会传到车载音响中,甚至可以把手机接到车上的无线网络接口中收发电子邮件。现在,双人款Smart已成为纽约博物馆现代艺术展区的永久收藏。《座驾》杂志在2005年8月评论道:“如果你喜欢新鲜,喜欢特立独行,那么SMART再合适不过。你最好要使用NOKIA的手机,穿在中国买不到的衣服,那么这就是你了。”
不过,作为90年代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掌门人沃纳拓展小型轿车市场的最重要举动,Smart并没有安装著名的奔驰商标,而是采取专设销售中心,与时尚产品一起出现的全新方式。Smart最初定下的业绩目标是100万辆,兴奋的戴姆勒甚至在1998年购买了合资公司全部股份。然而,尽管车型快速更新,迅速确立了外观设计上前卫和时尚的形象,到2004年Smart的全球销售仍只有15.2万台,远远达不到20〜22.5万辆的盈亏平衡点,每辆亏损3300欧元,全年亏损约5亿欧元。2005年初,2004年10月刚就任梅赛德斯-奔驰主管的柯德斯承认:“Smart是个灾难。”
( 平尼法尼亚、玛沙拉蒂和摩托罗拉合作设计的Birdcage概念车 )
Smart的问题在于:在小型轿车这个利润稀薄、充满竞争的领域,Smart独立的销售网络非常薄弱,产品的社会认知度也无法与宝马公司已被长期认可的Mini Cooper品牌相比。为了避免打碎建立全系列产品线的战略,柯德斯放弃了关闭或出售Smart的打算,于2005年4月决定投入12亿欧元对Smart实施重组,包括停止开发原准备打入美国市场的SUV产品Formore,把小型轿车业务与梅赛德斯-奔驰的乘用车部门合并。
Smart的故事似乎说明,时尚的汽车首先要的是销量。Smart的车主可以尽显个性,对公司来说却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已经赢利的Mini Cooper仍在继续时尚的招数,又是推出以Mini为主角的电影,又是全新改款的Mini Cooper都会跑车系列,还全力发展周边时髦商品,从服装、配饰、玩具,直到背包、闹钟和宠物安全带。
( 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标致专卖店内可以看到,整个卖场的所有细节越来越体现着时尚的韵味 )
路易·威登的Enjoy
2004年6月5日,在英国伦敦Waddesdon庄园举行的路易·威登名车试车会上,宾尼法利纳公司推出了以2003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的同名概念车为原型的Enjoy跑车。该车型计划只生产75辆,以庆祝宾尼法利纳公司成立75周年,预计售价20万欧元。
( Smart的憨态和时尚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
这款最高时速250公里的车型意在成为“专为尊贵和富有激情的驾驶者保留的、真正具有惟一性和传统精神价值的终极跑车”。其车体沿袭了宾尼法利纳一向的前卫风格,惟一的目的是获得最强的感官冲击力和极致的驾驶乐趣。为此它不但没有车厢顶盖,连挡风玻璃也没有。这种设计在宾尼法利纳设计的法拉利550 Barchetta跑车上也能看到,后者只有一块透明胶片围绕车厢,还可以追溯20世纪60年代的法拉利Testarossa无顶跑车。要驾驶这类跑车,都必须佩戴头盔。四个可拆卸的挡泥板也是Enjoy独具创意之处,拆去后就能使车轮外露出来,平添几分赛车的野性。
路易·威登的内饰和附件设计是Enjoy除限量之外另一个最吸引人的卖点。路易·威登与汽车也有悠久的渊源,早在1907年,路易·威登的创始人让·威登和皮埃尔·威登兄弟就制造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20世纪前半叶已经为多家汽车制造商提供专用配饰,从1988年起成为路易·威登名车展的欧洲赞助人。
完全从创造纯粹的运动乐趣着眼,路易·威登的创新小组重新定义了Enjoy的人机工学设计、仪表设备和附件,同时与在材料和仪表布局上过于刚毅的典型英国敞篷跑车激进主义保持距离,希望创造出一种更奢华的感觉。Enjoy技术感很强的仪表板被用皮革装饰起来,将仪表和敞开的机械装置都包括在内,延伸到整个车内空间,增强了安全感,另一条垂直的仪表板在驾驶员身边创造出一个赛车座舱的感觉。新的仪表布局据说是受路易·威登设计的Tambour手表的圆形和平面图案的启发,内饰材料则结合了非鞣质的铬色真皮和防水的氯丁织物。
由于没有车篷和挡风玻璃,Enjoy的驾驶者和乘客都需要头盔,这对从1988年就开始设计头盔的路易·威登并不难。他们为Enjoy设计的头盔颜色与整车一致,采用可以自由滑动的双层结构,配有隐蔽的通风口和太阳镜。为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路易·威登还为Enjoy设计了与车体同色的男女两种驾驶套装,由皮革和氯丁织物制成,肩、臀和膝部位有护垫。其鞋类部也为Enjoy设计了专用鞋,时髦的Bellaix手推行李箱则被醒目地放在车身后部。
Enjoy车内的音响和头盔里的司机—乘客内部通讯系统采用丹麦Bang & Olufsen的产品,这家世界最优秀的视听系统制造商之一还提供了BeoSound 2数字音乐播放器,安装在车门内专门设计的支架上。擅长铝加工工艺的Bang & Olufsen还为Enjoy提供了全铝内部结构,表面工艺足以与其视听产品媲美。
在日内瓦作为概念车展出后,Enjoy引起评论界和公众好评,获得美国老牌汽车杂志《汽车周刊》(Autoweek)评选的“最有趣汽车”(Most Fun car)奖,在“世界最美汽车”比赛中也特地提到它的设计创意,这促使宾尼法利纳集团决定将其限量投产。公司总裁兼CEO安德列亚·宾尼法利纳说:“我们的设计目标是要有最大的感官质量和驾驶乐趣,虽然只生产75辆,但预计订单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将使宾尼法利纳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商,能为大制造商提供从定位、设计到小批量生产的全面服务。宾尼法利纳还希望与路易·威登的合作“只是我们长期合作的开端”。
也许是路易·威登的名气太大,汽车与时尚的这次联姻在国内却被不少媒体张冠李戴。一家汽车行业报纸在《未来汽车发展三大趋势》一文中报道:著名的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在(巴黎车展)展出的两款车也充分体现了时尚的因素,其中一款是Nido,据说著名的时装箱包品牌路易·威登也参与了设计。这条消息很快被到处转载,然而在国外消息来源却杳无踪迹。仔细搜索,可以发现日经BP社2004年8月4日的报道:宾尼法利纳公司将在巴黎车展上展出双座敞篷Enjoy及两款概念车,概念车为提高安全性能的Nido和Double-Face。Enjoy⋯⋯内装由路易·威登亲手设计。其实国内非车迷的读者对Enjoy和Nido也许分不清楚,但路易·威登的名字一出,立即引来如此关注,从一个侧面再次显示了时尚元素对汽车潜在消费群体的影响力。
其实Nido也并非平庸之辈。2005年10月16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安全:设计减少风险》展览展出的300件当代工业产品中就有Nido。这款车对小型双座车的结构和设计颇有心得,不光增强了内部安全性,还能减少对步行者的伤害,曾获得巴黎车展原型车和概念车类别的“年度最美的车”大奖。
Crossover的趋势
“Crossover”是当下在设计与时尚领域仍然炙手可热的词汇,然而这个词原本并不是现在的意思。2003年的时候,它在媒体上的典型例子还是“SUV和轿车、皮卡、小型旅行车等混合的多功能车型CUV”,说白了就是不同汽车车型的交叉。随后,Crossover在汽车领域的含义逐渐转向汽车设计与非汽车领域因素的融合,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汽车设计系主任戴尔·哈罗的话说就是“让不搞汽车设计的专业人员来设计汽车”。
其实,外来者介入汽车设计并非始自今日。林肯和凯迪拉克曾根据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rank Loyd Wright)1910年到1940年间的设计,修改原有的车体设计;意大利建筑师、家具和工业设计师马里奥·贝利尼(Mario Bellini)在1972年设计了Kar-a-Sutra公共汽车,开放的内部空间设有沙发和靠垫,可以斜躺着乘坐,数年后他又完成了称为Drop的双人泪滴形住宿拖车;1988年,捷克建筑师简·卡普里奇(Jan Kaplicky)提出了伦敦著名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London Routemaster)的新方案——流线型的Superbus,不过没能战胜伦敦人对旧车型的偏爱。
对Crossover近20年的历程,戴尔回顾道:“大约20年前,便宜又好用的日本汽车刚进入市场,对昂贵的欧洲汽车形成了很大优势,当时不考虑国家、民族的因素,设计并不重要。到了90年代,汽车厂商开始以自己独有的风格来重塑品牌形象,诞生了不少复古设计。到现在,汽车厂商开始学习主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近10年来,包括运动服制造商、电子巨头和建筑师在内的各色人等都钻进了汽车设计圈。宝马曾经请时装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和森英惠设计车厢,通用也曾与建筑大师法兰克·盖瑞等非汽车设计师合作过。意大利老牌汽车品牌Lancia将1965年的车型Fulvias搭配了时装品牌Trussardi的深咖啡色真皮座位和水牛皮行李箱后重新上市,1997年Rinspeed公司推出与时装设计师让-夏尔·卡斯特巴杰合作的Mono Ego概念车,其融入了法国三色旗和天使图案的外形为汽车引入了明显的POP艺术风格。通用汽车与耐克的设计师共同开发的Hummer H3T越野车除了在车篷上装有摄像机,能将驾驶者每个生动镜头都记录在DVD上,它的ACG TA轮胎还利用了与耐克名称相似的运动鞋的底部设计,适于沙地和泥地行驶。索尼和丰田合作的2001 POD概念车具有人性化的风格,当你走近时,汽车会向你摇摆天线,用前车灯模拟出微笑的表情,车体周围的灯光也会根据驾驶者或车本身的情绪而改变色彩。
通用汽车的趋势与外观色彩设计师克里斯·威伯预测:美国汽车商的销量会反弹,因为他们在设计新车时学会了借鉴时尚趋势和其他生活方式的演变。威伯本身就是4年前从时装设计转向汽车设计的,对“汽车设计师可以在时装领域成功吗”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当然,跨界是双向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曾为Gucci工作的汤姆·福特,他进入时尚界之前是一位建筑师,将这个品牌从垂死状态带入了世界最热的时尚品牌。”不过,威伯也提醒道:时尚趋势融入汽车设计中并不容易。“汽车商如果一看到时装流行粉红和绿色就直接用到汽车上,恐怕很难卖掉,你必须将潮流加以改造,让它适应自己的行业。”2004年通用生产的100辆限量版的凯迪拉克,采用庄重的紫水晶色,14分钟内就全部卖出去了,再次显示了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魅力。
汽车业Crossover的另一个方向是与周边产品合作。美国有调查显示:使用苹果电脑的人最爱开大众品牌的车,两个品牌目标客户的共同特点是“懂技术、有品位”。因此梅赛德斯-奔驰率先将iPod与车载音频和信息系统集成,SMART的部分车款也可以使用iPod,对此Mini Cooper的反应是在2005年3月宣布在全球各地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Mini Cooper加装iPod接口。在2004年巴黎表展上,豪雅和奔驰为庆祝双方合作20年,专为SLR的车主推出了充满超级跑车味道的SLR Chronogragh腕表,表壳结构酷似鱼鳃般的SLR跑车通风口,分针和时针不在同一轴上的表盘同SLR的仪表盘异曲同工。最近德国运动服饰品牌彪马也专门为宝马Mini Cooper的用户设计了一款黑色的驾驶用鞋Mini Motion 2 part shoe,限产2000双,在彪马和宝马专卖店出售,宝马则在黑色的Mini Cooper车身打上了彪马的Logo。■ 阿玛尼设计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