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网络改变的音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 2004年10月24日,U2乐队在加里福尼亚剧院为新款iPod宣传造势 )
有个故事:一个叫Dim的人开了个游乐场,里面的秋千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他必须保证秋千润滑、干净和安全。另一个叫Shady的在这个游乐场旁边建了一个运动场,免费的,很快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抢去了不少生意。Shady向这些孩子兜售性杂志和掺入毒品的糖果,从中牟利。社会舆论对Dim颇有微词,认为他已经是个“有钱人”了,不该从荡秋千中收费。Dim不知道如果不收费该如何维持秋千生意,并支付员工薪水。后来呢,命运惩罚了道德败坏的Shady,他生意破产;而Dim继续靠秋千盈利,生意翻了一番。他的名字也从Dim(傻瓜)改成了Bright(一派光明)。这个故事是环球音乐国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根·拉尔森在《金融时报》上讲的,靠秋千维生的Dim代表唱片公司,做免费买卖的Shady指非法网络音乐下载站点,故事的结局暗示了唱片业在网络时代的信心。“合法网上音乐带来了更多的增长机会,同时,我们还将继续销售大量CD。”拉尔森说。
拉尔森表达信心时是2004年8月,而仅仅三年前,唱片业还在为网络时代的来临备感彷徨。以英国为例,2001年英国唱片业一场勇敢的身世调查显示:英国有500万人喜欢上网检索音乐,但其中大致一半人经由不法手段,即通过所谓的“哥们”文档共享小组散布音乐作品。被调查的15〜24岁人群中,73%的人承认使用过此项服务。唱片业也曾努力围剿这些非法网络音乐下载站点,最著名的是清洗了音乐下载者的神明纳普斯特(Napster)。但更多非法站点采用“地道战术”,比如音乐共享站点卡扎(Kazaa),它的服务器就设在瓦努阿图,一旦有关当局在该国进行追查,网站便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在唱片业对势众又狡猾的非法站点一筹莫展之际,“救赎者”苹果从天而降。2001年10月,苹果公司推出了万众瞩目的iPod。这个带“蚕茧”耳机的玩意儿初现人世时,被问及它可以干吗,乔布斯答:“音乐,傻瓜。”当时人们并不明其意,直到2003年底真相才大白,苹果推出了iTunes网上音乐点播商店,它与iPod的关系是:只有iPod才可以播放从iTunes下载的音乐。当iTunes网上音乐商店宣称并不赚钱时,iPod播放机的销量开始猛增,每季比同期增长超过1倍。到今年,已卖出2200万枚,销量超过Mac电脑,成为苹果公司销量最大的品类。这么多iPod里放的是什么?iTunes网上音乐商店提供的合法音乐,下一首99美分。
先走一步的苹果率先在音乐下载市场中占了主导,iTunes目前储存了四大唱片公司的100多万首歌曲以及600首独立制作歌曲,迄今已有1.5亿次歌曲下载,占英、美两国合法音乐下载总量的70%。同时它还有些竞争对手:以合法面目重出江湖的纳普斯特,下一首歌79便士;沃尔玛,88美分;Real Networks,49美分⋯⋯维珍甚至推出了网络音乐“租用”业务,每月支付7.99美元,就可以无限量收听在线音乐。而手机服务商也打上网络音乐的主意,沃达丰、Orange以及西班牙电信(Telefónica)等移动通信运营商已在欧洲推出了无线音乐商店,并开始研发带音乐播放功能的手机,据说由于手机铃声是个性化宣言,要比下一首单曲贵一些,一首3美元。合法网络音乐市场的“繁荣”对唱片公司意味着什么?
9月22日,在巴黎举行的“Apple Expo”展会开幕式上,乔布斯怒斥唱片公司的贪婪本性:“由于无需制造、营销、退货等成本,与唱片相比,唱片公司从iTunes上销售的歌曲中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他们还要提高下载单曲的价格,表明唱片公司越来越贪婪。”如同DVD虽影响票房,却并不减少电影公司总收入一样,唱片业通过合法网络下载业务,补偿了在剿而不尽的非法站点那里的损失,甚至还有富余。这正是环球音乐国际的首脑约根·拉尔森对唱片业前途分外自信的来源。在非法网络音乐下载站点层出不穷,法律界定不明的情况下,唱片公司与合法网络音乐下载服务商在小范围内达成平衡,其中关键正是利益。
斯坦福法学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在《免费文化》一书中说:“如果你能卖瓶装水,那你就什么都能卖。”但问题是,人们愿意为什么掏钱。以开头的故事作比,荡秋千真的需要付钱吗?今年6月,英国一个可怜的父亲因为儿子在网络上下载了1400首歌曲,被法院勒令交出2500英镑。这样骇人的数字让人们不禁怀念起免费时代。但道德说教宣称,非法下载无异盗窃。为网络音乐掏钱是为了促进创新,刺激发明,同时使新作品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这正是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公共利益平衡原则”。但法律保护网络音乐这种形式,却不保护创作者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唱片公司、网络音乐运营商获利丰厚,而音乐创作者却没有。所谓“盗窃”的非法下载不过分去了一部分唱片公司希望获得的额外利润。开头的Shady因为行为缺乏道德基础而关门大吉,但这只是唱片公司的比喻,在被网络改变的音乐产业中,道德与利益相比,实在脆弱。■ 改变音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