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义务教育离农村孩子越来越远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剑虹)
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在乡间崎岖的山路上、在狭窄的田埂上、在长长的水库边,一群群七八岁、十多岁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向遥远的学校赶去。在太阳隐没在群山之时,这一群群的孩子们又于天已漆黑的时候气喘吁吁地回到家中。
这是现在农村许多地方出现的情景。笔者所在地方,前几年为了“普九”达标,各村都举债建了漂亮的教学楼,那时村村有学校。可债还未还,许多学校已是人去楼空,据说其原因是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一个千余人的村子一年出生的人口还不到10个,有的只有四五个。学校只好撤并,离学校远的若是家庭条件好就举家搬迁到城市或集镇,而条件差的就只好让孩子天天早出晚归,家长在忐忑中度过每一天。离学校太远了,就只好寄宿,七八岁就开始自理生活,更有的干脆就辍学在家种庄稼。
现在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昔日那种漫山遍野人忙碌、村里村外笑声欢的乡村景象消失了。国家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取消农业税,实行了农业补贴,使农村逐渐恢复了一些生机。但学校越办越远,读书越来越难的情况,从另一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城乡差距。
上一篇:
郑州的往世今生(355)
下一篇:
“神舟经济”不应成为“央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