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谁说当了教授就能“咸鱼翻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金芳)
大学是一个社会,也存在剥夺和被剥夺,收入差距同样触目惊心。那些名为讲师、助教的年轻老师,那些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到死却还是讲师一个的“晏才宏们”,那些在学术压力下过着清贫生活的“苦行僧”们,他们是高校的弱势群体。
笔者任教于一所省内的大学,去年毕业于“人大”,硕士,本想静下心来搞点科研,然而,今年申请的三个课题一个也没过。我一个月的收入,全加起来才2000余元。租一套每月200元的廉价房,上网、聊天、看杂乱的新闻。有一个学术名词叫剥夺感,以前没觉得跟自己有关系,现在想来关系大了。我任教刚一年,要从助教熬到教授,要多久?有多大可能?倘若有幸熬到了教授,又能怎样?有记者说,当了教授才能咸鱼翻身。这话并不十分准确。
大学里最大的不是教授,而是各种行政干部。再厉害的教授,如果他只是教授,也不得不时时受制于人,似乎也很难有出头之日。这个暑假,我去了北京,在那里找了份临时工。下半年我不打算申请课时,谎称回家考博去,其实我在北京找了一份网络媒体的编辑工作,此外,我还在联系一家外企,要是能成,就再也不回高校了。
上一篇:
拆掉绿化为妇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