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个约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 1968年,列侬和辛西娅及儿子朱利安在英国伦敦的家中
)
同样是嫁给了约翰·列侬,辛西娅·列侬(Cynthia Lennon)远不如大野洋子有风头,虽然她在40年前被称作“第一摇滚小妇人”。本月25日,辛西娅·列侬的“自传”上市,她将来到伦敦市中心牛津街的水石书店签名售书。虽然是自传,书名却叫《约翰》。若非这个书名,恐怕绝大多数人也想不起作者还有个身份是“列侬的第一任妻子”。
辛西娅并非要借死去25年的前夫出名,她已经沉默近40年了,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过售卖甲壳虫隐秘的念头。现在,她65岁,烟瘾很大,有点双下巴,脸上的纹路很重,和第四任丈夫远远地住在西班牙,谁都会相信她出书的目的就是想倾诉。谈到自己40年来的处境,辛西娅说:“我认为该用‘被喷枪喷到一边’来形容。⋯⋯我完全被遗忘了。不,是被喷到一边,而不是被遗忘。”在她的笔下,是一个才华横溢但又自私暴躁的约翰·列侬。
1957年9月,18岁的辛西娅离开家乡,一个富裕优雅的海边村庄,来到利物浦艺术学院上学。她是个乖女孩,烫着头发、穿着粗花呢裙子或两件套衣服,从来不去酒馆,到点就回家。来利物浦上学,大城市给她的第一个认知是知道了妓女。第二年,新学期的第一节雕刻课,大家都坐好了,一个穿着连衫裤、旧外套的男孩才懒洋洋地走进教室。他坐在辛西娅后面,敲了敲辛西娅的背,扭着脸上的肌肉,做出滑稽的鬼脸说:“你好!我叫约翰。”辛西娅想,这不是她喜欢的男孩类型,也从没见过男孩梳鸭屁股发型,穿瘦腿裤。况且,他还老是取笑她的穿着和口音,一本正经称她“小姐”。很长一段时间,辛西娅都很怵列侬。
列侬身边围满了崇拜者。他常常在学校附近举行演出,让大家歇斯底里。辛西娅也不由自主被吸进了列侬的轨道。在一个派对后,列侬主动和辛西娅约会。列侬是个“理想的情人”,很会找乐子。他常常鼓动辛西娅逃学,坐着渡船到利物浦附近的海边集市去玩。辛西娅完全被列侬迷住了,为了迎合他不惜改变自己。列侬喜欢碧姬·巴铎,辛西娅就学着巴铎的风格留长发,穿紧身尼龙上衣、迷你裙、嬉皮士风格的黑色天鹅绒裤子。
直到现在,如果有人认为列侬逃避现实,只爱游手好闲,不喜正经工作,不愿意对社会做贡献,辛西娅都会坚决否认。她在书中批评持这种想法的人都是“傻瓜、俗人”,了解列侬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天才。
( 至今仍有人把列侬和辛西娅离婚的原因怪罪到大野洋子身上 )
随着交往的深入,辛西娅发现列侬的内心带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他总是要让辛西娅对他说,你是我最在意的人——每天!他经常玩失踪,发脾气,用最尖酸刻薄的话攻击她;一旦辛西娅屈服,他就会回来,道歉,说我爱你。
列侬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但他最信任辛西娅、保罗·麦卡特尼、甲壳虫早期成员斯图尔特。有一次,辛西娅和斯图尔特跳舞,列侬见到气得脸色发青。这种事以前经常出现,辛西娅总是会好言相告。但这一次,却非同寻常。第二天在学校,列侬跟着辛西娅去卫生间,在卫生间门口二话不说扇了她一记耳光,抓住她的头往水管上撞。三个月后,列侬才向辛西娅道歉。辛西娅第一次想到了分手。
列侬的侵略性、占有欲、玩世不恭、对世事近乎冷酷的洞察力,都是他为自己披上的坚硬外壳。这些个性是痛苦的童年生活打下的烙印,是咪咪姨妈的阴影在作祟。辛西娅认为她看到的列侬,过着和传记中完全两样的生活。媒体、研究者、乐迷们一直认为列侬的母亲没有责任心,抚养列侬长大的姨妈咪咪是个慈母,支持鼓励他从事音乐。这种印象大多数来自对她的采访。她比列侬多活了11年。但这不是《约翰》一书中的咪咪姨妈,咪咪不是列侬的救世主。
列侬的母亲朱丽亚出生于利物浦一个富裕家庭,是五姐妹中的老四,也最漂亮。咪咪是老大。朱丽亚14岁遇见列侬的父亲阿尔法,当时他15岁,少年英俊,刚从孤儿院中出来当了水手。1938年12月他们“可笑”地结婚了。蜜月,是在电影院里度过的,然后朱丽亚回到父母家,阿尔法出海。1940年10月9日,列侬出生了。
列侬18个月大,阿尔法跳海失踪。列侬5岁时,朱丽亚带着他和一位旅馆经理同居。这时,咪咪出来干预说朱丽亚和男友不适合抚养孩子,应该由她养育列侬。事情闹得很大,儿童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都牵扯进来了。第一次,他们站在朱丽亚一边,但咪咪是个强硬的女人,没有善罢甘休。她发现列侬在新家没有单独的卧室,只能和父母共睡一张床,就再一次举报了他们。这一次她如愿以偿。咪咪姨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已经是不解之谜。其实她不喜欢孩子,多次表示连亲生孩子都不愿要。她养大了列侬,却没有给他母亲的爱,连拥抱都是那么吝啬。姨夫乔治倒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咪咪家的气氛冷漠、严峻,缺乏温馨。她养了三只猫,可能对猫更有感情。和姨妈生活在一起不久,阿尔法出现了,要5岁的列侬在父母之间做个选择。列侬开始选择了爸爸,最终哭着跟妈妈回到了姨妈家。咪咪对列侬盯得很紧,“极端”严厉。列侬总是抱怨他没有独自的空间,他想让姨妈高兴,但她却总是能在列侬做的每件事中挑出错来。在姨妈面前,列侬没有自信,既受伤又气愤。即便后来列侬拥有了全球性的声誉,姨妈仍然对他不满意。他不止一次对辛西娅说,小时候无数次梦见他从姨妈家逃跑,回到了母亲身边。
列侬很崇拜母亲。这两个女人气质迥然不同,咪咪是严厉的妈妈,朱丽亚反倒成了风趣开朗的姨妈。咪咪严禁他在家弹吉他,朱丽亚却介绍他听摇滚乐唱片,和他一起跳舞,模仿猫王的台风。列侬组织了第一支噪音爵士乐队,朱丽亚就把自家浴室提供给他们做练习场地,说那里的音响效果最好。
姨妈咪咪住在一个高尚社区里,房子很漂亮,远远不是工人阶级所能承受的房产。第一次见面,咪咪对辛西娅的态度就像是君主。她说话没有一丝利物浦口音,辛西娅暗想,列侬的一口浓重的利物浦蓝领腔一定是对姨妈的反抗。咪咪是中产阶级,却有上层阶级的趣味,最爱说一个词“俗”。她用这个词来描述列侬的诸多兴趣、朋友,包括辛西娅。
辛西娅的妈妈盛情邀请列侬和咪咪喝下午茶,咪咪对辛西娅的妈妈横加指责,说爱情使列侬的学习分了心。列侬非常尴尬,含泪逃走。甲壳虫乐队第一次出国演出,列侬给咪咪买了件皮外套,咪咪得知辛西娅也有一件,大发雷霆,把衣服扔在了列侬脸上。辛西娅说,这就是列侬残酷生活的一部分。
列侬的青春期是在一个个悲剧中度过的。先是父亲般的乔治姨夫死了,然后就是妈妈,那年他16岁。朱丽亚到咪咪家喝了杯茶,回家时等公共汽车被撞死。咪咪严禁谈论朱丽亚这个话题。跟着姨妈,列侬也学会了遗忘、视而不见,如果某件事不是什么好事,那就置之不理。“这种态度一度伤害了列侬,到他成年后,他又采取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因此,在他和辛西娅离婚后,多年来“忘”了自己还有个儿子。
1962年,辛西娅怀孕了,列侬提出结婚。咪咪姨妈狂怒,坚决反对。8月,他们秘密举行了婚礼。甲壳虫乐队的经纪人布莱恩·爱泼斯坦将自己的公寓借给他们,自己搬回父母家。后来辛西娅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同性恋行为,但却给列侬带来同性恋的谣言。爱泼斯坦还深信,一位摇滚歌星被歌迷看到有老婆孩子,对其名望有毁灭性作用,因此坚决不许辛西娅曝光。辛西娅跟着甲壳虫四处演出,在后台为他们打理一切事物,甚至应对对手歌迷的骚扰。
迅速成名,他们也迅速开始尝试摇滚歌星的生活。甲壳虫们从前排的热情姑娘中挑出最漂亮的,让她们等在半路,把她们带回酒店。婚姻破裂后,列侬确实说过一句话:我是有很多女孩,但辛西娅也太大惊小怪了。在书中,辛西娅记述了一件事。60年代的一天,辛西娅从希腊度假回到萨里郡家中,看见列侬和大野洋子身穿毛巾袍子搂在一起。事后,列侬同母异父的妹妹问辛西娅为什么不给那个日本女人一记耳光?辛西娅说:“任谁在那个时候都会没了主张。”当时,辛西娅以为自己和列侬是合法夫妻,地位牢靠,但是像女巫一样怪诞的大野洋子靠她的异国风情吸引了列侬。1969列侬和辛西娅离婚,不久甲壳虫乐队解散。至今仍有人把原因怪罪到大野洋子身上。辛西娅得到的离婚赔偿金只有7.5万英镑,她说:你还想抱怨什么?你值不了多少钱。在她此后的婚姻生活中,列侬成了阴影,挥之不散。
婚姻失败,辛西娅认为是列侬滥用药物导致的,和出轨无关。辛西娅曾为列侬保管过毒品,但坚决不和列侬一起享用。列侬生性冷漠,麻醉药、迷幻剂终于把他封闭在了个人小宇宙中对着墙壁、鱼缸里的鱼喃喃自语,“成为大野洋子的附属品”。在辛西娅眼中,大野洋子的冷酷和咪咪姨妈有一拼,列侬被刺后,她不许辛西娅到纽约来参加前夫的葬礼。
在书中,辛西娅做了反省。她认为她和列侬婚姻失败其实是必然的。辛西娅是住家型女人,循规蹈矩,生活、思维一切都要井井有条,对成功、名气、财富不抱任何幻想。列侬却天马行空,很反叛,让他明确每一步要做什么会让他发疯。
《约翰》一书,辛西娅没有解答一个问题:列侬在世界面前以反叛者的形象出现,为什么在个人生活中却那么胆怯,惧怕和他人面对面接触?辛西娅对媒体说:“他可以用他的反叛来娱乐大众,但现实生活中和别人交往时也表现出好斗、攻击、对抗,他是不会做的,除非他喝醉了。他不会让自己喝醉的。在别人对他表现出侵略苗头时,他往往会后退。”
列侬和辛西娅的儿子朱利安相貌酷似列侬。他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朱利安生于1963年4月,父母离婚时才5岁,此后列侬拒绝见儿子。成长过程中,他同时目睹了爸爸巨大的名气、财富,和他与妈妈艰难的生活。他为母亲的书写了序:“身为约翰·列侬的儿子,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生活中,总是有人上前对我说,‘我爱你的爸爸。’听到这些,我心中百感交集。”列侬于他而言,不是音乐巨星,不是和平使者,仅仅是父亲,多年来无视儿子存在的父亲。“他呼吁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却对他的第一个家庭如此吝惜爱与和平。”■ 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