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现在李逵怕李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浔阳)
《水浒传》里借李逵名头打劫的李鬼,见到李逵后吓得浑身筛糠,终于一命呜呼。现实中,有人把仿名牌、傍名牌的假货比喻成李鬼,不过可笑的是,李逵往往怕李鬼。
工商局的一位朋友最近说给我一件趣事:一位代理商投诉,他销售的“名露”牌腋臭露近日销量大跌,因为冒出许多如“明露”、“铭露”、“西施名露”的同类产品,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立案没几天,这位代理商跑来请吃饭,求工商局高抬贵手撤案。因为工商到药店查证,药店不得不把假货撤柜,一怒之下也要求“名露”撤柜,因为真“名露”远没有仿“名露”利润高。打了李鬼,伤到李逵。
工商局的朋友说,假货利润高,所以制假、售假者乐此不疲,即使查到了,按目前的标准处罚也不会很重,而假货的认定却非常复杂,稍不留神可能要吃官司。例如“傍名牌”,老百姓都认为是假货,但全国带“鳄鱼”两字的皮具商标不下几百个,工商局轻易怎么敢认定哪个是假货?更不要说有些假货,有地方保护的大伞撑腰了。
上一篇:
目睹“湖怪”的好办法
下一篇:
“小资”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