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后奥运时代”的雅典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走进“后奥运时代”的雅典0( 科孚岛是一座位于地中海入口的港口城市,有海滩、阳光、游艇,很适宜度假 )

从希腊西北部的科孚岛参观回到雅典时,正好赶上2012年申奥公布最后的结果。问2012的奥运主办权被谁拿了去?雅典人三个有两个摇头。

时隔一年,事过境迁。专门为马拉松运动员用蓝色划定的路线,已经不是很清楚,在空旷的雅典奥运会主场地——和平体育场周围,“欢迎奥运会回家”的旗帜依然在风中飘扬,虽然在街头奥运的痕迹并不罕见,但对雅典人来说,“奥运已经走远了”。

玛丽亚是一名导游,在卫城,她和我们沿着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提到奥运会,她的看法很矛盾,“就好像攀登,要看到好景色就要付出代价。没错,奥运会的确给雅典带来了方便的交通,城市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家庭的税收也增加了很多”。玛丽亚40多岁,有两个孩子,丈夫从事大理石生意,“奥运会前,我们每年交的税是1750欧元,现在要交税2750欧元!”也许,雅典人民在今后的很多年要承担奥运会的巨大财政负担。玛丽亚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希腊人给子女操办体面的婚礼一样,场面很豪华,但等婚礼过后,家庭的负担也很重”。

雅典奥运会据称是有史以来参加者最多的一次奥运会,在安保方面花费了大约70亿美元左右,据称也是投入最多的一次奥运会,有报道称“是预算的5倍”,希腊人至少需要20年才能还清这笔债。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会,雅典政府专门建设或改建了36座场馆。塞萨洛尼基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雅典奥运场馆维护工作每年将耗资1.02亿美元。希腊权威媒体《每日新闻报》表达了公众的担心,“奥运会后的大量账单随着体育场馆贬值进一步增加。人们对奥运会兴高采烈的记忆一直会消退下去”。

希腊文化部副部长芬尼·帕里-佩拉里雅,这位曾经领导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政治家说:“我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后奥运会计划。许多场馆在设计时完全没有想到奥运会结束后该如何使用。”希腊政府已成立了专门的奥运资产公司,处理奥运会后的“场馆遗产”。该公司主席哈杰马鲁伊表示,要在奥运会后将一些场馆进行适当改造,用于举办文化、旅游和会展等活动或出租给一些体育俱乐部。场馆赛后利用的招标将面向国内外,让公共机构以及私人企业都参与进来。另外,包括旅馆设施、场馆座椅、汽车、电子硬件、医疗设备、电器在内的,总价值超过1亿欧元的奥运设备,希腊政府也要加紧开发利用,使它们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在“后奥运时代”的希腊官员表示,未来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走进“后奥运时代”的雅典1( 奥运会给希腊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游客 )

雅典场馆目击

在雅典,耳闻目睹的后奥运的新闻仍然很多。

​走进“后奥运时代”的雅典2( 奥运会闭幕已近一年,各场馆及配套设施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 )

运动员村修建在比较贫穷的雅典西部,为了表达对雅典人的回报,雅典奥委会拿出100套房子,用抽签的方式免费赠送给家庭负担特别沉重的低收入家庭。

一年前记者云集的媒体村目前正在出售。据当地导游介绍,这个记者村是奥委会出资修建的,委托当地一家房产公司经营。现在的房屋里面没有人居住,门都打开着,这些面积不算太大的两层小楼紧邻奥运会中心,询问具体价格,导游也说不清楚。

我们以一种朝拜似的心情前往2004年奥运会主场地,不曾想因为被导游无意中“曝光”了记者身份,我们遇到了麻烦,最终被守卫礼貌地挡在外面,“对不起,因为没有事先预约,你们没有采访许可”。我们就这样与去年焰火绚烂的奥运会中心场地擦肩而过。偌大的体育设施周边有希腊军人看守,游客们不受阻拦地进进出出,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没有几个游客。“欢迎奥运会回到故乡”的旗帜寂寞地飘扬。

雅典奥运会的击剑馆据说也要出售,击剑馆外面空旷得连影子都没有,到那里时正逢大中午,天气太热,我们没有实地观察。跆拳道馆和柔道馆也处于关闭状态,导游告诉我们,由于没有太重要的比赛,从奥运会后,所有的体育设施基本处于休假状态,至于如何利用这些场馆,雅典人还没有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记者”会引起警卫特别的重视,会不会是因为前一阶段关于雅典奥运场馆的负面新闻曝光的缘故?有报道称,在皮划艇赛场周围,为场地提供的照明灯东倒西歪,甚至铜芯已从破烂的电线中露出来;在雅典市内,古代马拉松比赛跑道两侧的排水沟被废物堵塞;斯科尼亚斯赛艇中心的水变成了褐色⋯⋯

雅典受到了媒体尖锐的批评,奥运会闭幕已近一年,各场馆及配套设施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场馆既没有开始商业化运作,也没有开始社会化利用。

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公开表达了对这些场馆赛后利用的担心。她说,如果希腊全国人民费心费劲创造的梦幻奥运,只是作为一种难忘的回忆的话,对于任何希腊人来说,都将是一个奇耻大辱。

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在今年6月曾经呼吁,加快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赛后利用,让公众尽快感受到这些耗资不菲的奥运设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梦幻记忆犹在

毕竟,奥运带给这座城市的喜悦是非比寻常的,在雅典人的记忆里,那些梦幻般的记忆轻易不会褪色。

在雅典卫城脚下著名的一个餐厅,希腊一家名为东西方地平线的旅游公司总裁查尔达里斯(Tsaldaris)款待了中国记者希腊访问团,他的旅游公司在希腊算是比较大的了,专门经营一些豪华旅游项目,老板的夫人是法国人,他用法文写作,并出版了诗集。说起奥运会,他很认真地说:“奥运会举办之前,雅典是一个破旧的欧洲城市,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虽然是欧洲文明起源地,实际上差不多快要被欧洲现代文明遗忘了。通过举办奥运会,雅典又回到了现代的欧洲。2004年奥运会回家,给雅典人民带来了最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机场也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当然奥运会给希腊的旅游产业带了更多的游客。”查尔达里斯先生还举例说奥运改变了希腊人民的生活,“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现在雅典人显然比以前要守时,也更加爱清洁了”。

INTERCONTINENTAL是雅典最豪华的一家5星级宾馆,坐落在卫城脚下,在阳台早餐时可以欣赏到霞光里的神庙。公关总监亚力山德拉女士告诉记者说:“奥运会期间,我是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酒店接待了很多奥组委的成员,也接待了很多国家的元首,例如俄罗斯总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等。”重提往事,她的语气好像都回到了去年。不过,谈到后奥运时期的事情,亚力山德拉的回答相当职业,她说:“奥运会的举办扩大了希腊特别是雅典的知名度,我们没有理由不利用奥运会发展雅典的旅游,宾馆和旅游行业是奥运会最大的受益者。作为两个最古老的民族,希腊和中国人拥有同样的悠久的文化,我们希望2008年的北京也举办一次出色的奥运会。”

奥运窟窿谁填

希腊国家旅游局局长斯特拉提斯(Calogeropoulos-Stratis)在雅典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公务繁忙的大人物,他特地安排的晚餐在晚上10点才终于排上时间表。斯特拉提斯告诉记者,他先后访问过6次北京,“在希腊成功举办了2004年的奥运会以后,我经常到北京去,与有关方面分享奥运会成功的经验。作为旅游局长,我当然更关心旅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吸引中国游客到希腊来”。斯特拉提斯说他目前正在与中国方面谈判,力争早日开辟北京—雅典直接航线。

希腊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不愧是神话的国度,希腊几乎每一个景点的典故都可以出神入化。科孚岛就是一个例子,它位于希腊西北,奥地利著名的茜茜公主曾经在这里购买豪宅。科孚市长特地邀请中国记者造访,这个位于地中海入口的港口城市,有海滩、阳光、游艇,很适宜度假。克斯塔先生的酒店在科孚岛最大,他还拥有这个岛上惟一的CASINO。克斯塔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正在跟中国驻希腊大使夫人学习中文,希望有机会到北京,当然也希望中国的游客能来科孚岛。

希腊旅游局的官员估计得很乐观:未来几年希腊的旅游业将会为国家带来一大笔收入,有助于国家收回奥运会的支出,只不过需要稍微长一点的时间而已。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希腊每年将新增45万名游客,这将带来11亿欧元的收入。

在希腊的账面上,旅游收入能够成为填补奥运窟窿的预算吗?但愿好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