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在餐盘里还是在药片里
作者:李孟苏( 对大多数人而言,合理、丰富的膳食就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元素 )
7月中旬,欧洲法庭作出裁定,维持欧盟颁布的《膳食增补剂指令》。这项指令规定了112种可以销售的膳食增补剂(即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名单,要求生产商必须提交其产品,经审批后,如被纳入上述名单,就可以销售;如果没有被批准,销售将是违法的。指令从8月1日起生效。
这项指令和欧洲法庭的裁定,简直颠覆了数千万依赖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的英国人的生活。目前,英国人中有1/3的女性、1/4的男性每天服用膳食增补剂,总人数超过了2100万。指令生效后,英国市场上将有500多种增补剂下架,其中不乏多个流行品牌的产品。
欧盟之所以颁布这项禁令,是因为增补某些营养素是否对身体有益尚未得到证实。
在每天正常的饮食之外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药片”,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各种疾病、延缓衰老,几乎成了常识。比如,1993年哈佛医学院的一项护士健康研究结果就显示,服用了补充剂的护士中,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了13%。
但是,一直有医学和营养专家质疑这类研究,他们认为这些结果的论据都是些似是而非的假设,这类研究是在简单的、被控制的环境下展开的;研究者服用补充剂之前的饮食情况,往往是他们记忆中的,缺乏准确性,所以结论错误。规范的实验应该是这样的:试验者分为两组,在双盲的情况下一组服用安慰剂,一组吃维生素。试验结果令人震惊。其中一组吃维生素的试验者,目的是研究β胡萝卜素和吸烟者得肺癌的关系,结果吃了β胡萝卜素的人患癌几率更高,发病率增加28%,死亡率增加17%。第二个实验要调查,维E是否能预防癌症、心脏病,结果发现那些服用了维E的人心脏功能衰竭增加19%。
这些结果对很多人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他们早就把膳食增补剂看成了现代社会的蛇油,当作是健康保障。健康狂热分子们宣称,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能预防从癌症到精神分裂的一切疾病。一位苗条、健康的年轻人,每天早晨吞下n种药片——包括维C和维E,前者能保护免疫系统,后者有利于头发和皮肤的光滑——意味着他有正确、时尚的营养观。这一人数庞大的群体被称作“健康坚果”,每年花4亿英镑用于购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
在英国,通过吃增补剂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潮流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人们认为补充维C可以预防感冒。后来的30多年中,各种潮流一波接一波,观念和种类要比裙子下摆长短的变化速度快多了。就拿最近两年来说,据称可以抗抑郁的St John’s牌小麦胚芽刚流行,接着就说波利尼西亚出产的一种灌木kava kava能镇定神经;一年前维B大红大紫,今年又开始吃Ω-3了,据说它能集中精力,预防乳腺癌和心脏病。最新流行的则是一种名为“完美片”的复合维生素。
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每天吃下去的各色小“药片”有没有起到作用,不了解也不关心最新的营养研究动态,不知道维C并不能预防感冒。他们普遍的心态是,吃了这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总不至于有害处吧。
《膳食增补剂指令》掀起激烈争论,恰恰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现状: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如此严重缺乏营养学知识,最关键的是不了解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安全剂量。营养学家已经掌握很多证据,摄入过量维生素、矿物质,除了让你的尿液富含维生素,只会损害健康。伦敦圣乔治医院的主任营养师凯瑟琳·柯林斯指出,自助式服用补充剂非常危险。她曾接诊过的一个病人,服用了一种在韩国生产的维A药片,由于浓度超出标准10倍,造成肝功能衰竭。临床上,因过量维C引起口腔溃疡,摄入钙太多得肾结石,过多铁元素诱发消化道疾病如肠癌,吃太多脂溶性维生素如维A和β胡萝卜素导致肝中毒的病例并不少见。对膳食增补剂的依赖,还给服用者带来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服用补充剂成了强迫性的习惯,严重地产生心理焦虑。
多数营养专家认为,只有特殊人群,比如患骨质疏松症患者、易患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和女性、慢性疾病患者、肠胃功能退化者、长年卧床缺乏阳光照射的人,从食物中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才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大多数人而言,合理、丰富的膳食就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元素,无需再通过保健品补充。比如锌元素,能提升荷尔蒙分泌水平,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牡蛎、脆干酪、坚果、瘦肉、谷物中就含有丰富的锌。《膳食增补剂指令》中也有相似的规定,膳食增补剂的标签、演示、广告中不得说明、提及、暗示正常的饮食不能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于是,生产商、销售商和一些营养学家激烈批评,欧盟官员限制消费自由,多管闲事,建议穷人、老人、繁忙的上班族吃新鲜、多样化的食物,只有待在布鲁塞尔办公室里的官僚们才想得出来。
畅销书《营养圣经》的作者、营养学家帕特里克·霍尔夫是膳食增补剂的热情鼓吹者。他说:“你吃的食物范围再宽,再不挑食,你的餐盘也不可能像上个世纪那样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鸡肉每100克中只有9克脂肪,现在是23克。超市里的橘子到你买的时候可能已经完全没有了维C。”他还举例说,50年来,在英国销售的蔬菜和水果,铁含量减少了27%,镁减少33%,铜元素含量少了76%。所谓的“新鲜豌豆”,从摘下来到上了小贩的货架,维生素损失50%。而且英国现代化农场出产的农产品普遍缺硒。霍尔夫说:“我尽可能吃得很健康,但仍然服用补充剂。”他每天吃复合维生素,锌和Ω-3,建议忙得只用一个三明治祭五脏庙的富裕、且营养不良的中产阶级应该每天吃增补剂,因为21世纪的生活压力更大了,肌体和大脑的负担都很重。
反对霍尔夫观点的营养学家则质疑,这是否商人在利用营养学知识。商业宣传称,成年人一天要摄入2000毫克维C,实际上身体只需要60毫克。商人总有各种说法告诉你,你从食物中是得不到所需营养的。况且,也有证据表明食物只要在保质期内,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就不会变化。英国营养协会则认为,30年前英国人是吃不到芒果和猕猴桃的,今天人们的食物种类已经非常丰富,营养来源增多,能够保证充分的营养供应。
营养医生凯瑟琳·柯林斯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每天吃一些复合维生素没什么不好,但现在的潮流是一定要在什么问题也没有的健康中找出问题来。”增补剂生产商对过量维生素的危害要么装作不知道,要么就打起给消费者自由的幌子;一些学者也鼓吹增补剂对健康的益处;Boots或Holland & Barrett等专营各种健康食品的商店,收银员多是年轻女孩,自己都不了解营养学知识,更无法为顾客提供建议;营养界充斥着南郭先生⋯⋯种种因素为人们营造出营养天堂的臆想,加上对健康知识的一知半解,繁荣的增补剂市场培养出来了。
就在欧洲法庭做出裁决后不久,在伦敦豪华的哈罗兹商场,一些衣着考究、看上去很健康的女士们虔诚地排着队等着做一个“健康人士优良生活方式检测”,50英镑一人次。检测的内容是,通过检测血液,分析健康状况,了解体内缺乏何种维生素。当然在最后,检查者会开出一张“处方”,要你补充某个牌子的维生素。■
认清维生素
正面效果:有助于皮肤健康,增强免疫力。
每日推荐剂量:男性0.7毫克,女性0.6毫克。
反面效果:孕妇摄入的维A剂量过大,会造成胎儿畸形。有证据表明,每天摄入1.5毫克数年后会损害骨骼。
正面效果:有助于生成血红蛋白,帮助身体储存能量,更富有精力。
每日推荐剂量:男性1.4毫克,女性1.2毫克。
反面效果:剂量过大会导致四肢感觉丧失。
正面效果:有助于生成血红细胞,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每日推荐剂量:0.0015毫克。
反面效果:至今没有证据表明过量的负面影响。
正面效果:保护细胞,有助于机体吸收铁元素。
每日推荐剂量:40毫克。
反面效果:过量会导致胃疼和腹泻,口腔溃疡。
正面效果:维持免疫系统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运转的必须元素。
每日推荐剂量:男性0.075毫克,女性0.06毫克。
反面效果:过量会导致头发、皮肤、指甲的脱落,甚至损害心脏和肺。
正面效果:血液生成红细胞的重要元素。
每日推荐剂量:男性8.7毫克,女性14.8毫克。
反面效果:过量会导致恶心,胃疼,便秘,呕吐。过高的剂量会致命。
正面效果:有助于伤口愈合、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
每日推荐剂量:男性5.5〜9.5毫克,女性4〜7毫克。
反面效果:过量会阻碍机体对铜元素的吸收,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 健康药片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