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以两声冷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余毛毛)

我们这个城市晚报的头版头条登出了这样的一则新闻:“热岛效应折磨城市,市民期盼林阴蔽日早日实现。”

忘不了几年前的一个早晨,我骑车上班,拐上大街后,立即感到了一种异样,大街变得空旷、刺眼,待回过神来,我看到了路边一个个露着新茬的树桩。那一圈圈细密的年轮,让我感到事情的难以接受——一夜之间,近一里路长的路边大树被统统放倒。我当时就摸出手机,找到相关部门,质问砍树的理由。他们回答说,一是有碍观瞻,二是大树挡住了商家的招牌和广告牌,影响了生意。

如今,在白花花的阳光下行走在白花花的水泥路面上,人们开始叫苦了。他们提议:“可以从苗圃、林场里移植一些粗大的树,让它很快成阴。”林场里的粗大的树能随意移植吗?不说成活率极低,只有30%,就是真成活了,移植对林场的那方土地就公平吗?

那条新闻的最后呼吁专家及广大市民献计献策,给这座城市带来福荫。难道作者不知树是要一毫米一毫米缓缓地生长,树阴是要一天一天慢慢地扩展的吗?专家和市民又不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要有树就有树。没办法,我们只能同受炎热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