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设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作者:陈赛

(文 / 陈赛)

谁来设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0

在6月25日举行的“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上,曾经全程主持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设计与制作的杰克-茂顿公司的创意与制作总监大卫·竺克沃(David Zolkwer)来到现场,并做了一场关于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制作幕后的演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透露,他们已经与张艺谋合作筹备4个多月,希望能加入到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设计与制作。

“中国想对世界说什么?到了2008年8月8日,全世界会有40多亿人打开电视看中国到底要说些什么。”大卫·竺克沃对北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3年前,他代表杰克-茂顿公司竞标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承办权时,也问了同样一个问题,“雅典要对世界说什么?”

现在看来,雅典的回答几乎可以打满分。38岁的希腊舞蹈导演迪米特斯·帕帕约安奴(Dimitris Papaioannou)被委以总导演,杰克-茂顿公司组织的850人的创意与制作团队,1万多名志愿者,以一个希腊式的寓言故事,充满华丽想象的视觉形象,在短短的三小时内征服了全世界。在开幕式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雅典,但顶着重重压力的开幕式之后,雅典立刻被想象力、梦幻、人性、震撼等溢美之词包围,希腊的国家形象也由此扭转。当时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奥运会之前对希腊持正面印象的美国人只有53%,而之后,这个数字增加到76%。

中国与希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有着悠久绵延的文化,同样背负着文化的荣耀和重负。如今,上至国际大导、专家学者,下到普罗网民、升斗市民,都在试图为北京奥运开幕式出主意,有人建议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开始讲起,有人建议让牛郎织女走进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正是七夕节),演绎中国式爱情……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动不动就拿老祖宗东西出来秀的历史思维和符号意识,如果没有想象力和创意的配合,会把开幕式搞成一堂徒有其表陈词滥调的中国历史课。

大卫·竺克沃多次向记者强调,“你们有一个值得自豪的历史,但它渴望往前走,不能总是停留在起点。灯笼、京剧、旗袍,这些中国符号我们都很熟悉了,问题是,接下来你要告诉我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谁来设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1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你们成功竞标,会怎么设计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

大卫·竺克沃:我们在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竞标中争取的并不是创意的角色,而是作为制作顾问,提供我们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制作的经验。作为西方人,我不可能给中国的奥运会开幕式做创意,因为开幕式的灵魂、创意必须是中国人自己的,必须是中国的声音,而不是西方的声音。我们所能做的,是与中国的创意团队合作,为他们提供一个让创意开花的土壤,支持整个创意过程。

谁来设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

三联生活周刊:你们的合作伙伴是张艺谋?但中国观众对于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上的8分钟并不欣赏。

大卫·竺克沃:你很难在别人的闭幕式上用8分钟时间讲一个很深刻的故事,但现在你们有机会在自己的开幕式上讲4个小时的故事。这是中国第一次跟全世界这么多观众面对面,没有媒体、政治、新闻,没有缓冲地带。你想说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怎么看待自己?你们怎么看待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这才是整个开幕式设计最核心的出发点。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哪些经验是可以用于中国的?

大卫·竺克沃:就技术和实际制作而言,我们在雅典的很多具体经验是可以分享。就创意而言,雅典的经验是:第一,你真的有故事要告诉这个世界;第二,如何把你的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以壮观的视觉形象,以独具创意的方式说出来。高科技的表现方法中不失人性的温情,规模宏大而不失亲近,质感丰富而不只是色彩的肤浅涂抹。这样,人们才会在多年以后仍然记得这场开幕式,记得这场开幕式带给他们的感动和震撼。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最持久。

在雅典开幕式上,所有的视觉符号和听觉元素都是希腊风格的,都是希腊的艺术和历史,但它讲述的是一个现代的故事,关于人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在地球上?我们对于未来的梦想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哲学和你们的哲学一直在问的问题。我们很不一样,但我们本质上又都是一样的,我们每天工作,赚钱养家,努力爱护家人,我们对于生活的期望都是相通的。我觉得这也是北京的开幕式应该做的。

你们当然可以用很多很中国的视听元素,比如灯笼、旗袍、书法、京剧,这些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但它并不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全部。你们和希腊一样幸运,因为你们有最悠久绵延的历史,而且你们的文化至今还活着,依然根植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仍然用几个世纪延续下来的方式来表达你们自己。你们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生活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也是我们好奇的。你可以用古代的文化来讲一个现代的故事,也可以用现代艺术来讲一个古代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必须与今天还有联系,而不是一个博物馆里的故事。但是,没有人规定你们要把北京的开幕式设计成一堂中国历史课,它的表现空间和内涵都远比历史本身更丰富多彩,因为你们还有一个更加真实鲜活的今天。开幕式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技术的进步、演员的规模,或者表演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原来中国是这样的”。

三联生活周刊: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一共筹备了多长时间?

大卫·竺克沃:基本创意大概是在正式开幕式的18~20个月前确定下来。当时希腊总导演米特斯·帕帕约安奴已经确定了两个非常重头的场景,包括最开始的古希腊人面像和诸神塑像巡游,但许多细节是之后陆续补充和完善的。比如白纸船里的小男孩、他与总统的握手等等,这些细节的添加给整个开幕式注入了丰富的人性元素。还有那场诸神塑像巡游的场景如此惊人,秘诀就因为我们在细节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那场戏从调研、雕塑、服装、化妆,做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所以北京也一样,即使你要表达京剧、武术,它也必须是完美地表达出来,必须被尊敬,奉为至宝,否则不过是廉价的纪念品而已。

三联生活周刊:在雅典开幕式的制作过程中,你们主要从什么地方寻找灵感?你对中国有多少了解?

大卫·竺克沃:希腊的文化和历史就像碎片一样,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只有当你来到这个国家,看到那么多的希腊古建筑就在你的脚下,而不是在博物馆里,那里的光线、水、岩石的颜色,爱琴海的海水和空气浸透你的皮肤。灵感完全来自于你身处的环境。我对中国的了解还很有限,我们的文化有太多不同,中国是少有的我感觉是一个“外国人”的地方,这很神奇。如果我们能够参与到北京开幕式的设计中来,我会带我的同事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好好体会这里的一切。

杰克-茂顿世界公司是一家跨国文化活动策划公司,已经有60年的历史,在全球拥有600多名成员,其主要创作包括:

1997年香港—香港回归中国交接仪式

1998年英国伯明翰—八国集团峰会会场设计(G8)

2002年英国曼彻斯特—英联邦运动会开、闭幕式

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残奥会开、闭幕式

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设计

杰克-茂顿公司为雅典奥运会设计的开幕式 希腊总统设计希腊历史闭幕式希腊新闻设计公司奥运会开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