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shion的悲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殳俏)
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品味美食,而不是品味菜单,烧一锅好菜,也绝不是烧钱。本着这样的原则,大多数的人应该都不会去Fushion餐馆吃饭,但为何现在的Fushion餐馆还是如此火爆热门呢?那是因为人类的大多数器官都与虚荣心相连,舌头也不例外。
上海最早的Fushion餐馆是打着“创意菜”招牌的一干装潢台式菜单玄乎服务生爱理不理的小馆。以南昌路陕西南路口的映水堂为例,有水,有玻璃,有灯光,有窗外摇曳的树叶,但就是没有一道像模像样的好菜。只是中餐和西餐放在一张菜单上,这也不能叫创意。去这一家喝杯质量不高的咖啡能行,情侣约会对看面孔以菜式做装饰点缀也能行,但正正规规吃一顿饭,那就是从价钱到口味到装盘都让人心生疑惑。但映水堂不久以后就没落了,继后的几家,如透明思考、Fushion则更加扣人心弦地定下高价,前者的特色是奇形怪状,美轮美奂的各种琉璃食物容器,而后者的特色则是请来高手DJ过招的夜夜笙歌。食物在这些所谓的Fushion餐馆里沦落到了配角的地位,或者这也是一条出路,干脆叫琉璃馆,或者狂舞酒吧,省得让食客上当,也让大厨丢脸。
北京的Fushion餐馆起得比上海晚,但却来势汹汹,前几日去了一个名唤有阁的,坐落于工体内,很气派的一栋徽派木结构建筑,据说是整个从原地搬到北京的,但踏进去之后,便是不伦不类的百鸟朝凤图和日本武士盔甲的组合,也可算是Fushion精神之一种吧。等到菜都上完,却觉得越吃越生气,光说那一道鹅肝酱烧茄子吧,茄子的味道太重太油,鹅肝酱则硬得如同猪肝一般,而整个菜的面上,除了葱花,还撒了味道颇不搭调的木鱼花。再加上那一盆完全吃不出肉味的红烧肉和一束未整理好就端上来的麻辣鸡丝,想来这气势磅礴的Fushion餐馆大厨的诚意还不如一个街边小摊的摊主。也许我等土了,没有参透这里边有什么全新的饮食文化在作祟,但餐馆的本义是用餐之所在,纵然这里头深意无数,烧得一手烂菜就只配被人踢馆!而看看身边,人头攒动,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只赞这建筑如何好,装修如何有创意,于是立刻晓得,这色香味俱差的Fushion菜为何仍然大红大紫大行其道,大多数人吃的也只是一个面子罢了,虚荣的食客宁可在最后结账的时刻故作镇静地确认账单上那一盆四五十块蔬菜的价格,也不肯在衣香鬓影中大喝一声,把厨师叫出来就其职业基本道德讨伐一番。
Fushion的本义是混合、糅合、取长补短,得个新鲜。就食物问题来说,混合不同菜系,创新不同口味的事例也不算什么新鲜。只是冠上了一枚英文,就能如此肆意妄为地乱拼乱搭,拉到盆里就是菜?出色的Fushion餐馆也不在少数,远的有纽约的Nobu,近的有上海的Laris,成功靠的仍然是食物本身,从一流的食材到顶级烹饪,从让人感动的味道到让人心醉的视觉效果。即使有些小馆子的Fushion,做得够有诚意也能让人流连忘返,不信,你去试试后海的那家做芒果玉米色拉和咖喱黄油饼子都一级棒的福库。
Fushion的悲剧在于,人总期望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有些事情偏偏就不是这样。比如吃,有些食物在一起就是不搭调,有些菜式一吃到嘴里就会觉得不靠谱,尤其是当东方食物混搭上西方素材的时候,只能说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烹饪系统,稍有沟通很自然,但样样都通婚,那就不行。说来奇怪,这Fushion的概念也是从亚洲菜系起来,逐渐渗透到西方的,其中有着东方人隐秘的心情,认为什么东西加了西方元素就可以得更高分。又或者,那股怪味道真的可以迎合喜欢猎奇的西方客,那亲爱的Fushion餐馆老板们,你们只管赚这一笔,我等自己人就不来掺和了。 悲剧Fu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