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幻觉广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川澜)

完美幻觉广告0

看电视广告很少,其实是种遗憾。应该承认,某些广告创意有着完美的高妙,完美的幽默,自然也会有完美的可笑,完美的荒诞(请把完美换成perfect)。比如,陈道明深情款款地说:“有了厦华等离子,真想再活五百年。”比如,“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种超凡入圣的幻想,非同寻常的类比,我顿时为之绝倒。试比较:她是人中之凤。他是一朵真正的雏菊(He’s a real daisy)。这种称道别人为第一流人物之比喻,在遍地闪耀着高科技金属物银灰色光芒的比喻前面,确实黯然失色。

所以类似的一个广告,某某橱柜,厨房中的宝马。这个异曲同工的比喻,这个闪闪发光的宝马幻觉就立刻让我为这个橱柜目眩神迷。虽然宝马在知识分子眼中,毫无疑问比较罕见,也比较——酸葡萄心理地说了吧,庸俗。一个公正的社会,怎么会允许研究诗歌深层结构、19世纪长江流域的文学、同性恋文化等等玩意儿的教授,一个号召提升道德修养和生活品质的知识分子,诸如此类的人物看上这个玩意儿呢?村上春树呆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很快就知道了在学院开宝马属于“不是太值得赞赏的行为”。而且他认为,宝马速度太快让人有贪心之感,那么也会引发挫折之感。比宝马更有名的车就更不行了,有个知名作家甚至要写一个剧本,专门写一个历史系的教授由于买了一辆保时捷而遭受了严重的社会创伤。

但是拥有一个顶尖厨房设施就不会引发诸如此类的道德危机和心灵创伤:第一,厨房能够在众人面前炫耀的可能性很小,这符合低调朴实的作风;第二,顶尖厨房里必然会体现高科技、人体工学、身体力行的甘地哲学、男女平权思想,显然会给惯于思想,爱好科技,特别是喜欢哲学的人,他们具有点铁成金的思维方式——可见之物,立刻能够转换成形而上的观念——带来满足感。只是有这种思想的人,对宝马未必有很大的热爱。喜欢宝马这类比喻而且为自己的厨房感到满足的人,显然是那种因为拥有微量的奢侈品,就产生了幻觉,因而感到沾沾自喜的浅薄之人。

因此我在想,什么样的广告比较能吸引知识分子呢?能引起完美的幻觉呢?可能是高科技加上知识分子名流加上温和哲学。苏珊·桑塔格为伏特加酒做广告,暗示这种烈酒催生灵感。我们也可以让某长发知名女教授卖洗发水,广告词如下:它让我的思(丝)路如此清晰。以下为我这个非广告从业人员拟的广告词:某某导航系统,导航仪中的哈勃!某某打印机,打印机中的CONCORD。 幻觉完美广告

上一篇: 风水课
下一篇: 天下(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