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祖秘史》:历史剧不是教科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尤小刚对《太祖秘史》的信心满满,他夸耀说:“这次马景涛扮演的努尔哈赤会是电视剧里表现得最好的开国皇帝。”这信心也来自于《孝庄秘史》的成功,这部以女人情感为主线的戏曾在电视台反复播放,但是到了以康熙太子胤为主角的《皇太子秘史》,收视率有所下降,他分析说,后者过多地展现了宫廷斗争,女性角色切入得太晚,影响了戏剧冲突。
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写人的情感和命运进程,这是尤小刚对秘史戏的定义。他极力否认自己的戏是正史剧,也不请清史专家座谈研讨,他说:“电视剧就是看着玩,不能当教材看,千万别把我们当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有好看的故事就足够了,像《太祖秘史》就是反映努尔哈赤和5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评论历史不是文艺作品的强项,很多问题历史学家都没有结论,你电视剧给一个结论,不是自己找麻烦吗?所以电视剧就是连台本剧、章回小说、古书评话,而不是中国通史。其实好的电视剧就是9个字:‘惊堂木、搅浑水、大煽情。’剧情惊险刺激,就是惊堂之木;人物关系复杂,像把水搅浑;故事感人,让观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就是大煽情。”
在尤小刚看来,历史剧可以分为三种:正史剧,以展现历史事件进程为主,“这种剧即使全部符合史实,也难以避免历史学家的指责,因为正史总是简单描述事实,这事实还是为尊者讳、美化祖宗的,而历史人物的情感,只能由后人按逻辑去推测。第二种是戏说剧,历史人物只是其中的符号。第三种则是他的“秘史剧”,简单地说,正史剧是全史实,戏说剧是全虚构,而秘史剧是推测历史上可能发生的细节。他认为自己的戏是尊重历史的,在写剧本之前,有关的正史、野史他都看过,仅仅《太祖秘史》的开头五集就推翻了六次,写了八个月。“开始是完全按正史写的,太难看了,必须搭建有效的戏剧结构,产生新的文学生命。”这里面当然包括虚构一些人物,比如努尔哈赤的宿敌尼堪外兰是真实存在的,但这部戏里制造了一个尼堪外兰的女儿那齐娅,她既爱努尔哈赤那样勇敢的大男人气概,又对努尔哈赤的报父仇无可奈何。
所谓的“秘史剧”,无非是要解密。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是清史三大谜案之一,《孝庄秘史》的解密说可以成立,剧中把她和多尔衮处理成婚前的情人,婚后就发乎情止乎礼,庄妃以大局为重,拒绝了多尔衮的爱慕。到了《皇太子秘史》,悬念就差了许多,胤是个失败的太子,在康熙的光芒下,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他的命运。努尔哈赤倒是一个很热的题材,最近已经有另一部大制作准备重拍这个清朝开国皇帝,还准备找胡军出演。但是他并没有什么骇人听闻的“秘史”,如果说有,也无非是他死后,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被迫殉葬。只是尤小刚早就想好了“秘史”这个品牌,所以要再三再四地拍下去。他解释自己为什么总拍已经多如牛毛的“清宫戏”时说:“拍得好的清宫戏并不多,一个人的一生有那么长,大家角度不同,总有没有展现好的部分。”他的原则是不拍“败国之君”,虽然清朝皇帝拍个没完没了,也只能到嘉庆,道光之后就不能再拍了。“充满屈辱的历史不能拍,人物太痛苦了,表现不了英雄主义”。
尤小刚一直强调他的人文主义戏剧观,并把《太祖秘史》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相比,所以努尔哈赤一生栖于马上的战争场面当然要表现,但和情感主题相比,它又是次要的。多年以前,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努尔哈赤》,应该说,那部剧是非常尊重史实的,但观众很难记住努尔哈赤一生中与之纠缠的人物的名字,“因为他们是在事件中与努尔哈赤一晃而过,而没有情感纠葛,所以观众记不住”。尤小刚认为观众不至于低能到用电视剧来学习历史,不过确实有很多人的历史知识来自于电视剧,因为它毕竟比教科书生动活泼。■
努尔哈赤和他的女人们
元配佟佳氏:努尔哈赤11岁丧母而后母待其刻薄,所以,与努尔哈赤谈婚论嫁的佟佳氏面临家贫如洗的处境,婚后夫妻感情和睦。她大约32岁去世,最后获得了元妃的封号。“元”即是肇始、第一的意思。佟佳氏的子女也很有名,两个儿子褚英和代善都曾被太祖立为太子,前者因心胸狭窄、忤逆不孝,被努尔哈赤囚禁处死,后者因获罪被取消太子资格,后封和硕礼亲王。
东哥:努尔哈赤大败九部联军之后,叶赫部布斋之子布扬古贝勒愿将妹妹东哥送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悦。据说她沉鱼落雁,叶赫部的巫师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就在其兄把她当作保全性命的筹码送给努尔哈赤之时,东哥却声言: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誓死不嫁,而且对天盟誓“谁若杀死努尔哈赤,便嫁谁为妻”。于是,布扬古贝勒当众毁约,并向海西各部征婚,条件是杀死努尔哈赤。东哥曾被许给多个首领,引发了数场战争,30多岁才嫁人,一年后死去。她也导致了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
孟古姐姐:叶赫部的另一支贵族之女,因为生了皇太极被追封为努尔哈赤的惟一皇后。14岁为了联盟需要嫁给30岁的努尔哈赤,自其出嫁始,建州和叶赫之间就矛盾重重,并终于引发了“九部大战”。病危时她十分渴望见母亲最后一面,努尔哈赤立即派人前往叶赫,可其兄纳林布禄断然拒绝努尔哈赤的请求。
阿巴亥: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两年以后就被立为大妃。阿巴亥年轻、漂亮,又极富机智,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都是阿巴亥所生。1626年努尔哈赤死。这时,多尔衮、多铎虽年仅十几岁,却已领有正白、镶白两旗,如果再有正当盛年极有机智的生母指挥控制,将成为争夺汗位的劲敌,以皇太极为首的诸贝勒,称努尔哈赤留有“俟吾终,必令殉之”的遗言为借口,逼迫阿巴亥殉死。阿巴亥被逼无奈,遂盛装自尽,被人用弓弦绞死,年37岁。■ 秘史清朝不是尤小刚历史剧太祖太祖秘史叶赫教科书努尔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