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莱尔连任后的阴影
作者:薛巍(文 / 薛巍)
( 英国大选真正的赢家是布莱尔可能的继任者,54岁的财政部长戈登·布朗(右) )
5月6日,布莱尔在大选中第三次获胜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对他的政府正式签章认可。但这并不是一次凯旋式的拜访。工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优势从161席降低到了67席,在普选中工党仅赢得了37%的选票,是英国自1832年实行民主制度以来最低的一次。4400万英国选民对布莱尔的信任在他支持伊拉克战争之后大大降低,布莱尔在他第一次非官方的获胜演说中说:“显然英国人民希望工党归来,但是抱此希望的人减少了。我们不得不谨慎、睿智、负责地对待这一结果。”
《时代周刊》说,如果说这次英国大选有什么令人称奇之处的话,那就是三个党都是输家。“不管他们说些什么,内心深处都会很失望。”工党获胜了,但是领先优势比全国民意调查预测的要小很多。保守党从来没有连输三次,但这次只赢得了33%的选票,败给了一位并不是很受欢迎的首相。本来以为能赢得70多个席位的反战自由民主党只有62席到手。英国还是一个两个政党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布莱尔支持伊拉克战争让工党失去了不少优势,但没有断送他们的政治前途,因为别的政党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也不会有别的选择。
从很多方面说,布莱尔的前两个任期是很成功的。英国很繁荣,就业率跟历史比较起来挺高,利率很低,只有10%的选民担心经济问题。英国人的生活水平直逼法国、德国和日本,一个其烹饪术经常被笑话的国家现在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餐馆。这次选举,英国选民是根据政治原则而不是候选人摆出的诱惑来投票,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大进步。
布莱尔执政8年来,在国外赢得了很高的赞誉,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对他充满敬意。在美国这样一个政治越来越两极化的国家,好像景仰布莱尔成了敌对双方惟一的共识。共和党喜欢他,因为他坚定地支持美国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民主党喜欢他,认为他是中左的杰出人物,有克林顿的魅力和精力又不像他那样风流成性。但是他赢得了美国政治家们的喜爱,却失去了英国人的信任。他每跟美国总统布什合一次影或者谈一次话,就会失去5000多位英国人的支持。英国人不喜欢美国总统,也不喜欢美国式的竞选技巧。布莱尔是首位有效地使用美国现代政治策略的英国政治家,像新闻24小时循环播放和民意调查中的交叉检视法。
布莱尔在任期间为了处理跟美国的关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耗费了很多政治资本。他与伊拉克战争的牵连更是后果严重,这一点可以从伦敦东端的投票情况看出来,那里40%的选民是穆斯林,他们喜欢前工党党员、后来叛离了工党的乔治·加洛韦。加洛韦就以反战为竞选纲领,获胜后他径直向布莱尔发起攻击:“你杀害的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谎言都会阴魂不散,在你身上萦绕不去。”
布莱尔目前拥有的立法上的权威还是美国总统难以企及的,但是布莱尔的权力没有美国总统那么大。他之所以能成为首相,是因为工党的议员推选他成为工党领袖,而不是公众投票选举他为首相。因此他要报答他所从属的政党。但现在工党的优势大大减少了,一些工党成员已经扬言要将他从首相位子上赶下去。
美国《新闻周刊》说,英国大选真正的赢家是布莱尔可能的继任者,54岁的财政部长戈登·布朗。虽然布莱尔重申他会做完自己的第三任期,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工党的领先优势低于80席,布莱尔在不到一年内就得离任。虽然布莱尔又组建了新内阁,但是注意力会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他那不甚知名的政治伙伴身上。戈登·布朗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首相呢?他跟布莱尔在个性上差别很大,政治观点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布朗更加左倾,是老派的工党,他主张将更多的钱分配给穷人,布莱尔则站在中产阶级一边。在国际事务上,他敬佩美国及其经济活力——长期以来美国是他度假的目的地。对待欧盟他有些不一贯:私下里他是亲欧盟的,但他愿意那些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的媒体将他描绘成跟他们是一伙的。跟欧盟谈判的时候,他的方式是撒切尔式的:砸桌子,坚持英国要走自己的路。虽然他现在在伊拉克问题上公开支持布莱尔,但是他私下的观点是,发动战争的决定做得有点漫不经心,需要从法律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这也是为了重建英国人对工党的信任,这对布朗赢得下一次大选来说很重要。 阴影伊拉克战争国际社会英国布莱尔布莱尔国际政治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