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楼市非股市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但愿楼市非股市0

一个完美的W底后,上证指数又以一个不太完美的M顶结束上涨。3月17日前后,房地产股股价大跌,直接造成了M顶的形成和破位。不知此前,也就是人大会议后的下跌是否和抑制房产投机的消息有关,诚如是,一个房地产已经将多方刻意营建的“小牛”行情拦腰截断了。

3月17日,二线地产股成为重灾区,上海新梅、世茂股份、银基发展、栖霞建设、名流置业等绝大多数个股跌幅超过6%。而绩优的基金重仓股金融街和深万科跌幅较小,金融街股价跌3%;深万科A股下跌4%。上证地产指数下跌超过了4%。房地产带动的相关产业何止几种,地产指数的跳水,使得与地产有关的钢铁、建材、工程机械、有色金属等板块也受到拖累。

不过,第二天深万科就回涨起来,完全挽回了前一天的损失,金融街也维持了几个月来的上升势头。上海二线房地产股的跌势似乎也失去了昨日的动势。很多分析师给出了银行调整房贷利息无关大局的结论,申银万国认为,由于需求大于供给的影响,尽管央行出台调控房价的措施,但多数城市房价地价仍将持续上升。申银万国研究所维持了万科和金融街的“买入”投资评级。中金公司也认为,房地产的龙头企业有可能在本次调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或许,这正是金融街和万科继续保持强势的原因。

2002年后,万科和金融街等房地产类的优质企业就走出了相对大盘独立的行情,万科业绩上升,几次大比例分红送股;金融街更是大熊市中少有的给股东带来丰厚回报的企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国范围内房地产投资的丰厚利润。但是,所谓盛衰交替,否极泰来,许多城市的房屋价格成倍上涨,个别城市的楼市已如“烧红的铁”,炒房行为已经非理性的情况下,银行调控贷款利率,难道房地产泡沫就会轻易地破裂、伤口旋即修复,发生在上海的令人震惊的炒房热潮就会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再悄无声息地结束么?

就在人大会议之前,上海市处理了几家房地产公司,并且对一年内转手买卖房屋获利部分征收5%的营业税。但这个抑制炒房的措施实在太过温和,以至于普遍认为税费调整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将微乎其微,甚至不如将契税恢复到3%的影响更大。政府希望炒房者收敛些,又担心房价会因调控受到影响。这次的贷款利率上调,被视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里的又一拳,即使如此,投资者似乎对房价上涨仍抱有预期,渴望房地产的价格还将以稍微温和的方式继续涨,来一个投资者和政府的皆大欢喜。但所谓的“两厢情愿”,到头来恐怕难以奏效。以股市和邮票市场乃至一切投机市场的规律,政府调控力度小了,投机者充耳不闻,力度大了,市场便暴跌,从没有中间道路可言。

上海市处理几家房地产公司,理由是虚开购房合同,哄抬房价。合同上的价格远比实际购房价格高,一个个假合同的裹挟下,泥沙俱下,楼盘均价无形中大肆抬高,制作出虚假的繁荣,不明就里的购房者便在假合同的夹击下,签下真合同。披露出来的案例显示,有的项目合同撤销率竟高达600%,撤销合同价均高于实际合同成交价,有些甚至相差一倍。股票市场的投机高涨期,几乎股股有庄,庄家欺骗投资者的招数称“对倒”,即在几个证券账户中倒手股票,所谓左手倒右手。表面上,交易量巨大,行情活跃,价格高涨,实际上全是圈套。

炒房的另一个招数则是有价无市。房地产商公示了开盘年月日,但不公布时间,届时刚一开盘便造成销售一空的假象。如此热销,买房人自然焦急,只好加个10万、8万的“好处费”,到中介公司去买,而且马上能买到。2月初,上海沪北3位律师起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要求享有“平等购房权”,他们认为开发商这种行为和股票市场上的“坐庄”如出一辙。股市操纵市场有罪,房市操纵价格该不该用刑,已成法律界热点话题。至于流传在群众中的炒房场景更令人咋舌,一个准备结婚购房的人从网上抄了满满3张A4复印纸,几十家楼盘,电话打过去,竟没有一家有房销售。

股市里庄家坐庄,为掩人耳目,常常要用很多分散的账户炒股票,曾经出现了到乡下收购身份证,虚开股东账户的现象。如今的炒楼,除了买身份证虚开账户,庄家还要给“购房业主”戴上企业家、煤矿主之类的光环,让他们有购买上百万到几百万元商品房的实力。当然,即使房价下跌,这些以20%首付购房的业主也不承担风险,因为虚假的房价已经挽回了这20%的损失,如果房价上涨,当房子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出去后,庄家便大赚其钱了。最终,一场虚假的繁荣遗留下来的损失,除了银行就是跟风炒作的业主。

一个曾经庄家密集,内幕交易肆虐的股市,过度的投机使市场大伤元气。一个人为操纵的房地产市场难道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隐患。在上海打开报纸看见地产中介的广告,百万的只能算基本档次,中心区房价17000元,郊区的也七八千元了。房价如此高昂,已非工薪阶层企及。■ 炒房股市楼市房价购房

上一篇: ​经济偷窥学
下一篇: 意大利面之年